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振锋/ 碑铭拓片进校园这是个创举

 朝歌淇水悠悠 2019-05-14

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书法理论家吴振锋致辞

各位道友,同学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在春和景明的季节里,在贾平凹艺术馆这个有特别文化意味的地方与大家见面,并且在这个展览上和大家一块儿体验文化温度,走近康有为和他的《广艺舟双楫》,顺便也谈谈陈根远这个人。

大家知道,根远先生近两年以他的专业知识视野、学术良知和传道精神,在推动书法碑石拓片文化遗迹传播交流诸方面以及碑林文物保护中发挥了巨大的文化能量,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

以这次展览的策划设计为例,他以碑石拓片这些趟在自家书橱里的宝物请到展厅来与大众见面,给大学里的莘莘学子一个近距离触摸文化样本的机会,借以激扬文字宏扬文化传播文明,这在当下,在整个中国文化背景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个展览的策划主题借助了康有为以及他的《广艺舟双楫》,也是独具匠心的。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失败后,撰写了书法史上著名的著作《广艺舟双楫》,这篇铿锵有力的文字一出,在书坛引发了一场革命,其震撼力和影响力甚至鼓动性都是空前的。

他的新变理论在阮元、包世臣的基础上,把尊碑思想推向高峰,推到极致,从而改变了清季民初的书坛风气。

借助于康有为,可能对当代书法文化更有针对性。

所以,我以为本展览的第二个独特性在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书法,由于对二王一脉帖派书法技术诉求的片面追求而导致的书法取法单一,风格雷同,书写同质化等问题,通过对康有为书学精神的焕醒,对碑铭遗迹文化内涵的追问和激活,将会为书坛留下更丰富的启示性,其借鉴意义是巨大的。

其三,碑铭拓片进校园,这是个创举。

我们是五千年文明不曾中断的国度。

文明文化赓续不灭的根本性在于文字的不灭。

我们常说,金石永寿,先人们用刻石铸金等方式方法,将古老的汉字和汉字文化传承至今,其功至伟。

在西方,四百多年前的莎士比亚,需要专家才能读懂,而我们两三千年前的《诗经》连小孩子也可以吟咏背诵,这都是汉字的功劳。

在5G来临的时代,让同学们走近汉字,走近碑铭,走近康有为,走近东方书写文化,其中之大爱深味,是需要同学们悉心体味的。

我敢说,一字一世界,一字一乾坤的中国字,将在未来人类文明文化中大放异彩。

总之,这个展览的文化意味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希望大家珍惜。

在此也特别感谢陈根远先生,感谢主办方,谢谢他们的劳动以及给我们提供的学习和思考的机会。

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