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首先, 儿童处于体格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穿鞋对其足部发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伴有足踝问题的儿童,鞋子的选择更为重要。一双鞋子可以影响到孩子走路姿势,平衡,甚至足部的发育。根据多年儿童康复的经验及近年来对足踝康复的研究,总结以下几点供各位儿童康复专业人员和家长参考: 鞋子的选择主要考虑3点:安全性、功能性和舒适性。 第一,安全性。
第二,功能性。
3.后跟,后跟是比较硬的部分,有一个“后跟杯”来把后足包裹住,因为孩子的踝关节不稳定,比较容易出现跟腱内外移,选择后帮相对高和硬一些的鞋子,一个是起到支撑和稳定踝关节,一个是后足的骨骼可以垂直生长,使肌肉骨骼的形态形成正常的对位对线。如有长短腿的孩子,后足的在足垫上有补高,需选择相对高帮的鞋子,否则,走路时足跟会跑出来,穿不住。 第三,舒适性。 用于孩子站立或行走训练的鞋子,由于孩子学步时每天花费大量的精力学走路,且自身双腿的肌力不足,要尽量选择轻便一些的鞋子。很多矫正鞋都较重,虽保护了踝足,但使孩子的步行更加困难或异常姿势更明显。矫正鞋适用于足部严重塌陷,配上足垫穿上鞋子,舟骨粗隆仍然从鞋子的内侧突出,穿上后跟较硬的矫正鞋,则可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选鞋步骤 尺码: 鞋必须是适脚的,就是说要量出孩子的脚长,前头的空间要合理,而且孩子不能穿太肥的鞋、不能穿太瘦的鞋,一定要鞋很好的包住他的脚,鞋要稍微大一点,10毫米左右为宜。订制生物力学矫形足垫,需要配比平常大一码的运动鞋。 款式: 学步鞋要选择帮面较高、鞋脸比较深的鞋,这样鞋比较抱脚,鞋不容易掉下来。浅脸鞋或低帮鞋看似比较容易穿上,但宝宝的脚后跟窄小,不易挂住鞋,不够安全; 鞋面: 皮革、超纤等透气性好的材料均可,要保持鞋内干燥、舒适,避免穿不透气的合成材料制成的鞋。尽量不要选择布鞋、毛毛虫鞋,太软无法稳定足在鞋子里的位置。 鞋内垫: 鞋垫不能太软,要让脚掌有抓地的感觉,锻炼脚部肌肉,刺激脚底神经发育,棉布的、绒面皮革的都行,能保持脚掌舒适即可;配上足垫后,原鞋垫将去除。 鞋跟: 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穿上有鞋跟的鞋会使上身前倾,臀部凸出,全身重量负荷不在全足,而在前脚掌,前脚掌及脚趾受挤压容易变形,不利于脚部的正常生长发育。如有足跟不着地或长短腿的孩子,可以在足垫的足跟部分适当补高。 关于配矫形足垫后鞋子的选择,根据孩子足部的严重程度来定: 1.扁平足、拇外翻、轻度足内外偏:选择一般的运动类品牌鞋子即可。 2.足弓塌陷、明显的足内外偏可选择:选择机能鞋,如江博士、康贝等。 3.舟骨粗隆突出、跟腱偏移、严重X型腿、长短腿大于2M:选择矫健(正)鞋(高帮)。 ![]() 磨合期 矫形足垫需要一个“磨合”阶段,即:才开始治疗的时候,一般每天要穿1-2小时,随着时间推移,不适感就会完全消失。 清洁 用温热的肥皂水清洗,保持矫形鞋垫清洁。切勿用水洗,否则贴上去的贴片容易脱落,如因脚上汗水较多或打湿而出现脱落的情况,请及时与订制的医生联系或按原来的位置到修鞋店粘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