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奉五 现代医家(1911-1977年)。北京人,早年从名医韩一斋学医,究心钻研妇人病,并长年悬壶实践,颇多创见。主张妇人病应责诸肝、肾、脾三经及冲任二脉,治病颇有效验。尝任北京市中医医院妇科副主任,著有《刘奉五妇科经验》。 术后感染医案(六) 张XX,女,25岁,外院会诊病历,住院号140527。 会诊日期:1973年3月27日。 患者妊娠5个多月,因有风湿性心脏病,于3月10日作小剖宫绝育术。术后一般情况尚平稳。3月22日已准备出院。 因吹风受凉后突然发高烧(体温38℃~39℃)自觉气憋,心慌,咳嗽。3月24日下午左侧腹痛明显,曾用青、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治疗,发烧仍未退。现症发烧,畏寒,头痛,恶心,食后胃部嘈杂,神倦不欲睁眼,上身汗多,下身汗少,汗出而热不退,大便秘结;2日未解。 检查: 体温39℃,白细胞13900/立方毫米,中性白细胞90%:淋巴细胞10%,尿蛋白(+)。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为血性粘稠样,无脓。子宫前位,孕七周大小,宫底稍有压痛,两侧旁组织软,无明显增厚,无包块。右侧有压痛。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沉弦有力稍数。 西医诊断: 术后高烧待查(上感?)。 中医辨证: 表热入里:阳明腑实,热盛伤阴。 治法: 清表解里,通里化燥,佐以养阴。 方药: 连翘八钱 银花七钱 蒲公英七钱 地丁七钱 玄参四钱 麦冬五钱 丹皮三钱 炒莱菔子三钱 枳壳二钱 川军一钱 小生地四钱 石斛四钱 地骨皮四钱 黄芩二钱 生石膏五钱 炒鸡内金三钱 元明粉一钱半(冲) 犀黄丸三钱(分服) 治疗经过: 3月28日,上午体温38℃,夜间热退。 29日最高体温37.8℃。大便自解1次,量多,有粘液,稀而色黑,胃皖胀感减轻,腹部仍有压痛,胃纳不香,有恶心,头晕,头痛,身倦无力,血培养阴性。舌质暗,苔薄黄稍腻,脉沉缓。拟以清热解毒,和胃化滞。上方去玄参、炒莱菔子、枳壳、生地、石斛、生石膏、元明扮,加赤芍二钱,马尾连三钱 甘草二钱,继服2 剂。 3月30日,体温36.7℃~37.2℃,腹痛减轻,精神好转,头痛头晕好转,方药如下: 连翘五钱 银花五钱 蒲公荚五钱 败酱草五钱 地丁五钱 地骨皮三钱 马尾连二钱 黄芩三钱 炒莱菔子二钱 炒枳壳一钱 炒鸡内金二钱 麦冬三钱 丹皮二钱 赤芍二钱 川军五分 犀黄丸三钱(分服) 4月3日,体温3天来均正常,一般情况好,食纳增加,大便每日1次,睡眠尚好。血查白细胞11300/立方毫米,中性白细胞78%,淋巴细胞22%。停上方,改用健脾佐以清热解毒之剂,调理善后。4月16日痊愈出院。 〔按语〕 患者为小剖宫绝育手术后。开始一般情况尚好已准备出院。而后有明显的外感病史,突然高烧,考虑上感可能性较大。 内因食滞蕴热再加上外受风热之邪,两热相合搏结于阳明胃腑。 由于术后气血耗伤,故阳明经热四大证并非悉俱,也不典型。 所以,虽然发热而兼见畏寒,畏寒是正气(阳气) 虚弱的表现,而不是表邪未解的恶寒战栗。 脉象不洪大,而是沉弦稍数。 出汗虽多而热仍不解,不是大汗,而是上身汗多下身汗少。 中医认为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 阳明热盛,,阳气蒸腾,逼汗外出,故上半身汗多。因为阴虚亏于内,故下半身汗少。邪热入里搏结于阳明,已经不能“汗出而散”。若汗出过多反而更加伤阴耗津。 另外,神倦不欲睁眼是脾热的表现。 胃内蕴热则食后嘈杂,大便秘结2日未行,苔黄腻均属腑实热证。 治疗时虽有正虚,但在邪实热盛之际,仍应以清气解热,通腑导热为主,佐以扶正。 所以用白虎汤、大承气汤合方加减。 方中生石膏、连翘、银花、蒲公英、地丁、黄芩、丹皮、清热凉血解毒; 炒莱菔子、积壳、川军、元明粉、炒鸡内金导滞润燥清热通下; 佐以麦冬、玄参、生地、石斛、地骨皮养阴生津,清热润燥。 另加犀黄丸活血解毒而清热。 药后烧退热解大便巳通,进而小其剂继服。 最后以健牌和胃清热而收功。 本病例看出,证情虽然复杂,但是病理实质尚属明确。当时因为求胜心切,用方过于庞大。应辨证求因,抓住实质集中药力,取其药少而力专,特此精选药味拟方如下: 生石膏一两 连翘八钱 银花八钱 川军一钱半 枳壳三钱 炒莱菔子三钱 石斛八钱 麦冬五钱 下期介绍:“术后感染医案(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