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第一篇是“五事七计”的可行性分析;第二篇是作战后勤物资的管理和重视;第三篇是“谋攻篇”,终于开始讲攻守之道,这里面出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兵法”,接下来就让小编带你逐条体会。 “全、全、全”,重要的事说三遍。《孙子兵法》的标准是:凡是用兵就尽量“求全”,最好的结果就是“全国为上”,也就是我们听的最多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能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知道打仗的后果和损失,不打的好处和获益,从思维上瓦解对方直接整体投降于我方。打仗永远是最后的选择,因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警示要时刻铭记。“围而不攻”,让对方绝望、放弃、投降,这种“全国”的方式就是最好的,一旦攻城,损失避免不了,而且还存在风险。 “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胜”,原文:“是故百战百胜,费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历代很多名臣名将早有这方面的观点,“数胜必亡”的背后就是你虽然每次都能取胜,但是战则必有代价、有成本、有损耗;多战民则疲,多胜主则骄,这个时候恰好对方又是抱着雪耻的心要动你,你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上兵伐谋”-“降维打击”,最厉害的策略是要从源头上打消敌人的策略、谋略、计划、安排等,真正的 “干货”啊!很多企业经营者都会在嘴里念叨着这句话,可是遇事的时候基本就全还回书里了。当竞争对手想在某个市场、某个领域对我实施竞争性策略时,我们首要考虑的应对方法不是做好相应的市场促销、推广手段来抗战,而是在源头上给对方创造出使他的策略不具备实施条件的因素,比如:政策、资金、人力、物流等,这才是最高级的打击手法,也就是我们现代语中听到的“降维打击”。 “伐交”-“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说道“伐交”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鬼谷子”,“纵横捭阖”、“合纵连横”都是他的强项,留意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当代国与国之间、大型企业之间最不缺的就是“鬼谷子”的这套思维,其中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小编日后将会有专辑为你讲述“鬼谷子”一书。“伐交”的道理很容易懂,一方面是让敌人众散亲离;另一方面是自己拉拢“队友”。这里面就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呢!比如:1、不要和猪做队友。2、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3、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孙子兵法》先讲述“谋攻”价值顺序,“求全”为首;接着就在讲“谋攻”的方法,“伐谋”为佳。不知道你是否留意到了孙武的整体思维方式呢?后文小编将继续“谋攻篇”的内容。 喜欢记得关注我哦!我在评论区等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