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吉思汗对蒙古妇女下了道特殊命令,却让明朝皇帝背了500年黑锅

 半城湖之缘 2019-05-13

明武宗朱厚照,自明朝嘉靖皇帝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个喜好游玩、淫乐的昏庸之主。与其他习惯深居皇宫发号施令的皇帝不同,朱厚照好乱乐武,特别喜欢领兵打仗。

成吉思汗对蒙古妇女下了道特殊命令,却让明朝皇帝背了500年黑锅

如果只是口头上热爱军事也就算了,明武宗甚至还亲临战阵,与数万蒙古军好好地打了一仗。而这场战役,正是后世争议度极高的“应州大捷”。

明武宗当权时,被称为“小王子”的蒙古达延汗悄悄地在草原中崛起。明武宗继位之初,达延汗便屡次进攻明朝边塞。

为了击破达延汗,明武宗不顾文官反对,亲自带兵出关。正德十二年(1517年),明武宗亲自带领5万大军与达延汗的5万骑兵在应州相遇。

成吉思汗对蒙古妇女下了道特殊命令,却让明朝皇帝背了500年黑锅

战斗打响后,明军出师不利,不仅没有打败蒙古人,反而被他们分割成两部分。眼看明军就要失败,明武宗遂亲自出马来援。被分割的明军见皇帝亲临,遂军心大振,击退了蒙古军。第二天,达延汗见讨不到便宜,遂向北撤军。明武宗一直追到朔州,才放弃了追击。而应州之战,也就此结束了。

然而在在清点双方损失时,争议点却出现了。按照明朝官方史书《武宗实录》记载,此役明军斩获16颗首级,自己牺牲52人,重伤563人。当时,应州聚集了10万大军,发生了6次激烈战斗。明武宗参战后,双方连续打了6个时辰,交手百余回合。甚至连明武宗自己也险遭不测(乘舆几陷)。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双方死伤却如此之小,令人匪夷所思。

成吉思汗对蒙古妇女下了道特殊命令,却让明朝皇帝背了500年黑锅

同时按照明武宗的说法,自己是应州之战的胜利者。但从“人头比”16:52的结果来看,简直得不偿失,看不出任何“大捷”的样子。

因此后世对于这场战役,评价非常低。公元1521年,明武宗神秘死亡,藩王出身的嘉靖皇帝继位。嘉靖帝完全否定了应州战役。应州之战,明武宗本来给了部下将士许多封赏,而嘉靖皇帝几乎将之全部剥夺。后世学者,对于明武宗的出战行为也多持贬低态度。比如明史大家孟森曾评价:“武宗之昏狂无道,方古齐东昏、隋炀帝之流,并无逊色,应州之战乃玩闹之举”。

成吉思汗对蒙古妇女下了道特殊命令,却让明朝皇帝背了500年黑锅

但是对于应州之战,也不全是贬低的态度。例如清修明史认为,应州之战后“是后岁犯边,遂不敢大入”。也就是说,达延汗在没有对明朝进行大规模的征伐。在这里,许多人就要问了,那么应州之战到底是胜仗还是败仗?

在笔者看来,明军所斩获的16个首级,便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金钥匙。我们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夺取16个首级,是否意味着只杀了16个敌人。

成吉思汗对蒙古妇女下了道特殊命令,却让明朝皇帝背了500年黑锅

草原人都讲究叶落归根,男儿战死后,一定要尸首完整地埋入故乡。因此,自古以来草原诸民族均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抢回死者尸首者,可以得到死者的妻子和财产。《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战而扶舆死者,尽得死者家财。

也就是说从匈奴时代开始,这条规矩已经有了雏形。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后,他将这条规矩变为成文法,将之编入《大札撒》中:

“若奴隶能将战士的尸体带回,可立即获得自由,并得到战死士兵的牲畜;若蒙古人夺回战士的尸体,不仅能获得他们的牲畜,还能获得他们的妻妾。”

成吉思汗对蒙古妇女下了道特殊命令,却让明朝皇帝背了500年黑锅

因此在战斗中,蒙古的战士们都会竭力抢回战友的尸首。即使到了明朝时,成吉思汗的法令仍在发挥作用。虽然这个法令对于蒙古女人很不公平,但客观上确实加强了蒙古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按照明朝的军法,蒙古人的首级是非常值钱的,砍一个鞑靼首级,可得50两银子。这在当时可是一大笔钱。因此在明蒙交战中,明军和蒙古人往往会因为一具尸体反复拉锯。对于蒙古人来说,战友尸体意味着女人和牲畜。对于明军来说,这具尸体意味着银子。

成吉思汗对蒙古妇女下了道特殊命令,却让明朝皇帝背了500年黑锅

但在抢夺尸体的争夺中,更善于马术的蒙古人技高一筹。为了不让明朝士兵割走首级,蒙古人往往将三人编成一组,其中一人专门负责用钩子和套索抢回战友的尸体。随后将尸体往备用马匹上一扔,然后扬长而去。因此终明朝一代,明军即使获得了胜利,斩杀了许多敌人,但斩获的首级却不多。斩杀100个敌人,夺取10颗首级就算多了。

回到应州之战,达延汗虽然遭遇了挫败,但主力未损。因此有余力与明军争夺尸体。根据记载,5万明军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步兵。从机动性来说,达延汗的5万骑兵,要远强于明军。可以想见,绝大部分尸体都被来去如风的蒙古人抢走了。而没有敌人的首级,就没法准确预估敌军的伤亡。而这,也是造成“应州之战”罗生门的最大原因。

成吉思汗对蒙古妇女下了道特殊命令,却让明朝皇帝背了500年黑锅

在笔者看来,明武宗确实赢得了胜利,否则为何达延汗在此后没有大规模入塞抢掠?将应州之战说成是“应州大捷”,应当没有问题。此外,明朝的文官也不乐见明武宗胜利。自明英宗惨败于土木堡后,明朝重文轻武之风日渐猖獗。

恐惧于君主再遭擒获,文官们曾极力反对明武宗出塞击胡。在文官们看来,明武宗就是一个昏主,他们可不想给他安一个好评价。

为此,他们还在杀敌数上做手脚,故意将不能客观反映敌军伤亡情况的首级数,与本方的死伤数作对比,将应州之战写成了一场败仗。直到今天,仍有人受他们误导,将应州大捷视为大败,让明武宗白背了500年黑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