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家筋骨训练与筋骨现象,懂了这个就能走“捷径”

 邹沁洋 2019-05-13

我是因体弱多病而习武的,开始求师不遇,后来跑到南方武馆中学习现代搏击,99年前后拜师于卢氏结构的李康恩师门下,开始接触内家,当时的我对内家拳并没有什么认识,却自命科学,想探索传统武术训练与现代的专业训练的异同,经朋友引介,拜访了一位自称获得全国散打冠军,后来考体院改学跆拳道的专业队员。此人对我的观点有异议,于是要指点我,拉开架式让我随意进攻,不想我一出手在他两肩连点四次,竟将他打得愣了神……此后一位旁观的朋友求我帮他带学生,从此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开始的一两年,是我有生以来最为窘迫的一段日子,我的学生中有很多大个子,例如杜某,身高1.89米,体重100公斤,不用压腿就.可以正踢到自己头发;再如申某,身高1.85米,体重100公斤,他是省体工队摔跤队员转业,曾获省运会摔跤冠军,柔道第四,可以向后弯腰,以双手撑地,身体形成一个拱桥后,肚子上坐一个人,然后上下起落,练腰腹之力……当年的这些人在我严格要求下进步飞速,连他们原来的教练都打不过他们,而我也因此处于极尴尬的境地,每天教学要小心再小心,尤其讲解实战,面对蠢蠢欲动的大块头学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失去做为教练的威信……实际上,那些至今迷信筋骨的朋友们,除非你天生大块头,否则你遇见我的这些学生能有信心吗?我最强的学生,是我受命带散打队参加比赛时的队员陈某,他身高1.96米,体重130公斤,专业铅球运动员,经我短期培训将投铅球动作化为后手直拳,绝对一击必杀……为什么说这些呢?因为练肌肉力练出的绝对力量跟人的身高体重是成正比的,像我当年1.67的身高,63公斤的体重,说得夸张点,我的很多学生不用训练,仅评先天条件就可以敌得过我几年的现代搏击训练,后来我能制服他们凭的是速度,打得他们没反应,可今天回想起来,当年没栽到自己学生手里,只能说侥幸……当今的武术界,以内家之名,行横劲训练之实的,其实不仅仅是筋骨训练一家,这些人在武术界都有极高的声望,他们的训练观点也被相当多的人加以赞誉,可他们的训练效果能有专业队员们强吗?我表示怀疑。

  如履薄冰的教学几乎如熬煎一样,直到2003年我才开始逐步的真正的对内家拳的实战技术与功劲有了认识,通常人们形容内家拳的前辈都说“肩无百斤挑担力,却可以轻松的将200斤大汉打飞。”这一点在我的谭景龙师傅,刘念师傅以及魏春师叔身上都有体现。而最典型的是我谭师傅,为什么呢,因其少年时行侠仗义,对自己生活没有算计,以至于生活困顿,算起来有十八九年没有训练,而且生活不规则,劳动强度大,无法保养身体,到2002年时,我师弟为其录制光盘,一个燕形的几个动作下来,就气喘吁吁,可即使如此,他的动手能力仍是不容置疑。因为他在本地武术界的名声高,而又身体赢弱,导致很多人都希望与之动手比武,谭师一般对于挑战者都婉言回拒,但往往有些特殊场合,不容回避时都能在一个照面使对手失去再战之力。记得2002年前后,本地一个大块头的武师长期坚持不懈地向谭师挑战。有一次谭师不经意脱口答应他的挑战,不想他请出本门的一位长辈做公证,比武时谭师再次婉拒,可本门的长辈却突然插嘴说了些不中听的话,激怒谭师。一动手武师抢步以鹰捉之势来压制谭师前手,谭师并不退让,借势变身抢进去连击两拳,将其打昏。事后谭师说此人身高力大,很能挨打,第一拳虽让他失去战力,摇晃欲倒,却没有立刻倒地,不得已又补一拳将之打昏迷……此战是谭师惟一一次两拳结束战斗的。

  谭师、刘念师傅都算与我接触多的,私人感情好,所以从来不真打我,可在给我喂手时,不经意的与两位师傅的前臂轻微磕碰,给我感觉都是如利刃砍剁一样疼痛彻骨(魏师叔第一次与我见面的情况特殊,在师弟怂恿下,我请师叔试功,结果我抱两个枕头加一个散打脚靶,师叔一个寸拳把我打飞到两米处的双人床上,10多分钟不能说话)。那么他们的劲是怎么来的?这是个关键问题,就谭师而言,我们这一支形意拳是祖师以医术与河北定兴三李的李星阶前辈换艺得来,整个体系仅有一个桩法现在几乎没人知道,所以谭师的劲肯定不是来自于内功(指站桩,静坐之类的方法。当然,形意拳真正的内功是拳里本身就带有的,谭师的劲是来自于拳架),当然也不是筋骨。记得2000年谭师参加我的婚礼,我叫了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和两位师傅、师弟一起陪我洗澡、做新郎发型,洗澡时我们五个人坐在一起,两位师傅与师弟都瘦得皮包骨头,我的学生就悄悄问我,说他们三个那么瘦,一点肌肉没有,能有爆发力吗?言下之意是点醒我,别被江湖骗子给骗了,一个月之后,我搞教学公开课,请谭师讲解传统武术的实战技术,让我学生给配手,因为他认定谭师是江湖骗子,所以暗中与之较劲,一动手,谭师已控制着他双手,将另一手停在他眼上、裆上,可我学生不管不顾,硬是与谭师撕扯,每一次谭师都不得不把他彻底制住,他到现在也是不服气,因为谭师的力量甚至不如普通的健康人。

  一方面谭师打一个小趟子都喘得厉害,其体力甚至不如普通人,另一方面谭师又具备有拳到人倒的致命杀伤力,听起来不好理解,却又真实不虚。2002年,我曾与两位师傅以及本地太祖拳的丁老师一起,两次外出与形意同门交流,3月份,与哈尔滨车派形意拳的刘熙茂前辈交流,5月又赴北京、天津与宋派形意拳的吴炳文师叔、魏春师叔等交流。归家之后,其劲又有极大的变化。本地有一位朋友曾在专业队练散打,退下来以后以给人换液化气为生,此人常年坚持在健身房锻炼,体格壮硕,力大无比,他可以双手同时勾四个装满的液化气罐直上7楼面不改色。后来听说谭师是高手,也跟我学生一样不理解谭师的力量从何处来,就委托朋友介绍,欲向谭师求教,可显然谭师误以为他是挑战来的,就让他先发攻击,在此人一出手时,谭师一伸手、一探身,在他胸口如按摁钉儿一样“摁”了一下,此人当即摔倒,谭师转身负手就走……半个月后,此人买了酒,带八个菜拜访谭师。他自己说,谭师当时一摁,他当即摔倒,不能说话,此后半个月的时间里,胸口发闷,连呼吸猛一点,胸口都“前胸连着后背的彻骨疼痛”,家人为他熬制中药,休养半个月才逐渐好转……

  我早年学现代搏击,在理论学习上,知道人的力量素质有三个要素:1.肌肉精力;2.肌肉纤维拉伸与收缩的量;3.骨杠杆的支持力。三个要素中,人们认为前两者是可以通过锻炼提高的,所以无沦从理论研究还是实际修炼上人们都重点关注前两个要素。可实际上人要运动却离不开骨骼的支撑作用,研究人体力,力量的三个要素是同时并存不可缺少的,但相对于一般肌肉训练的方法而言,内家拳的力可以称为“骨力”,在动态中找正骨骼间的支撑关系,就可以在打人的时候形成如利刀穿心一样的穿透效果,致人以内伤,甚至死之。相反,如果骨骼之间没有形成支撑关系,那么无论你本身的力量有多大,都如同在一个软爬爬的橡胶管子上绑一把刀,捅人时是达不到最佳效果的,武术表演中银枪刺喉,就是设法使枪杆弯曲,外行人一看他把枪杆顶折断,都以为功力强大,实际上枪杆不弯,其力量形成一个直线的洞穿力,那么无论这人有什么功夫,都会被刺穿喉部。

  在传统上,对于骨力形成的原理是不可能被总结得很明确的,获得内劲的人都是要从内功的修炼过程中煎熬出来,这是什么道理呢?我早年修炼内丹功夫,曾练过一个秘法,以直言与手印启动身体形成自发动作,就会感觉有庞大的能量从天空高处灌入人的身体,形成独特的内景。后来跟刘念师傅学习中谈及这一秘法,刘师体会一下后,教我在这个功法的姿势下,对身体的几个部位的肌肉做微妙的调整,结果也产生天空真气灌入身体的感觉……我认为传统的内功在内气强大或较深层次的放松,入静可以自动的调整人的肌肉,从而调整了人骨骼与骨骼的关系,进而使人的身体内部形成了如同齿轮咬合一般的密切的传动关系。因此,在传统内功的修炼上,是先易筋,再易骨,最后易力。

  可是当前辈们对修炼中的筋骨现象做出总结时,无形中筋骨现象就成了内家拳修炼有成的标志,成了高手的象征,于是就有人按图索骥,从筋骨上找寻修炼的路径,就我师爷卢忠仁老人来说,他以多位武术前辈身体上表现出来的筋骨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最终破译了传统武术内功的秘密,他是透过现象认识到了本质,而当代武术界的一些人,或许他本心就是以商业赢利为目的,所以始终抓住现象不放,在现象上做文章,可此现象已不同于彼现象,就以大成拳来说吧,传统上的大成拳必须从养生桩开始修炼,即使是健康人也要先修1-3个月的养生桩,然后在逐步过渡到技击桩以及试力、推手等训练,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以意念假借来找劲,对自身进行微妙的调整,可这一真传的修炼过程被那些窃据了卢氏结构初步理论的人贬斥为“放松加意念的骗人桩”,并跳过内养以抽筋拔骨的方式去求静态的僵化的所谓“整体连通”,说白了等于用绳子把自己捆成粽子,然后去撞人……实际上,这种从精神到身体全都处于紧张的状态,如果短时间练对人或许有益(传统上也有紧桩训练,可一来要求有感觉就可以,训练强度小,再者紧桩与技术训练紧密配合,所以在一定阶段下功效颇大),可如果长期训练,对人是有害的。可要命的是,几乎所有武术爱好者都认为它是真传。更要命的是,它形成了人们的普遍认识以后,为了保障自己的商业利益,一些正宗的武术传人也开始大谈筋骨,如今的武术界似乎不谈筋骨就不是真传,呜呼,这天底下哪有道理可讲啊。

  总而言之,武术训练的核心目的是劲!!!劲如何练?如何用?站桩仅仅是练劲的一个辅助手段,筋骨仅仅是练劲过程中的一种人体现象。而且站桩与劲没有绝对关系,桩与劲的真正关系是先有劲,再有桩,桩可以使人对劲有更深切的体认,但是桩本身是不可能产生劲的,传统上练劲,是在练拳或站桩的形式下,由师傅喂给弟子的,要师傅看着弟子,弟子看着师傅,师傅在弟子身上摸,弟子在师傅身上摸,就因为说不清、道不明。所以就要求弟子有悟性,像和尚参禅一样去猜谜,还美其名曰以禅入武,实际上这里仅是一点小技巧,虽说是小技巧,可你为什么练那么多年的拳,站那么多年的桩却没有成为绝代高手呢?就缺这点小技巧,绕不过去的小技巧,限与篇幅,对于这点小技巧只能以后探讨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