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镜头的开篇,我们了解了Summilux 35/1.4钢嘴过渡版VS圣光这两支镜头。当然,徕卡Summicron 35的重器还有很多,譬如Summicron35/2,其中大名鼎鼎的第一代为八枚玉,1958年到1969年共生产了38450支,这款镜头后续还有第二代乃至第五代。既然说到了八枚,那肯定不免要聊一下小八枚,所以,这篇文章,我们再次跟随徕友介知堂来了解下Summicron35/2八枚&Summaron35/2.8小八枚这两支镜头。 喝了点小酒,斗胆开写八枚玉。实话要是不喝点酒,估计是不会写这支头的。为什么?八枚玉名气太大了,被光环围绕着……纵向跨时间,横向跨地域,到处都能“偶遇”上推崇这支头的徕粉。 八枚,即八枚玉,很多人也称呼它为八妹,可见徕粉们对它的喜爱程度。它的得名来源于它是由八枚镜片组成。 2关于八枚,你知道多少? 八枚由八片六组玻璃对称结构构成,其中两片为萤石玻璃。1958年到1968年生产了有38450支头吧。版本上有螺口、M口、稀有的黑八(有黄字,红字之分,铜屁股比较昂贵)、M3眼镜版和非眼镜、加产德产,版本倒也不算很多。不过镀膜是到不少,早期产品镜片镀膜颜色是紫金色,后期为纯紫色,总体上紫色膜多于金色膜。 图片来源:网络 一般来说,徕卡的中期镜头最近对焦距离都在的1米左右,使用起来总感觉有点局限。自从听说193号段以后的最近对焦距离为0.7m后,我毫不犹豫入了一支227打头的德产版八枚。当然如此神话的八枚不试试,也不敢说自己玩徕卡吧。 2它的成像如何? 对比圣光,这支镜头的色彩比较浓郁,反差适中,抗逆光增强不少,而且我感觉像场从中心到四周还是很均匀的。全开光圈时焦点处反差、锐度等表现都非常优异,变形也几乎没有。分享几张M10DNG直出,大家可以感受下~ 徕卡家族算是“大户人家”,有头有脸的铭镜不少,出场必当风风光光,其实他们家也有些精明能干的小人物。比如:小八枚Summaron35/2.8。 2小八枚的由来 小八枚这个名头源自于它的6片4组镜片中有8个面同空气接触,长得像八枚,光学又不弱,又是同1958年发表的,就被冠上了此名。其实八枚Summicron35/2的近亲是Super Angulon。所以,算起来小八枚和八枚是表兄关系。 小八也有螺口,M3眼镜,非眼镜,黑和一些演变版本。从1958年生产到了1974。 2小人物也有大能耐 我的这支小八是166开头的,有紫金色镀膜。拍下来,我的感受是它是一支不浮夸、不张扬,非常低调的实力派。从体型和设计来看,小八枚和八枚非常类似,但用料就非常厚道了,虽少了一档光圈,但是足可以体验到八枚7成的功力,价格也非常的划算。 关于它的操控,清晰有力的档位设计,丝丝入扣的对焦行程,都足以激发起我的拍摄冲动。但它并不是八妹光环下的陪衬,恰恰相反,与八妹性格迥异,有着不逊于八妹的实力。从镜头的成像来看,它的解析力也非常高,阶调柔和。如果把八妹比作一汪清水,甘甜可口,越品越有味道;那么小八就如同一杯烈酒,初尝辛辣无比,但定让你终身难忘。 图片来源: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