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路军悲壮的主力团,团长和营长全战死,副团长成二野头号虎将

 品讀历史 2023-07-01 发布于广东

引言

长生口与长乐村,一个地处河北一个位于山西相隔数百里地,分别矗立了一座冰冷的石碑,纪念八十多年前八路军与日军在当地的激烈交战。

这两场战斗都有着772团的身影,也就是那支被李云龙多次提及的队伍。电视剧中,772团曾经连续数次攻打日军一支大队而不克。

那么,真实的历史上它究竟是什么样子?它有着什么悲壮故事?被认为是电视剧原型之一的王近山与它又有着何种关系?

文章图片1

(李云龙提772团)

一、772团:有着光辉历史的主力团

1936年底在爱国将领的兵谏和全国人民共同的呼吁下,蒋介石不得不暂时停下对红军步步紧逼、赶尽杀绝的脚步,调转枪口一致对向罪恶的日本侵略者。

第二年8月,经过艰苦而漫长的谈判国共双方,就部队改编一事达成了一致,宣告成立八路军;25日,中共发布了相关人事任命。

至此,这支人民军队正式开始书写,它在随后的八年间“誓驱日寇”的悲壮与传奇。

文章图片2

(八路军成立之后某部举办誓师大会)

1936年10月,红军走过万里征途终于迎来会师之时,遭受了惨重损失的主力所剩余的兵力不过3万来人。这次改编,国民党也只给了3个师的编制,即115、120、129师。

《亮剑》中主人公所在的部队属于129师的386旅,事实上该旅成立之时下辖只有两个团分别为771团和772团,其余都是后来扩编的。

其中772团承袭自红31军93师,这是有着辉煌过去的部队,曾屡立奇功令敌人闻风丧胆。

文章图片3

(1937年8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

说起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由黄麻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抗争的队伍组建而来的,红1军与红15军后来合编为红四军,下辖第10、11、12和13四个师。

12师的第一个师长名叫许继慎,他出身黄埔一期,与参谋长兼13师师长的徐向前是老同学,是一名骁勇善战的猛将。

他在1931年不幸牺牲,但党和人民都没有忘记这位先烈,半个世纪之后评选“36军事家”之时,他的名字赫然和一众元帅大将一起名列其中。

1931年11月,12师的番号更改为73师,第一任师长刘英投身革命之后经历了无数风浪:历次反围剿、留守下来进行了三年的艰苦游击,最后在1942年惨遭国民党杀害。

文章图片4

(许继慎纪念邮票)

1933年,根据部队首长的指示,73师吸收了川北数县的武装力量扩为红31军,下辖91、92、93三个师。

31军战绩突出,曾经多次以少胜多。它在双桥镇歼灭了敌人一个师、在罗家全歼国民党一个团,在潢光消灭敌人三千余人,获得过“夜袭奇功”等嘉奖!

1938年,31军改编为386旅,旅长即大名鼎鼎的陈赓大将93师改为772团,下辖3个营。

由于编制的限制,几乎所有人都是降级使用。原师政委叶成焕改任团长,原师长王近山成副团长,原271团团长丁思林担任1营营长兼参谋长,另外两位营长分别是郭国言和易良品。

772团在成立之初即为八路军14个团之一,后来更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用鲜血铸就了主力团的铮铮威名。

文章图片5

(陈赓:时任386旅旅长)

二、初入太行接连大捷,772团扬主力威名

早在国共尚未联手之时,毛主席等领导就已经对抗日的形势和走向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对各支部队的部署做出了安排。

129师奉命挺近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就是各方争夺要地的太行,在1937年9月过河后向晋冀交界一带前进。

10月份,山西东部前线告急的电报像雪花一样飞来。

为了策应友军,21日晚上772团3营直奔长生口准备夜袭附近的敌军,负责带队指挥的是王近山。

文章图片6

(王近山)

但意外地,两军就在村子旁的河沟处狭路相逢,敏锐的772团率先侦查到敌情,迅速登上高地抢占有利地势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被在国军面前势如破竹般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日军,不加防备,横冲直撞进了已经埋好的伏击圈,结果等来的是穿膛而过的子弹和在脚下爆炸的手榴弹。

不到一个小时,战斗就以我军大获全胜而结束。除少量敌军趁乱逃之夭夭以外其余尽数被歼灭,另缴获了少量物资。

这场遭遇战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却是772团乃至386旅取得的第一场胜利,大大鼓舞了战士们的斗志。

文章图片7

(长生口革命烈士纪念碑)

25日,我军侦查得到的情报显示,有一股一千多人的敌军后勤部队携带大量物资暂时停留在相距二十里的地方。

首长根据日军的动向,判断出他们将会于次日一早途径七亘村这个路窄沟深、天然适合伏击的地方。

就在三天之前,771团刚刚在这个村子惨遭敌军的夜袭,损失不小甚至一度中断了与上级之间的联系。

战争机会是有窗口期的,过了这个点就不会再出现了。为了打击正在向西进攻的敌人,师部果断命令772团在25日于七亘村伏击这股日军。

文章图片8

(八路军伏击)

果然,26日天刚蒙蒙亮前方侦查人员就传回了敌情:动了,正在向我方开进。

大概上午9点左右,日军出现在772团的视线中。772团让探路的两百多先头部队顺利过去,等到大部队放松警惕进入阵地之后突然开始了猛烈的进攻,杀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此战,772团以极其小的伤亡代价消灭三百多名日军。

三日后,772团再次在同一个地点设伏准备袭击敌人的另一支后勤部队。尽管吃过一次亏的日军这次谨慎许多,但还是遭到了我军的沉重打击。

两伏七亘村,不仅扬我军威、挽救了国军第3军的命运,还成为了世界经典战例。

文章图片9

(七亘村伏击战纪念碑)

两次战斗缴获了几百匹牲口和大量物资:战士们能穿上温暖厚实的冬衣了,首长终于有了军用地图为制定作战计划提供准确依据,武器弹药增加了部队的战斗力。

连续两次大捷,772团的指挥员表现出了灵活、敢打的作战风格,战士们面对日寇也迸发了奋勇不屈的拼搏斗志,打出了威风、初步展现了772团纵横太行的主力团风采。

在抗战的初期阶段,129师充分利用险峻多山的地形接连在日军必经之地设伏、围点打援,给敌军以重创,772团作为主力之一参加了几乎所有的重要战斗。

由此,人们已经可以认识到772团是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是386旅乃至129师的绝对主力。显然,与《亮剑》之中的形象是有所出入的。

文章图片10

(《亮剑》中772团八次攻击山崎大队而不下)

三、叶成焕喋血长乐村,三位营长战死沙场

1938年4月,敌人纠集了3万多兵力扑向晋东南,箭指129师。其实,3月份的时候我方就已经截获了相关情报,研判出日军接下来的动向。

根据上级的命令,772团向武乡靠近寻找合适的机会歼灭那里的敌人。

团长叶成焕因常年在一线指挥作战损耗过大得了严重的肺病,原本已经准备离队就医了。但他放心不下部队,担心自己离开之后他们打不好这样大的硬仗,坚决要求带病上阵指挥。

16日早上,急行军追赶敌人的386旅在长乐村附近,发现了日军柏崎联队的身影,悄悄把他们的后勤部队前后包围在一条狭长的河谷地带。

敌人数目众多,而我军此时只有两个团的兵力。打还是不打?打,以少对多,形势很严峻;不打,战机难得,转瞬即逝。

文章图片11

(日军)

打!

随着首长的一声令下,叶成焕指挥772团分别占据要地、高地,密集的炮火铺天盖地向日军射去。

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日军虽然被成功分割成为几股各自为战,但是援军在不断赶来,他们仗着人多、武器精良顽抗到底,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772团的指战员们以大无畏的精神,打退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冲锋,更有一个连面对强敌的攻坚战斗,到最后一名战士也血洒疆场,将近五个小时的坚守,在援军到达前阻止敌人占领高地。

下午五点,在消灭掉围困在河谷中的全部敌军之后,772团开始从战场上有序撤出。恰好此时,日军又一支增援也赶到了。

叶成焕断后,与最后一个撤退的排一起行动。为了观察日军,他爬上山坡观察远处,就在此时两颗子弹先后飞来,一颗擦着身体过去而另一颗正中脑袋。

文章图片12

(叶成焕烈士)

从山坡到郝壁村的路上,斑斑点点都是叶成焕身上流下来的血迹。

18日凌晨一点半,24岁的英雄团长与世长辞。

生前最后一战,他的脚上穿着的是一双破旧的草鞋;昏迷前最后一句话,他还惦记着772团的战士们!

在叶成焕受伤之后,2营长郭国言接过指挥棒,带领队伍摆脱日军顺利转移。1938年9月,他升任副团长一职。

1939年12月,一纸调令,郭国言临危受命到决死第3纵队担任副司令,负责整顿这支刚刚遭受重创的队伍。

文章图片13

(叶成焕在生前最后一次战斗中所穿的鞋子)

1942年,敌军大部队向我军驻扎的地方展开疯狂袭击。尽管实力不如敌人,但全体战士在强敌面前毫不怯战勇于搏杀,郭国言率领一路队伍设下埋伏迎击来犯敌军。

在漫天的炮火中,一片从对面飞来的炮弹,正好打中了正在指挥战斗的郭国言,他应声倒地为国捐躯。

9月,1营长丁思林被调到新1团担任团长。在他的领导下,这支新组建的队伍快速成长为一支敢于迎难而上的部队,得到了朱老总的赞誉。

1939年7月,敌军又对中国军民实施惨无人性的“大扫荡”。8日,已经连续战斗了两个日夜的丁思林主动请战正面应敌,好让大部队顺利撤离。

在这次战斗中,丁思林中弹身亡。

文章图片14

(丁思林烈士)

3营长易良品在全面抗战开始不久,就奔赴延安成为抗大的一名学员,于1938年6月回到129师负责培养干部的文化、军事素养。

1940年他改任新7旅的旅长,驰骋于冀南大地抵抗日寇,指挥了王高路破击战等一系列战斗;下辖的19团,战斗力尤其强悍,敌我皆知。

1943年,易良品在参加会议的时候被敌人围困。强敌在侧,他冷静从容地指挥众人突出重围,自己却腹部中弹。

九天之后,因为缺少药品和救治条件,易良品不幸去世。他的牺牲,也意味着772团刚刚组建之时的团长、营长全部为抗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四个人都是一零后,都出生于农民家庭,牺牲的时候年纪最小的才24岁、最大的也只有33岁。

文章图片15

(易良品烈士)

四、勇猛智谋王近山,成就一代中将

在那个年代,无数个像叶成焕他们这样的无名英雄,用自己短暂的生命书写了一出出悲壮的战歌。在他们身后,战友们收拾好悲痛的心情整装出发踏上新的征程。

被广泛认为是李云龙这一角色的原型人物的王近山将军,曾772团的第一个副团长,也是该团首任军事指挥员中,唯一看到日寇被驱赶出华夏那一天的。

这位出身贫寒之家的将军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外号,叫“王疯子”,王是他的姓氏,“疯子”则指的是其战斗风格。

早在红军时期,王近山就是有名的悍将,曾于孤军深陷重围之时一人一骑一把刀,带着一个团硬生生全歼了敌人一个旅,那可真的是“杀疯了”。

抗日时期,王近山很快由副团长调动到769团当团长。

文章图片16

(王近山观察敌情)

769团,作为129师的两大主力之一,在阳明堡一战中取得的成果曾震惊中外。在王近山的手中,它成为一把插向日军心脏的尖刀,战功彪炳照耀史册。

1943年,已经接任386旅旅长一职的王近山,在带队行军的过程中,乔装改扮从当地老乡那里侦查到了日军的踪迹,果断出击几乎全歼了一支由日本军官组成的队伍。

解放战争中,提起二野的虎将头一个想到的必然是王近山。当年在定陶,他誓要打到最后一个战士最后一颗子弹也要啃下整3师这块硬骨头,从敌人手中拿下大杨湖这块要地。

1951年,王近山入朝作战,把“疯子”的名声扬到了国外。

但如果认为王近山只有猛字,那么就小看他了。

文章图片17

(王近山)

纵观其辉煌战绩,无论是事先精心制定的巧妙计划还是与敌人不期而遇时的灵活应变,都配得上老领导刘伯承元帅对他的“智勇双全”四字评价。

1955年,一代名将王近山被授予中将之衔。

参考资料

新中国英雄模范人物:叶成焕[OL].共产党员网,2013-08-05

中共抗战英烈:易良品[OL].人民网,2014-03-25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的前前后后[OL].世纪风采,2017-08-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