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出汗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夏天不能不出汗。汗与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人的体温是通过汗的排泄来调整的。 同时,汗还同尿一样,起着排泄体内废物、调节体液的作用。汗能使皮肤表面保持酸性,可有效地防止细菌侵袭,起到“屏障”作用。 但出汗过多也不好。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 血汗同源,出汗过多容易伤心。并且,对于身体虚弱的人而言,出汗过多不光会伤心,还会导致阳气的不足。 这样,外面的暑热邪气就会进入体内,可能造成中暑。 加之夏天温度高,体表的血量分布多,这样容易导致老年人出现心脑缺血的症状,所以夏季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 夏季该如何做?夏天阳气在最表层,里层就会产生寒湿,因此夏季防湿非常重要,防湿其实就是在防病。大家做到以下3点,就能大大减小湿气的影响。 一是要注意睡眠环境,避免潮湿。大家一定要注意,夏天最好不要把凉席铺在地上睡,因为越靠近地面就会越潮湿。并且,有的朋友喜欢用凉水擦一下凉席再睡,这样也是不对的。 二是注意饮食。多食用消热利湿的食物,使得体内的湿热之气从小便中排出。这些食物有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薏米粥等。并且,要适量吃盐,即咸的东西,且避免吃甜的、凉的,或是黏的东西。 三是要避免外感湿邪。夏季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坐在草地、湿地上,可以垫一些东西。阴雨天要及时避雨,万一涉水淋雨,回家后可饮服姜糖水,如有头痛、身热等症状,可服用藿香正气水等药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