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近山这么能打,却曾是这两位名将的副手,他们都很可惜

 文史茶馆 2020-10-30

说起王近山,大家立刻会浮现几个词汇,能打,厉害,勇猛。好像他是战无不克的无所不能的。没错。王近山的确厉害,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在革命史上,王近山却是另两个名将的副手。

这两位名将都非常可惜。

一位叫王友均,湖北广济人。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了。凭借战功,王近山在红四方面军中当上了副师长。当时的师长就是王友均。可以说,王近山是王友均的副手。

关于王友均,那真是一个传奇。第一,他因为善于夜战,所以得了个绰号叫夜摸将军。第二,王友均15岁参加红军,到18岁就当上了团长,当兵三年就是团长啊,跟许世友很像。

所以,许世友很喜欢王友均。许世友当红四军军长的时候,王友均是他手下第十师的师长,王近山是副师长。在红四方面军走出草地的包座之战中,王友均和王近山一起冲上去。

最终,王友均牺牲了。许世友痛哭,大骂,说什么东西也换不来一个师长。王近山也是痛哭流涕。多么年轻的师长啊,却血洒包座。王友均牺牲后,王近山把他的秘书汪运祖带在身边,以示对战友的告慰。汪运祖后来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活了101岁。

到八路军成立,大名鼎鼎的王近山却只当了副团长,那么是谁当了他的团长呢?他叫叶成焕,河南新县人,许世友的老乡啊。和王近山一样,叶成焕也是从鄂豫皖根据地杀出来的猛将。

同样是正师级,到八路军成立,叶成焕担任了团长,而王近山给他当副手。这说明什么?叶成焕更厉害。话说,只要叶成焕在前线,刘伯承心里就踏实了。

王近山在386旅打了很多名仗,这其中当然都离不开叶成焕的指挥。《亮剑》中李云龙的很多故事,并不全是以王近山为原型,也有叶成焕的影子。

这么厉害的人物后来怎么不见了呢?所谓大将难免阵前亡。1938年,在一次和小日本作战中,叶成焕指挥部队撤离,他自己走在最后面,不幸被日军的子弹击中了头部而壮烈牺牲。

电视剧《东方战场》中对叶成焕进行了特写。他牺牲后,陈赓说正准备提拔他为副旅长,他却牺牲了。这未必是历史的真实。但是,如果叶成焕不牺牲的话,他的成就应该比王近山还要大吧。

王友均,叶成焕,其勇猛丝毫不在王近山之下。然而,他们都没有活到建国后。所以说,王近山是革命的幸存者。我们在记住他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在他身前倒下去的那些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