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方的庭院与南方的天井

 ldklq 2019-05-13

北方的庭院

四合院,是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

四合院

方位与布局

四合院中,门的作用突出,沿着进入的序列有多道门来引导序列,反映主人身份。入口宅门的大小和装饰程度用以彰显主人的身份,序列中从宅门进入,遇见照壁后经过垂花门进入内院,从而很好的引导了空间序列。垂花门是用以区分内外院空间的一扇门,进入以后即可进入四合院的内院内宅部分。

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北京四合院四面围合,使民居受外部环境影响小;而院内有开敞的顶部空间,院内空气与较高处的室外空气得以交换。这样院落内的空气质量相对于胡同内的空气质量要清洁新鲜,院落内形成稳定舒适的小气候。

四合院的历史变迁

从穴居演化而来

四合院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对外界比较隐密的庭院空间。

四合院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中国西周时期就有完整的四合院出现。陕西岐山凤雏村周原遗址出土的两进院落建筑遗迹,是中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然而,古代盛行的四合院是廊院式院落,即院子中轴线为主体建筑,周围为回廊链接,或左右有屋,而非四面建房。晚唐出现具有廊庑的四合院,逐渐取代了廊院,宋朝以后,廊院逐渐减少,到明清逐渐绝迹。

代表

北京四合院

旧朝外大街南侧居民

北京东西六条四合院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

南方的天井

天井

四水归堂

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农田的特点。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迎面正房为大厅,后面院内常建二层楼房。

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天井,仅作采光和排水用。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住宅布局俗称“四水归堂”。四水归堂十分漂亮,让人心情舒畅。

天井

布局

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农田的特点。四水归堂式住宅的个体建筑以传统的“间”为基本单元,房屋开间多为奇数,一般三间或五间。

每间面阔3~4米,进深五檩到九檩,每檩1~1.5米.各单体建筑之间以廊相连,和院墙一起,围成封闭式院落。不过为了利于通风,多在院墙上开漏窗,房屋也前后开窗。这类适应地形地势,充分利用空间,布置灵活,体型美观、合理使用材料的住宅,表现出清新活泼的面貌。

天井是对宅院中房与房之间或房与围墙之间所围成的露天空地的称谓。四面有房屋、三面有房屋另一面有围墙或两面有房屋另两面有围墙时中间的空地。

南方房屋结构中的组成部份,一般为单进或多进房屋中前后正间中,两边为厢房包围,宽与正间同,进深与厢房等长,地面用青砖嵌铺的空地,因面积较小,光线为高屋围堵显得较暗,状如深井,故名。不同于院子。

第一进院正房常为大厅,院子略开阔,厅多敞口,与天井内外连通。南边的房子为门楼。北面的正房多为楼房,天井更深但更小些。屋顶铺小青瓦,室内多以石板铺地,以适合江南温湿的气候。

江南水乡住宅往往是临水而建,前门通巷,后门临水,每家自有码头,供洗濯、汲水和上下船之用。

代表

徽派建筑天井

徽派建筑的天井数量多。徽州人也有大家庭的传统,成了家却一般不另立门户。因此哪家公子娶了媳妇,将要添加的就不仅是儿孙,还有房屋,甚至还有天井。在老房子边上添新屋,和老房连体,却自带天井,形成单体多井组合庞大建筑。一套大户人家的老宅里,可以有许多天井,据说有“三十六天井”、“七十二天井”的豪门大宅。

安徽歙县呈坎村

徽派建筑的天井是真正的天井。徽州人盖房子墙都不低。高墙配大院是常理,但在徽州人却偏爱小天井,尤其是私人住宅。高墙围着小天井,“井”的味道凸显。

世遗徽州民居马头墙-安徽黟县西递

徽派建筑的天井尺寸小。即便是西递宏村里的大户人家,也很少见三开间、五开间的大天井。大都是和厅堂差不多十来米宽。如宏村的承志堂、西递的迪吉堂这样的大宅子也都配着非常窄小的天井。

安徽黟县西递

徽州有许多古民居,四周均用高墙围起,谓之“防火墙“,远望似一座座古堡,房屋除大门外,只开少数小窗,采光主要靠天井。这种居宅往往很深,进门为前庭,中设天井,后设厅堂,一般住人。厅堂后用中门隔开,设一堂二卧室。堂室后又是一道封火墙,靠墙设天井,两旁建厢房,这是第一进。

第二进的结构为一脊分两堂,前后两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间,堂室两个。第三进,第四进或者往后的更多进,结构大抵相同。这种深宅里居住的都是一个家族。随着子孙的繁衍,房子也就一进一进地套建起来,故房子大者有“三十六天井,七十二槛窗”之说。

结语

徽州天井院和北方四合院都是院落式庭院建筑的代表,大体布局有相似之处,但都具有各自的地区特色。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庭院是千百年来中国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以房屋围合的形制中,装载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这种内向封闭而又温馨舒适的院落空间,曾经滋养培育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性情和性格,以致成为最为普遍的传统生活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