分享

毒害人心的“义不行商,慈不掌兵”

 繁星1 2019-05-12

前两天有朋友发来一句话“善不为官,义不行商,慈不掌兵,情不立事,懒不治学”,并说“那我能干啥啊”。

虽然它长着一副名人名言的模样,但我一秒钟都不用,就能肯定是现在所谓的“成功学”、“管理学”在传播这句话。古人是不会信奉这么一句宣扬不善不义的话的。

先用搜索引擎来搜索这句话

有说这话出自《增广贤文》我查了多个版本的《增广贤文》,均未见此话。也未知杨素为何许人。史上有另一杨素,为隋时人。至于注《荀子》的,有一位姓杨的,叫杨倞。

即使找不到这句话的原始出处,也并不影响我对这句话的判断。要说古代书籍中有糟粕,《增广贤文》当算糟粕之一。《增广贤文》本为世俗处事格言,没有统一的思想。时而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时而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再通过数据库检索,发现古人偶有引这话,但均为持有批判的态度。我且直搬过来,免得我自己写来批判。

光绪《湖南通志》卷一百八十四:刘式恕尝督办江西军务,不妄杀一人。或以“慈不掌兵”为言。式恕曰:“兵者,国家不得已而用之,了事则已,奚忍滥及无辜?”

杨慎《丹铅总录》卷九:谚曰:“慈不掌兵,义不主财。”君子曰:“惟慈掌兵,惟义主财。”论语曰:“仁者必有勇。”非慈何以掌兵?《易》曰:“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非义何以主财?不慈掌兵,贼也;不义主财,盗也。

陈亮《喻夏卿墓志铭》:昔孟子有取於“為仁不富”之論,而世俗之常言曰:“慈不主兵,義不主財。”其說遂以行,而閭巷之奸夫猾子借是以成其家,雖見鄙於清論,見繩於公法,而人樂其生得以自資,終不為之變也。

现在人读书,就正如“奸夫猾子”,借用“鄙於清論”的话来夸夸其谈。特别是一些喜欢历史的人,最喜欢学历史上的尔虞我诈,阴谋诡计,却看不到历史上的堂堂正正,正道人心。现在所谓的“成功学”、“管理学”就是借用历史来最毒害世人的东西,“不慈掌兵,贼也;不义主财,盗也”谨慎接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