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红灯笼高高挂

 昵称50368963 2019-05-14

在中国人的生活世界里,大红灯笼是喜庆的象征。千百年来,灯笼流溢的光辉照耀着中华大地,温暖着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心,凝聚着华夏儿女的情,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幸福、吉祥、富贵与团圆。

一元复始,旦夕光华。2017年元旦,“汴京灯笼张”第七代传承人张俊涛亮相中央电视台一套《我有传家宝》新年特别节目。《我有传家宝》是央视一套2016年推出的一档文化收藏类节目。该节目以传家宝为载体,通过讲述家族传承故事,展现中国优秀的家风文化。

在节目中,手拿花灯,操着一口乡音的张俊涛向全国观众讲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京灯笼张”这一灯笼世家百年古灯工艺,与传承和创新的工匠精神。栏目组编导曹翔在节目录制后告诉记者,“汴京灯笼张”的家风家训符合节目组的价值观,背后传递着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见证着拔山扛鼎的文化力量。

百年家传

公元965年上元节,大宋东京城里开胭脂绒线铺的主管张胜要破“夜不出门”的惯例,出门看灯。

这一年,宋太祖赵匡胤以“年丰米贱无边事”为由昭告天下,上元节时间由农历正月十五延至正月十九。瞬间,东京城百万百姓的热情被点燃,“是人都去看灯”。张胜这个有名的老实人兴致勃勃。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出门,张胜的眼睛都不够用了:坐车灯、球灯、日月灯、诗牌绢灯、镜灯、字灯、马骑灯、凤灯、水灯、琉璃灯、影灯、诸般巧作灯、平江玉珊灯、罗帛灯、沙戏灯、火铁灯、像生鱼灯、海鲜灯、人物满堂红灯……漫天的花灯,好像天上的星星翻转到地上,化作了万灯千盏。

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鞠,踏索上竿;又有猴呈百戏,鱼跳刀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在彩灯的照耀下,无数吸引人的娱乐活动,让张胜看得眼花缭乱。

此时的东京城,处处的锦帐、如流水的车、如游龙的马,恰如孟元老所说,上元时的东京,整整5天,每个人都是穷日尽夜才回家中,没有闲空睡一觉,相互招呼着整理一下“残妆”,再出去游玩,因为邀请的客人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这就是宋话本《小夫人金钱赠年少》里写到的北宋上元灯会,也是东京城里最有名的“富贵闲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一书中描绘的人人午夜到天明的狂欢。但此景并非只在书本故事中。在“汴京灯笼张”里,千年之前的满城璀璨,早已完美呈现。

灯笼只有在夜里才能展现出迷人的魅力,所以记者对张俊涛的采访就约在了2017年第一个华灯初上的夜晚。

夜色下的理事厅街,黑而静。张俊涛就站在一处狭窄门楼前等候。进门楼是局促的院子,进了屋门,客厅最多8平方米,日光灯发出淡淡的光芒。张俊涛打开开关,悬满天花板的彩灯全亮起来了,简陋的小屋也立马璀璨起来。

“千丝结缚弱骨,轻球万锦装扮,碎罗红白相间,剪缕百花万眼”的万眼箩灯、“绢囊贮粟为胎,因之绕缀,及成去粟,浑然一体”的宋代无骨灯、“以五色珠为网,下垂流苏”的珠子灯、“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的走马灯……张俊涛说,《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宋灯里最主要的几种灯,他的父亲张金汉已经将它们全部复原。

张金汉复原宋灯的自信,来自于他的家族背景。开封灯笼向来有名。自北宋起,上元观灯成为宋都万民欢乐的节日。从此,制灯艺人和作坊相传不辍。

清朝晚期,理事厅街西头的院落里,一家灯笼店铺以制作宣纸花灯、宋式木版画灯为业。这家店铺的主人就是张泰全。张泰全在书画装裱方面技艺精良,颇受人推崇,而且他喜彩灯制作,尤其对宋代精品彩灯有独到的研究。当时官府门前高悬的宫灯及府内悬挂的各种彩灯,不少出自他手。

张泰全的儿子张艺广,在彩灯制作和揭裱名人字画方面技艺出众,尤善雕版,其彩灯图案雕刻堪称一绝。他聪明过人、想象力丰富,他的代表作“鲤鱼跳龙门”灯被认为是晚清开封的彩灯代表作。

张精业,第三代传人。他擅长从休闲游乐中选材,其制作的风车灯迎风转动,速度甚快,而且灯内蜡烛在重力作用下不倾斜、不歪倒、不影响彩灯发光,增加了科技含量。

1901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自西安启程,回京途中抵达开封,并入住开封行宫。河南巡抚松寿等地方官吏为取悦慈禧,事前对行宫进行了大规模修葺。受官府指派,“汴京灯笼张”第四代传人张弘率工匠装修、布置行宫。据《庚子西狩丛谈》记载:“行宫陈设极壮丽,入内瞻仰一周,俨然有内廷气象。”由此,张家名声大振,被人赞誉为“汴京灯笼张”。

清末至民国年间,“汴京灯笼张”制灯技艺已十分成熟,不仅纸、布、绸、缎、绢、竹、木等各色材料应有尽有,经过扎制、合褶、着色、整理等流程制作的宫灯、走马灯、折合灯、云中灯、水中灯、造型灯更是个个精巧别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汴京灯笼张”第五代传人张嘉义和第六代传人张金汉制作的彩灯曾参加过开封市第一届至第四届元宵灯会,获得广泛好评。张金汉生于1941年,8岁随父学艺,勤奋刻苦。在传承的同时,他借助现代科技,将机械、声电、电脑平面制作等技术移植到花灯的制作上,赋予花灯制作这一民间传统技艺新的生命力。

作为“汴京灯笼张”第七代传人,张俊涛从2000年开始,在搜集国内各地资料的基础上,从事古代花灯的研究复原工作。他说,父亲张金汉在临终前为子孙留下三个愿望:一是建立“汴京灯笼张”彩灯博物馆;二是建立“汴京灯笼张”彩灯制作传习所;三是编一本关于中华传统彩灯的书。

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也为了将这种富有民族记忆和特色的文化传承下去,张俊涛辞去了工作,将古老的彩灯融合创新,让老手艺焕发新光芒。

立志圆梦

2011年,张俊涛一家人腾出了居住百余年的四合院,将祖居地改造成了功能齐备、展线合理、古色古香的“汴京灯笼张”民间艺术博物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移步其中,古香古色的博物馆散发着浓浓的“老味道”。前厅北墙上,以灯箱的形式介绍了“汴京灯笼张”七代技艺的传承和轶事;西墙上,展示着几种花灯的图片及注释。为了丰富博物馆的内涵,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展出各类灯笼张彩灯外,博物馆用精心收藏的老家具、各类民间木雕、老灯具作为衬托,更显古朴与沧桑。

过了天井,进入北边的展厅,天花板上悬挂的满是无骨花灯。无骨花灯,顾名思义就是由一块块或丝绸或纸质的灯皮相互拼接构成的没有骨架的灯笼,其中没有利用任何竹质或木质的硬物骨架来定型,而是利用灯皮本身相互支撑形成的力量,使灯笼呈现出立体的结构。

“无骨花灯还有一个富有寓意的名字,取其谐音便是——‘五谷丰登’。”张俊涛说,“‘无骨’通‘五谷’,这其实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于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在二楼,记者见到了张俊涛带到《我有传家宝》节目现场的万眼箩灯、走马灯等不同形态的彩灯。

张俊涛告诉记者:“我们的灯笼很有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生活气息特别浓郁,比如水果灯、蔬菜灯、植物灯。这些灯笼的选材都与生活息息相关,让人看起来亲切。”例如有着很多尖尖角角的灯笼,造型其实来源于一种叫蒺藜的植物,谐音是“吉利”,象征着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大吉大利。第二个特点是传承宋代灯笼的风韵,例如火动灯、水动灯、风动灯,这些其实都反映了宋代的科技文化成果。

“走马灯,也就是火动灯。在北宋时期,它是作为玩具被发明出来,利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使得外面悬挂的纸片人物不停旋转。从这个走马灯,我们不仅能看到民间手艺,还能看到历史、文化和科技。”在张俊涛看来,灯笼是多种手工技艺的综合体或载体,只要想象力丰富,任何材料都可以运用在灯笼上。

在“汴京灯笼张”民间艺术博物馆二楼的走廊里,陈列着灯花印版。张俊涛告诉记者:“这个是清朝时期出现的,类似于木版年画,把需要用的灯皮图案刻在这个木版上,就可以大量印出来。它的出现,提高了灯笼的生产效率,使得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说到该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当数大型花灯“千手千眼佛灯”。1992年,张金汉创作了灯中极品“千手千眼佛灯”。该作品取材于开封名刹大相国寺内的千手千眼观音佛像,大小与原物相差无几,高3.5米、宽2.5米,佛像体内有大灯,每只手上还有一盏小灯,连在一起灿若星辉,下方的莲花宝座是盛开的莲花灯,辉煌亮丽,萦绕着清净的祥瑞之气。“那时候,我作为父亲的主要助手,也参与制作了‘千手千眼佛灯’。”张俊涛说,“现在这个现代科技与民间艺术相结合的艺术作品,已经被载入彩灯发展的史册。”

自“汴京灯笼张”制灯作坊“敬文斋”开张以来,在2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制灯工具、彩灯和相关的实物资料。岁月流转、世事变迁,现今的“汴京灯笼张”民间艺术博物馆共有灯笼品种100多个、灯笼数量400余盏、各种老灯具116盏、全套木刻99套、雕版木刻102块,以及记载制灯工艺和传承谱系的各种文稿、木雕、石雕,构成了“汴京灯笼张”民间艺术博物馆的藏品基础和展览基础。

在该博物馆,记者还见到了一样最独特的灯——木版灯画灯,样子是最简单的四面方灯,四面的图案是木版画,“小放牛、大钉缸、小上坟、打面缸”,稚拙的线条,喜庆的色彩,朴素可爱。

“关于灯笼的品种和制作技艺,我的父亲已经做了很多,我现在则是把重心放在灯笼内涵的挖掘、研究和传播上,探索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在花灯制作上的结合,希望传统文化瑰宝在现代绽放出新的光彩。”张俊涛说。

从一个老宅院变为一个民间艺术博物馆,从一个文化遗产的平台到展示开封传统文化的窗口,张俊涛将珍贵的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活化”,让原本束之高阁的文化成为非遗、传承人和观众沟通的桥梁,变成贴近大众、走进民众生活的具体行动。

深情守护

张俊涛一直对一位老华侨印象深刻。

一天,他所在的开封理事厅街38号院来了一位老华侨,一进屋就哭了。老华侨说,他找了一辈子,想找那种“宣纸做的、带褶皱的、渐变色的花灯”,没想到在这儿见着了。老华侨说,这种灯就是他记忆中的“中国的灯”。

自创办民间博物馆的这些年,张俊涛接待过很多国内外的参观者。他们都认为,这才是中国最传统的东西,这种感情让张俊涛更加觉得建这个博物馆是有意义的。有个加拿大的小伙子临走时,还给他写了长长的留言。

张俊涛说,虽然国家有各种博物馆,但是这种博物馆可以展现传统文化,还是能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正如张俊涛父亲曾说的话:“从这一刻起,我们做灯笼的性质变了,以前是家里谋生的手段,现在是面向国家的传承责任。”“这一刻”指的就是:2008年“汴京灯笼张”制灯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汴京灯笼张”的灯笼,既有传统宫灯的古典华贵,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它集雕塑、年画、剪纸、刺绣等艺术于一体,充分展示了民间艺术的风采。张俊涛说他每天沉浸在花灯的世界中,感觉自己一辈子也研究不完。

涓涓细流,润物无声。文化传承就是一个浸润的过程,如何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合适的契合点,让张俊涛费了不少脑筋。

除了接待大中小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参观博物馆外,张俊涛还奔走于省内外开展讲座、举办展会,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汴京灯笼张”、了解传统文化。此外,张俊涛在挖掘整理传统文稿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彩灯文化、“汴京灯笼张”独特的制作工艺,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创立“汴京灯笼张”这一文化品牌,吸引游客前来进行文化消费。

彩灯的生命之源在于实用价值。“传统彩灯要传承下去,不仅要原汁原味地保留传统彩灯的技艺,更要在此基础上加入时代的元素和符号,实现创新,让彩灯适应市场环境而生存下去。”张俊涛说,“传统彩灯除了文化和审美愉悦之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能起到什么帮助?就是说,彩灯要有实用价值,要用于居家生活之中,这才是彩灯的生命之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