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一战,团长下营,营长下连指挥,一个团硬撼四个师,团长成少将

 昵称413468 2019-05-14

一般情况下,对于一场战斗而言,指挥官一般是不上前线的,他们是一个部队的中枢,一般都是在敌后进行指挥,不过,也会有特殊情况,指挥官会下到前线,实时指挥,甚至亲自参战。比如,今天我要说的这场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役,就是一场指挥官亲自参战的典型战例。

一九四七年十月,东北野战军计划发动秋季攻势,为了牵制北平之敌,晋察冀野战军部队向保定北发起连续进攻,时任国军十一战区司令官的孙连仲,率领五个师的部队,增援保定北。当时为了确保我军歼灭石家庄的第三军,并借机解放石家庄,必须派出部队阻击孙连仲的部队,而这个艰巨的任务,便落在了晋察冀军区三纵八旅二十三团的头上。

二十三团乃是晋察冀的主力团之一,战斗力强悍,团长张英辉,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战将,他是“将军县”兴国县人,一九三零年便参加了红军,红军时期一直干到了军委第四局管理员,抗战时期,张英辉本可以留在后方,然而他主动向组织上提出要上战场,后来被任命为八路军连长。一九三九年,张英辉已经担任营长,他率队参加了著名的雁宿崖伏击战,战斗中,他一枪打死一位鬼子大佐,此后,张英辉还参加过黄土岭战斗、百团大战、三甲村战斗等,战功赫赫。

二十三团接到阻击敌师的命令后,马上来到了位于平汉铁路两侧的阻击阵地,这里是孙连仲部队的必经之路看,但地形却有一儿缺点,那就是太过平坦,没有遮掩物,一旦战斗打响,二十三团将完全暴露于敌军的火力之下。因此,团长张英辉马上命令战士们挖壕沟,修筑防御工事,随时准备迎接敌军的进攻。

十月十五日,孙连仲率领部队抵达二十三团的阻击战地,孙连仲毕竟久经战阵,他一开始并未集中所有火力进攻,而是以小股兵力试探性地进攻,一探虚实,侦察火力,直到第二天,当他确定阻击阵地只有不到一个团的兵力时,孙连仲才下令发动不计代价的进攻。第三天,孙连仲不断加大投入的兵力,此时孙连仲五个师部队,已经投入战场十个团,在坦克大炮的掩护下,向二十三团阵地发起猛攻。

二十三团在团长张英辉的率领下,奋起反抗,严防死守,不退一步。一个团硬是顶住了敌军五个师的狂轰滥炸,当时部队损失不小,为了守住阵地,团长张英辉下了一道死命令,指战员全部下放,营长下放到连里,连长下放到排里,打到最后一刻,绝不后退。张英辉甚至亲自到前线参战,鼓舞团队士气。

就这样,张英辉率领一个团硬扛住了敌军五个师七天七夜的进攻,最终守住了阵地,保证主力部队在清风店全歼敌第三军。这一战。张英辉的二十三团打出了气势,二十三团损失惨重,有一个连甚至只剩下两个人,一个通信员,一个炊事员。这一战之后,张英辉也得到了军区首长的认可,不久后,她被提拔为第七旅旅长,建国后又升任六十三军军长。

一九五五年,张英辉被授予少将军衔,二零零年,他病逝于北京,享年八十七岁。张英辉将军是我军的一位优秀战将,一生为国征战,将军虽然已经远去,但他战斗精神将流传千古,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