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人为善是修养,独来独往是个性

 晨晓光 2019-05-13

图/来自网络

从古至今,善良都是最具人性光辉的品格,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对人彬彬有礼,不轻易就对人出口不逊,也不会只求自己好过不管他人死活。

与人为善既是一种难得的思想品质,也是为人处世的一种修养。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不对别人恶语中伤,也不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维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让生活变得更加快乐的一个必要条件。

但与人为善,却不代表善恶不分,做不分是非的“滥好人”。尤其在大是大非面前,若为了取悦于人而妥协忍让,那就不是善良而是懦弱,更是对恶的纵容,对善的曲解。

可有时即使你想与人为善,却也总有看不惯的人和不想参与的事,更有时候你一再的善良成全,却换来别人的得寸进尺,变本加厉。

有句话说的好:没人会喜欢独处,只是不喜欢失望。当好心一次次的被辜负,但善良一次次的被利用,当人性在现实面前一次次暴露出那丑恶的本质,那在人群中就远不如独处来的惬意。

一个善良成熟的人,他既不想利用别人也不想被别人算计;一个思想足够丰盈的人,他既可以享受跟知己高谈阔论,也可以安然的享受一个人独处的孤寂。维持表面的客套,其实是一种疏远的方式,更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侵扰,也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所谓,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我们都想朋友遍天下,可相知又有几人?现实是,只要我们试图走入某个不同的人群,就难免要委屈自己,隐匿一部分自我。

古人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与人为善是修养,独来独往是个性。既不苛求他人,也不为难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