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肯定属于汉族,我看有人评论说客家人说话比较独特,应该成立客家族。说实在的,中国不同的省份,每个地方的方言都不一样。比如湖南“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难不成,说话对方听不懂就不是汉族了。中国古代由于封闭,相互交流很少,出现了很多种方言无法交流的局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方,养育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 比如,在明末清初从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等省都迁徙了大量的人口到四川垦荒种地。迁徙的人口由于分散,语言不统一,这些移民为了与本地的四川人交流,久而久之逐渐被当地的语言同化。因为,人口是慢慢迁徙的,语言的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移民为了与当地的人民交流,在几代人之后,就习惯了当地的语言,为了交流方便,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的语系当中。如果说,客家人是中国古代中原人南迁,那么客家人应该是被南方某种语言同化了。这个就好比去四川的移民,被当地语言同化一个道理。不过网上说,客家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有可能是古代汉语的一个分支。 上面我们也说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前晏子使楚,楚人为了羞辱晏子。就把一个齐国囚犯拿出来,说齐国人善于盗窃,以此羞辱晏子。晏子说为了反驳也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橘子生在在淮南就是橘子,但是到了淮北就变小了,这都是水土不服造成的。”虽然说,晏子用这个比喻,来反驳楚王的羞辱。但是,不得不说。人很容易被当地的环境和语言同化。所以,造成一个民族说多种语言,与环境、水土、风俗等原因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说,现在很多少数民族语言在不断的消失。由于民族融合,和普通话的普及,少数语系和方言逐渐消失,所以几百年或者几千年以后,可能会出现说一种语言的情况。以前欧洲殖民者在征服澳洲以后,200年的时间消灭了150多种土著语言。所以,民族融合和普通话的普及,会将一些少数语系和方言消灭掉。所以,中国华夏民族,最开始也是说多种语言的。随着人口的迁徙加上民族大融合,语言也逐渐在合并。最后形成几个大的语系和方言,比如客家话,应该就属于古汉语的一种,他们与闽南话、粤语一样,应该都属于古汉语的一个分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