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花令——草

 guanghua4210 2019-05-13

今天我们来认识【草 cǎo】这个字。

【字形演变】

“屮”是“艸”的本字;而“艸”又是“草”的本字。屮,甲骨文字形像刚破土萌发出两瓣叶子的嫩芽。

造字本义:名词,地面上片状生长的禾本科植物。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在艸丛中加“早”;“早”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日照草地。篆文承续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当“屮”成为单纯字件后,再加一个“屮”另造会义字代替,字形像两茎四叶的一株草。有的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艸”写成“卄”;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书法名家】

【字词释义】

〈名〉

  1.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 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 草本植物的总称。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4. 未开垦过的荒地。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

  5. 文书的底稿;初稿。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 洪迈《容斋续笔》

  6. 一种书写体 。

    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形〉

  1. 粗糙;粗劣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

  2. 匆促,急促 。

    如:草蹙(匆促)

〈动〉

  1. 割草,除草 。

    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2. 创造;创立。

    草,造也。——《广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

  3. 草拟;起稿。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名〉

  1. 雌马 。也泛指母畜。

    如:草狗;草骡(牝骡)

【字的故事】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解读: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