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发现“生物钟”的秘密!晚睡晚起原来不是懒,很可能是基因决定的!

 昵称n8D6y 2019-05-12

从10月2日开始,诺贝尔奖陆续公布,今年的生理医学奖的重大发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功解释了白天起不来,晚上睡不着,习惯性晚睡晚起,睡了12个小时还想睡,熬夜补觉醒来更累与睡眠相关的种种问题。


我们都知道,除了人为设置的时间系统,我们人类自身还有一个潜在的计时工具,“生物钟”,如果你经常保持固定的作息习惯,你的身体会记忆这个时间,这也就是我们会在某个特定时间感到瞌睡,又在某个时间自动醒来。

但是,我们对生物钟的了解知之甚少,它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呢?

今年的诺贝尔生物奖就颁给了在生物钟研究中有突出贡献的Jeffrey C. Hall, Michael Rosbash 和Michael W. Young,他们的研究揭示了植物,动物和人类如果调整其生物节奏来适应地球自转的规律和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生物钟”的运转和基因的联系。

他们用生物实验中的“网红”果蝇作为实验对象来研究生物钟的变化与基因的关系。研究发现,基因中包含着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的特性是在夜晚累积,而在白天分解。

为啥受伤的总是果蝇?

这是因为,果蝇只有四对染色体,但有约2万个基因。而且果蝇数量少且形状有明显差别,比如眼镜的颜色、翅膀的形状等性状都有多种变异。这些特点对遗传学研究都有很大好处。

好吧,让我们向为科学献身的果蝇致敬!

此外,他们还发现另一种蛋白质成分,被认为是生物钟机制的重要的一部分。

根据他们的研究,人类的生物钟运作原理与此相同。

我们体内的生物钟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节奏。而生物钟的存在可以管理我们重要的日常活动、荷尔蒙含量、睡眠、体温和新陈代谢速度,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自然时间系统,对我们的健康状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如说,坐飞机是出现的“倒时差”现象就是生物钟混乱的直接表现。

还有更多间接、潜在的影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习惯当中,如果长期随意打破生物钟规律,会增加慢性病的机率。

相反,如果能够科学利用“生物钟”,就能有效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走上人生巅峰!

在他们研究结果中,他们发现基因和生物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假设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的生物钟如下图所示:

6

早上6点,皮质醇,又称“压力荷尔蒙”开始释放,调节压力,回复体内平衡。

研究发现,特定的皮质醇水平变化与失常的促肾上腺皮质素水平、忧郁症、压力有关,也与血糖过低、疾病、发热、创伤、恐惧、痛楚和极端温度等会引起因压力而来之生理反应的事件有关。

6-9

早上6-9点之间,是一天中血压上升最快的时间, 一般认为,这个时间,不适合剧烈运动。

9

早上9点,是人体警觉性最高,适合集中精力处理难题。

14-15

下午14-15点之间,是人与人之间合作最容易,协调工作最有效的时间,换句话说,适合开会或者洽谈。

15

下午15点左右,是人体反应力最快的时间,这个时候进行限时训练,事半功倍。

18

下午18点左右,人体体温达到峰值,这个时候人容易情绪激动和兴奋。

18-20

下午18点到晚上20点前,血压再次升高,达到一天中的最高水平。

21

晚上21点左右,人体开始分泌褪黑素,进入排毒时间,适合放松的活动,让身体进入休息模式。

如果你能够找到自己独特的生物钟规律,并且跟随其节奏作息,那么,尽管你是属于“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生物钟相位推迟”,俗称“晚睡晚起”,也不必自责和伤心,因为只要在最有效率的时间工作学习,一样可以成功。

话说,其实这3位科学家的研究获诺奖一点不意外。

在此之前的1933、1947、1995和2011年,科学家们因研究果蝇已经4次获得诺贝尔奖了。

2013年,三人还获得了有“东方诺奖”之称的邵逸夫生物科学奖。

诺贝尔奖小知识

迄今为止,诺贝尔奖已经颁出:

奖项:579个奖项,授予911获奖者

奖项类别:6

获奖女性:48

获奖机构:23

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6

获奖者的平均年龄:59岁

最年轻的获得者年龄:17岁

年龄最大的获奖者:90岁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小知识

从1901年至今,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已经颁发了108届,一共有214人获奖。

受一战和二战影响,1915、1916、1917、1918、1921、1925、1940、1941和1942年这9年并未颁奖。

此外,自生理医学奖颁发至今,一共有39人是独享该奖项的。

有意思的是,1901年至1950年间,一共只有59人获奖;而1951年至今,一共是155人获奖。

在1968年,诺贝尔奖官方规定,任何奖项的获得者都不得超过3人。

这一规定当时引起极大的争议。尤其是对于生物医学界来说,很多研究是以团队进行而不是由个别科学家单独进行的。这也就意味着当一个奖项的提名可能有超过3名参与者时会被自动排除在外。

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后就引发不少争议,不少人认为青蒿素的发现并非她一个人的功劳,而是集体研究的结果。屠呦呦后来自己也表示,青蒿素的发现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

诺贝尔奖女性获奖者不到总获奖人数的5.5%。

所有214名诺贝尔生理医药学奖得主中,包括屠呦呦在内只有12名女性,比例不到6%。

不过相对于物理学奖、化学奖和经济学奖,这个比例还算高的。要知道物理学奖的女性得主比例只有0.9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