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留痕印 2019-04-19 15:00:18 卢卡斯《站立的年轻人》11483万英镑 鲁本斯《高举双臂的少年男子裸像习作》820万美元 徐悲鸿《巴黎岁月》220万元 这些仅靠一支碳棒、一支铅笔创作出的素描作品逐渐占有了艺术市场的一席之地。素描早已摆脱了基础实践的附属角色,而被看作一种独立的艺术存在,随着它的艺术价值被越来越多人认识,素描的收藏价值也日渐高涨。 其实素描这一题材的实用性、观赏性和收藏性,早已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下面这几幅就几乎被全中国人民收藏过,而且谁也不能否认它的实用和美观。 ▲第三套人民币素描原稿(部分) ▲第四套人民币素描原稿(部分) 第三套和第四套人民币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些难忘的画面,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陪伴了几代人的衣食住行,还一度引发寻找人民币上人物原型的热潮,为此素描像的作者侯一民曾作出解释:这些人物形象是创作组耗时三年,走访各个少数民族采风,观察了众多民族的面貌特征,结合自己的想象创作而成。除了第四套人民币一百元上的四个人物是原型,其他人物都是根据想象绘制的。 19世纪新古典主义画派代表画家安格尔说: 素描是可以使艺术作品取得真正的美和正确的形式的唯一基础,大量光辉的巨制和不朽杰作就是由此产生的。 马蒂斯也曾说: 艺术的研究最根本的是要靠素描。 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中国画的创作。 关于素描在中国画中的实用性,著名画家何家英给出了很好的解释:
▲何家英《秋冥》 ▲何家英《米脂的婆姨》 ![]() ▲何家英《夏》 马蒂斯说: 素描的本质就是个人的情感本能。 相比其他艺术作品,素描更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瞬间的灵感和激情,除了记录了画家的创作历程,也能够深刻体会到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因而很多大师的素描底稿也成为收藏家珍藏的对象。 ![]() ▲ 达芬奇素描手稿 ![]() ▲米开朗基罗素描手稿 ![]() ▲丢勒素描手稿 ![]() ▲ 伦勃朗素描手稿 ![]() ▲安格尔素描手稿 ![]() ▲门采尔素描手稿 再来几幅中国画家的素描作品。 ![]() ▲徐悲鸿素描手稿 ![]() ▲王式廓素描手稿 ![]() ▲钱绍武素描作品 ![]() ▲靳尚谊素描作品 ![]() ▲王沂东素描作品 徐悲鸿《巴黎岁月》作品集,收录了徐悲鸿早期的素描、速写稿共117件。这个系列的作品是徐悲鸿在法国留学期间的习作,可以说记载了徐悲鸿在巴黎的美术之路,这一时期,正是徐悲鸿一生致力于美术教育、中国画改良的历史开端,也正是这条不平凡的美术之旅,才奠定了徐悲鸿所倡导的美术理念,并引领中国美术历史达百年之久。 “你可以在艺术市场里买到色彩悦目的画,但一幅好的素描作品,却只能在艺术家的才华宝箱找到,并要耐心钻研许多个不眠之夜。” 意大利画家丁托列托的这段话,已充分表达了他对素描所持有的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