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ell | 报道首例STK19靶向化合物有效抑制NRAS介导的黑色素瘤发生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5-14

号外

《精准医学前沿》组建了10余个生物医学高水平博士专业微信交流群,包括医学人工智能,肿瘤,基因编辑,干细胞医学,单细胞,ncRNA,宏基因组,基因解读与遗传咨询,表观修饰,单基因病,病原微生物,医学神经,心脑血管等。长按以下二维码加微信(Precision_medcine),并备注想加入的群,再邀入群。博士和在读博士可申请加入高水平博士群。

粉丝福利~

关注精准医学前沿公众号后,在后台回复指南”,可以获取2018年中文版NCCN指南2019 DNA甲基化与癌症早筛专题报告以及2019癌症免疫治疗专题报告!!

精准医学资讯

2019年1月31日,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产物源靶向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贤明教授课题组在顶级期刊《Cell》上合作发表题为“Pharmacological targeting of STK19 inhibits oncogenic NRAS driven melanomagenesis”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靶向新颖激酶STK19的小分子抑制剂可有效抑制NRAS介导的黑色素瘤的发生和发展,可望发展成为NRAS介导黑色素瘤的靶向药物。

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细胞恶性转化产生的恶性程度极高的皮肤癌,尤其在美国、澳大利亚等的白色人种中处于癌症发病率和致死率的前十位。含有NRAS激活突变的黑色素瘤约占20-30%,但至今还未有靶向NRAS的有效黑色素瘤治疗方案。针对这一难题,波士顿大学医学中心崔儒涛教授、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贤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鹏教授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利用激酶组siRNA文库筛选发现新颖的丝/苏氨酸激酶STK19是NRAS的上游激活子,进一步分子机制研究揭示STK19通过磷酸化NRAS的89位丝氨酸(S89)促进了NRAS介导的黑色素细胞恶性转化。

通过临床大数据分析,发现在25%的临床黑色素瘤样本中存在STK19D89N的功能获得性突变,与NRAS具有更强的结合能力并增强了黑色素细胞恶性转化。在体内STK19D89N敲入突变将导致皮肤色素过度沉着并促进NRASQ61R诱发的黑色素瘤。最后,以STK19为靶点,基于自有的“聚焦化合物库”发现并优化获得了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ZT-12-037-01(1a),在体外及小鼠体内移植瘤模型中均能够有效阻断NRAS介导的黑色素细胞恶性转化和黑色素瘤生长

该研究揭示了一种经由新颖激酶STK19调控NRAS突变黑色素瘤的分子机制,验证了STK19有望作为NRAS介导的黑色素瘤的有效靶标,为发展新的黑色素瘤靶向药物提供了先导化合物,同时也为发展其它素有“癌基因之王---RAS”驱动的相关肿瘤靶向药物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波士顿大学医学中心崔儒涛教授研究团队长期从事黑素瘤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关注UVB辐射对黑素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分子效应,以及开发基于小鼠的黑素瘤疾病模型。邓贤明教授研究团队长期从事靶向蛋白激酶的小分子药物研究,尤其注重发展针对“新颖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并将其用于靶标的验证工作。他们相识于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ber癌症研究所,长期以来密切合作,崔儒涛教授团队主要负责STK19调控NRAS介导的黑色素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和体内药效评价,邓贤明教授团队主要负责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和优化,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学科交叉团队,并得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鹏教授团队在临床相关性分析方面的大力支持。

精准医学前沿

精准医学领域致力于基于个体的基因组变异和生活方式等信息,对其疾病进行预防、分子诊断和进展预后评估,进而制定实施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精准医学前沿旨在报道和科普精准医学前沿动态,让专业人士和普通大众深入了解精准医学相关的知识,推动精准医学的健康发展和应用。目前参与精准医学前沿运营的团队主要来自于中山大学,美国哈弗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四川大学等国内外顶级高校院所的生物医学或临床医学的在读博士和一线博士后科研人员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