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泾县不该被遗忘的古村—桃花潭镇西岸万村

 风云际会2009 2019-05-14

本文作者:汤锦程

图片拍摄:真太狼团队

桃花潭景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境内,青弋江上游,距县城34公里。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皖南风光,可观山川之灵气;又有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可发思古之幽情。


万氏祖先来历

西岸万村万姓的祖先看中风景优美的桃花潭,才来这里安家落户的。

万氏始源于陕西歧山。春秋时晋国有大夫毕万,乃毕公高之后,因辅佐晋献公有功,受封于魏。毕万后商或以邑名为氏,称“魏氏”;或从毕万之名为氏,称“万氏”。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万氏则被迫迁至陕西扶风茂陵定居,成为扶风都的大姓。

王莽新朝末期,扶风茂陵人万修起反抗新朝暴政,建武二年(26)万修被封为陕西扶风槐里侯,因万修是万氏第一位封侯之人,因此扶风都万氏家族以此为荣,奉其为万氏始祖。

晋建兴四年(317)匈奴西围长安,晋愍帝被迫降汉。扶风郡槐里万修苗裔万鹏举,因不肯臣于匈奴,则举家徒居江南,并在东京最之地的泾县南阳镇桃花潭花厚西岸定居安家。

万氏蓬勃发展

桃花潭是青弋江水经此而成,两岸有十里桃花,故曰“桃花源”。风万氏迁居桃花潭定居后,它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原住地的商越文化发生了碰撞,为保留其传统,于隋文帝开皇年间在桃花潭西岸方村创立了《扶风会馆》,以告戒子孙,不可数典忘相。

大门上贴的“桃潭水碧,槐里风清”的楹联,向世人讲述着万氏家族的迁徒史。据碑文记载:“会馆之设立,所以联情谊、集众志,以谋利益也。”在会馆文化的影响下,隋唐之时万覠至万仲芳,五代同居,和睦共处,被时称为“义族”在康太宗与唐文宗年间两次旌表其门。

万晏于桃花源西岸彩虹桥处建了一座二层的“义门”,其底座为通道,上层为跑马道,门楼上镶成着“义门”两个朱漆大字。每逢喜庆之日,万氏必聚于义门之下庆贺。

《赠汪伦》由来

唐时,万氏富冠都邑,整个万村皆用桃花潭卵石铺路,商店林立,形成一条“万店街”,是皖南诸县的货物集散地,向有“街头古镇”之称,而万店街上最为著名的是万氏开设的一家“万家酒店”,专卖万氏自酿的家酒。

相传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隐逸桃花潭别业居住的原泾县令汪伦,知诗人李白好饮酒,便以万氏名酒家店相邀:并称此处“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信以为真,即兴致勃勃应邀面至桃花潭。

然而,所见只有相距十里的桃花渡,酒店亦只一家为万氏所开。于是,李白在访万巨时吟诗讽汪伦曰:“汪伦说话真奢华,命子提壶问酒赊。七里哪寻八里店,孤村吟诗有桃花。慢行怕下崎岖路,遥望扶风豪士家。曾到街头无酒卖,万村渡口实堪嗟。”李白尊称万巨为“扶风豪士”,并亲至万村拜会万夫子,他先后写了《早过漆林渡寄万巨)《访巨公吟》、《扶风豪士歌》、《赠扶风豪士三十韵》。

李白临行,汪伦与万氏族众齐聚桃花潭东岸古渡,踏歌为李白送行,李白深为感动,写下了千古绝唱《赠汪伦》一诗。汪伦与万巨为纪念李白到此一游,在桃花潭东岸的翟村古渡修建了一座“踏歌岸坊”,明嘉靖年翟容等捐资在踏歌岸坊遗址处修建了一座二层楼式“踏歌岸阁”,今已成为桃花潭景区的一大富含诗情圆意的历史文物景观。

皖南文坛夫子

明洪武八年(1375),玉屏山暴发特大洪水,桃花源西岸的万村被洪水冲坍,万氏家族由此四迁皖、赣、苏,浙等邻省各地。

洪水退去,部分万氏返回桃花源西岸遗址重建万村,重建的扶风会馆也缩小成套院的普通民宅。

明崇祯举人万应隆,与其弟万麒、万麟及宗兄弟万惠万湖、叔父万斌等文章辉映当时,是皖南文坛高手。万氏夫子们重振昔日雄风,使桃花潭西岸再度车水马龙,诗颂如雷。万应隆兄弟与贵池吴应箕,宣城沈寿民,芜湖沈士铨及泾县赵维生等,联合组成“南社”,皖南诸诗翁纷纷入社唱和,共推万应隆为南社盟主,扶风会馆也成为南社会员聚会活动的场所。

张溥在苏州立“复社”致函相邀,万应隆立即率南社盟员23人前往虎丘入盟,一时激扬声气,名震东南。

后来复社道到南明权臣马士英,阮大铖迫害面衰亡。万应隆自此隐万村玉屏园,以耕读自娱。南明小王朝屡聘其出仕,均为其婉言谢绝。

南明灭亡,万麒绝食而死,万氏诸夫子皆归乡守节。清顺治年间,万应隆募集巨资重建扶风会馆,基本上恢复了唐时建筑规模,重新将四迁的万氏聚合而来每至祭祖之日,皖,赣,苏、浙四省的万氏各分支,均汇聚到万村扶风会馆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万氏每有大事,也通知各支来此议事。

几许沉浮

清咸丰元年(1851),太平军兴,因泾县为南京门户,成为清军与太平军争夺的战略要地。两军在此争战数年,桃花潭万氏为战祸纷飞,弃家外逃,乃至十室九空。由于战火弥漫,万村再度衰败。

民国初年,方氏商街再度繁荣,商号有志义记,新义记,大道记、祥泰福、裕记、万丰等杂货店,布号有复庆,同福、湘记,中药店有复生,陈益友、福和章,水作坊有朱家和、大生及金记染坊,除新义记是独资店铺,其它店号大部分是股份店,规模极大。抗战时期,万村一度成为皖赣地的货物集散中心,尤其是上达屯溪,下抵芜湖,两地均离不开桃花潭这一中转站。

万氏为方便客户、扩大经营,在万村扶风桥头“石墩宕“建起了临时街道,设立临时商行。为了保护当地商界的利益,水西万氏与水东翟氏联合成立了商会。抗战时期,万村商街成为桃花潭地区的经济中心,被称为“小上海”。

致富后的万氏捐资重建扶风会馆。民国十一年,万氏家族在扶风会馆内开设扶风小学,并推举万氏名人万麟玉为校长。为解决办学经费,万氏家族将马家竹园的卖竹收入全部用于办学经费,不足之数由万氏公堂补足,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有用人才。

璀璨新姿

万村现属桃花潭镇桃花潭村,2014年入选安徽省首批传统村落之列。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千年古村万村老街又阔步前进,这座重新打造的桃花潭畔精品景区,在重现它背日风采的同时,又增添着新农村建设璀璨夺目的新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