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国有那么大的大豆消耗量,都用在了哪些地方?

 炫叶楓雪 2019-05-13
最近三年,我国大豆年消费量均突破一亿吨,约占当年度全球大豆总消费量的30%以上,其中,这些大豆绝大多数都被中国人吃进了肚子里。只不过表现方式和传统遇上的煮豆子,喝豆浆,吃豆腐不同,而是以吃豆油和吃肉喝奶吃蛋的形式来最终呈现。因为我国目前有一半以上的值用油消费都是用大豆来压榨,我国养殖业目前85%以上的蛋白粕类都是以大豆压榨后的产物——豆粕。说实话,我国每年确实消耗了大量的国产大豆,全世界每年的大豆产量大概是三万六千万吨左右,而中国每年的消费大概在10500到11000万吨左右,大约占据世界大豆年产量的30%左右,而在这其中,绝大多数的大豆消费都是以进口转基因大豆为主。2017年我国大豆消费量达到了一万一千万吨左右,其中,进口大豆总量占据9500万吨,而国产大豆总量仅为1500万吨。2018年我国大豆消费量高企的状况有所缓解,但依旧总量保持在一亿吨以上,其中,来自进口的大豆总量为8600万吨渍渍,国产大豆总量大约在1600万吨。那么,我国每年消费如此大量的大豆及转基因大豆都被用作什么途径了呢?难道真的被中国人所直接使用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

中国每年消耗如此大量的大豆最终还是被中国人所吃掉了,只不过和传统普通意义上的煮成豆子,磨成豆浆和豆腐不同。现在,中国人所吃大豆的方式比较特殊,具体方式包括两种,第一种是以植物油的形式直接食用,第二种是以豆粕的形式来间接食用。一种是直接食用,就是普通的大豆压榨油,我国每年所消费的3400万吨植物油中,有1700万吨左右,是来自于大豆压榨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以进口转基因大豆为原料。目前,我国植物油消费市场中大豆油是除了中旅油之外,价格最为便宜的一种,成为我国目前大豆消费中的最主要生产目的,我国每年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植物油消费都是以大豆为主。

如果大家去超市或是粮油店购买小包装食用油的时候留心一点就会发现市面上所销售的大多数13:5:58用戎装都是包装,是豆油成分,究其原因就是转基因大豆油,物美价廉,供应量非常充沛,深受包括小饭店,餐馆以及机关单位及机关单位及学校食堂的厚爱。第二种就是间接食用就是豆粕消费。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国和肉类消费国,而在此背后做出巨大贡献的就是我国目前消费量高达六千万吨以上的豆粕,豆粕在我国养殖行业内每年的蛋白粕消费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85%。可以说,中国人现在有如此丰富且廉价的肉类,奶类和蛋类供应,大豆豆粕的功劳不可磨可磨灭。在2018年,由于我国进口大豆渠道受限,导致我国大豆进口总量较上一年度减少1000万吨以上,其中,对我国粕类消费市场造成比较大的影响,目前,我国也在积极扩大饲料中蛋白粕的来源渠道,尽可能的减少我国养殖行业对大豆蛋白粕的依赖。不过,未来几年,我国每年大豆消费保持在一亿吨左右,而且对于进口大豆的消费依赖高达80%以上的状况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善。大豆被中国人所食用的两种方式,第一就是大豆油,第二就是豆粕,每年真正被用作食用的大豆总量很少,只有几百万吨,绝大多数的大豆都是被压榨为大豆油,被中国人作为中国人最主要的植物油脂来源,其次,大豆压榨后得到的珍贵饲料产物,成为我国养殖行业里最主要的蛋白质来源,成为鸡肉养殖,猪肉养殖以及其他领域饲料中蛋白质的最主要组成成分。所以,在我国其他油脂供应及破蛋白粕类供应比较单一且匮乏前提下,想保持如今这样的高品质生活状况,有充足且比较廉价的油脂,蛋类,奶类和肉类的供应,就必须每年消费足够大量的大豆来满足市场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