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谈“窥意象而运斤”

 yiyidaodao 2019-05-12


谈“窥意象而运斤”

  (2009-09-03 13:25:47)

转载

谈“窥意象而运斤”

 云山放牧 69X69cm 李常清

    南朝的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一书中有句名言:“独造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意象”一词的人。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词啊,直到目前,还未引起世界艺坛的高度重视。
    这句话里,“斤”是古代砍凿用的斧、刀之类的工具。此话浅义是:有独特创造能力的木匠,是根据头脑中的“意象”而运用手中的刀斧之类的工具进行制作的。引申义是:有独特创造能力的艺术家,是根据头脑中的“意象”而运用手中的工具、选择表现方法进行创作的。这里,“意象”是个核心词。

    关于“意象”的概念,没有公认的、准确的定义,但有趋同的含义。为了免生歧义,我把它定义为:意象是人类对现实的感受,在头脑中通过形象思维形成的一种能体现人意的感性形象。意和象是不可分离的整体。因为象不离意,所以象不是纯客观形象,艺术中也反对对客观形象的模拟,反对自然主义,要借物抒情,体现人意;因为意不离象,所以意不是纯主观的意念、思想,它是积淀在感性形象中的理性,艺术中也反对直白的说教,要用形象来说话,因形象大于思想,它表现的人意更丰富,有只能意会,难以言传之妙。又因为是感性形象,所以强调情感,强调直觉,强调鲜活的形象。情感要真实,反对虚假。形象要鲜活,反对雷同化、观念化。直觉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统一,是人类历史积淀的结果。

    为什么说意象是一个伟大的词呢?

    从美学上看,美是人的情感对象化形式体现着的内容。美感是对象化的高级情感。审美是对象化的过程,是情感的传达。情感是意,对象、形式都是象,合起来不就是意象吗?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就生成了美的意象。   从艺术上看,艺术是人的情感对象化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形式。情感、意味都是意,形式是象。合起来是意象。当然,意象的生成是要对象化的,即通过实践,认识、把握、运用客观规律,把人的本质力量(情感,意志、思想、精神、肉体、实践能力等)在对象上实现出来。这不就是美的意象吗?

    美学、艺术学是判断美丑,指导艺术实践活动的标准,它们的核心都是美的意象,难道意象这个词不伟大吗?

    为什么说意象一词还未引起世界艺坛的高度重视呢?   从美术中看,它的发展也时常脱离意象,走向非艺术的道路。纵观世界美术,从思维的角度分为具象、意象、抽象三类艺术。具象是以写实性客观再现为主的艺术,特点是视觉真实性、形象典型性、情节性;意象是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的艺术,采用变形、夸张、重组等手法。(这里的意象是狭义的,专指美术的一个种类);抽象是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表现为主的艺术,它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可辨性。但是,以上三类美术形式在本质上都应是意象的(广义的),否则就不是艺术了。如具象艺术只讲再现,不讲人意的表现,就变成了科学的图谱,变成了自然主义;意象艺术只讲主题思想,只讲笔墨技巧,不讲情感的真实,形象的鲜活,就变成了政治、宗教的附庸,或形式主义。中国的美术在元明清时期、文革时期多有这种毛病;抽象艺术只讲形式,不讲意象,成了符号的堆砌,变成了形式主义。

    从书法中看,它的发展也经常脱离意象,走向非艺术的道路。书法的载体是文字,与抽象美术不同,虽然它也具有抽象性。有的把书法当成实用工具,不管书写什么内容,都以一体抄之,没有意象,变成了抄书匠;有的认为书法的发展前途只能是夸张变形,变成丑书,不能根据不同内容的意象变化写法,变成了荒诞的怪胎;有的把书法当成了画,写龙画龙,写虎画虎,违背了书法文字的抽象符号特点,写不出龙、虎的生动意象,使书法艺术低俗化。其实,书圣早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孙过庭评王羲之说:“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渉環奇……”王羲之根据不同内容,用不同意象表现,这才是书法发展的正途。

    从诗歌中看,它的发展也时常脱离意象,走向非艺术的道路。有的只是堆砌古人辞藻,附庸风雅,没有新意,没有鲜活的意象;有的只写思想、理念,没有情感,没有形象,味同嚼蜡,文革时期多是这种作品;有的只讲形式,押韵、声调,忽视意象。很难给人以美的享受。

    上文说明,脱离意象也就脱离了艺术,也就脱离了美。只有加强意象才是艺术发展的正确道路。让我们记住刘勰的话:“独造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本文作者:李常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