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肇《五鹿图》,轴,绢本设色,纵:152.5厘米,横:202.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中,五只鹿伫立在弥漫浓雾的山野之间,身体互相紧靠,有的回首张望,有的则是低头作嚼草状。一旁生长着松、竹的植物和色彩斑烂的花卉,周围则环绕岩石及河流。白鹿在古代被视为象征长寿的仙兽,当牠与长青的松、竹画在一起,通常有为人祝寿、贺吉祥的意涵。 鹿身上的毛色,由浓淡、长短不一的墨线画成,加上细微的渲染,毛皮的质感看起来自然生动。对比之下,周围的树、石以及云霭,则是以粗放快速的笔法或是大片水墨渲染来表现,让画面充满了奇诡变化的气氛。这幅作品旧传为明代陈淳画,可是由这些笔墨的技巧来判断,应该出自浙派画家汪肇的手笔。他另外有一幅〈松鹿图〉(日本私人收藏)流传下来,与本幅的风格相当接近。汪肇擅长以淡墨烘染云海,制造自然瞬息万变的效果,这也是他自号为「海云」的由来。 汪肇(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十六世纪前期至中期),字德初,号海云,安徽休宁人,活动时期大约与蒋嵩相仿。约于1519年之前,他就到达南京寻求画业发展。他善画山水、人物与花鸟等多种主题,特别是摹仿前人的兔鹿画颇得生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