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营销号,一出个能看的新剧,就是“神剧”、“年度十佳”…… 就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文采。 也让一些真正值得看的剧集的光芒,黯淡了不少。 这不,又一部全网都在推的新剧来了—— 《切尔诺贝利》 相信喜欢追剧的小伙伴,已经对于这部HBO最新剧集有所耳闻。 上周开播第一集豆瓣超1万人评价拿下9.6的高分。 烂番茄95%的新鲜度,IMDB同样9.5分高居不下。 更是凭借着震撼人心的画面和剧情,在各大博主的推荐下登上微博热搜! 这一部,国内外一致好评的剧,到底好看在哪里? 首先,这部剧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对,一般最可怕就是出现这一句话。 因为真实,所以恐怖。 按照HBO的调性,血腥场面还是要各位自我斟酌后观看。 切尔诺贝利,其实是苏联共和国乌克兰一座核电厂的名字。 它在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点24分发生了严重的泄露和爆炸事故。 对于年轻的小伙伴们,估计对于这一段历史鲜有耳闻。 而对于“核泄露”只知道很恐怖、很危险,但究竟是一个什么情况其实也是知之甚少。 所以,网上也出现了一种对于该剧的评价:“为中国人定制的良心好剧。” 而当看完第一集之后,虽然不是恐怖片,但不知道为什么后脊发凉。 第一部分来自于这场“人祸”所造成的可怕后果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在看《我们的星球》时看到过这个名字。 这一座“鬼城”,当摄影组再次拍摄的时候已经被大片森林覆盖。 虽然是为了感慨大自然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灾难走过的痕迹依旧清晰可见。 当初对“超十万人转移,将近两万年不宜人类居住”,其实没那么多的感同身受。 而看完《切尔诺贝利》,这个数字是否准确还是要先打上一个问号。 剧集开始一个简短的耐人寻味的开头之后,就来到了当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爆炸现场。 一个极大的光柱冲向天空,伴随着一阵阵地表的晃动。 消防员开始前往现场救援,附近的居民被吵醒后远眺着这一场“好戏”。 虽然不知道情况到底有多严重,但是核电厂里都是一些放射性的元素,对于人体有着致命的威胁还是懂得。 然而消防员没有任何护具就在现场救援。 附近的居民更是在飘落得像雪花一样的物质下翩翩起舞。 所有人都把这一场事故,当成了一场平常的大火对待,全然不知危险已经降临。 然而这一切,其实来源于相关人员的“判断失误”。 所以“可怕”的第二部分来源于核电厂领导员的“知情不报”! 爆炸发生后,迪亚特洛夫其实已经预感到了事情的可怕。 但对于手下汇报上来的结果,他并不愿意承认,而是一再的表示只是简单的操作失误。 ![]() 用水浇灌灭火,将控制箱恢复原样一切就没有问题。 对于空气中金属的味道,对于员工被辐射后出现呕吐反应……他都选择视而不见。 因为消息从第一现场就被掩盖,所以也造成了外部人员对于危险全然不知。 如果,迪亚特洛夫作为一名专业的核电厂领导,在当下已经意识到情况的可怕。 ![]() 但他依旧选择了“知情不报”,让来到现场的消防员和居民集体走向死亡,不觉得太可怕了吗? 我想,迪亚特洛夫这么做的一个原因是,来自上头的压力。 “可怕”的第三部分来自于政府们对于这段历史的“篡改”。 面对当下越发失控的情况,迪亚特洛夫离开现场,开始向上头汇报。 但他依旧是选择汇报,“一般爆炸,情况已经得到控制”的情况。 ![]() 就这样,再一次错过了对于这一场灾难的扭转可能。(或许本身就没有扭转的可能…… 但至少应该对施救的消防员和附近的居民负责吧,难道你的工作比这些人的性命更重要? 然而这一场灾难并不能被掩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辐射后的呕吐反应。 ![]() 政府官员们,也意识到这绝对不是一场简单的爆炸火灾事故。 但他们依旧选择了“隐瞒”! ![]() 他们不允许这一场对抗美国的行动,受到任何的威胁和挑战。 即使是牺牲掉这座城市的的几十万居民。 在第一集中你可以的看到,政府官员们对于事故的第一反应是封锁消息。 ![]() 一旦有人提出质疑,那么需要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用伟大的国家主义,把牺牲小我变成理所应当的事情。 明明知道去就是死,但还是下令手下去现场勘查情况汇报。 当西特尼科夫被迫来到第四反应堆,回头的那一刹那。 ![]() 瞬间被毁掉的脸,带着绝望的眼神…… 而这一切,还将出现在数以万计的同胞身上。 ![]() 《切尔诺贝利》才更新了一集,所带给我们的震撼就已经足矣。 作为只有五集的迷你剧,相信后面的剧情一定会开展的更加快速。 但剧集毕竟是剧集,一定程度上还是要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和加工。 ![]() 如果你想对这一场骇人听闻的灾难,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对于剧集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那么,报姐这边给你推荐一个探索频道在2006年出的纪录片——《抢救切尔诺贝利》。 ![]() 和剧集《切尔诺贝利》不同的是,纪录片通过的是一个个惊人的数字展现这一场灾难。 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被苏联和西方世界秘而不宣将近20年。 ![]() 这一场事故所造成的威胁,是广岛原子弹的十倍! ![]() 地道口的辐射量是正常值得300倍,没有人可以存活。 ![]() 而在一场事故中进行救援的勇士和附近居民,基本活不过30岁。 ![]() 然而直到30多年过去的今天,这一场与“看不见的敌人”的战争还在继续。 辐射所带来的对于人类的伤害,造成了越来越多的畸形。 ![]() 官方至今没有对于这一场的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 而对于进行研究的学者,政府却将其监禁,消息进行封锁。 ![]() 事故本身无疑是可怕的。 但更可怕的是政府的封锁,眼睁睁的将这一场灾难演变成了人祸。 没有人对居民负责,没有人对“清理人”负责。 甚至没有人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 ![]() 在纪录片的最后,一位没能撤离的居民前去医疗队那里测量体内的辐射指标。 今天她测到的是6.0,相较于昨天的5.7,一天之内增加了0.3。 她特别的有礼貌,甚至是带着乞求的语气,想医生询问“到底会升到多少?”。 ![]() 医生并没有告诉她,只有一句“没关系”的,毫无底气的回应。 也许是不能说,也许是不想说,但是她能做的只有这么多。 纪录片的最后对于核试验进行了否定,认为找到更为安全的能源是当务之急。 因为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中所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全部消耗需要24万5千年的时间。 ![]() 而在这段时间过程中,它将影响全球的人民,并且威胁上亿人的生命。 ![]() 如果我们不能从过去的历史中得到教训,又怎么能证明自己的国家正在进步? 核泄漏这么大的事故,政府都能够掩盖事实将近20年。 那么像化工厂爆炸、镇压游行暴动,政府又向我们传达了多少的真相呢? ![]() 2011年日本福岛再次发生核泄漏事件,让我对这一次就在眼前的“灾难”多了一个问号。 核武器还是核能源,初衷都是国家为了保护人民、造福人民所进行的探索。 然而发生事故之后的消息封锁,对人民的极其不负人责任,是将“核”的功能本末倒置。 ![]() 如果一个随时可以威胁全球人民生命的东西,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那我宁愿它消失。 《切尔诺贝利》之所以能够引发全球的好评,就是因为它真实。 真实到让人害怕、让人绝望、让人无奈。 究竟还需要多少次类似的灾难,才能够让人类明白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切尔诺贝利》它不是神剧,它就是我们身处的一切周遭。 之所以觉得好看,只是你不曾发现你的生活就是一场“切尔诺贝利”。 (腾讯视频就有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