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角疫病

 天地沙鸥myqabs 2019-05-14
2016-04-24

豆角疫病
豆角疫病发病规律:该病害主要在每年12月至第二年的2月份;病原菌:疫霉菌;炭疽病;症状:病状类似冬瓜炭疽病,病斑表面有明显轮纹;发生规律:高温、高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氮肥;细菌性疫病;症状:叶片正面出现许多膜质状病斑,边缘有黄晕,造;症状:嫩叶畸形、变厚,叶片皱缩、褪绿、畸形,生长;豇豆疫病:;为害症状;植株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蔓茎、叶片和果实。
病豆角疫
发病规律:该病害主要在每年12月至第二年的2月份,低温阴雨时发生,病原菌主要在土壤中存活,条件适合时通过孢囊孢子和游动孢子或菌丝体直接萌发,侵染瓜菜。通过流水或土壤进行传播。
病 原 菌:疫霉菌
炭疽病
症 状:病状类似冬瓜炭疽病,病斑表面有明显轮纹。
发生规律:高温、高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氮肥过多,通风不良时容易发病。
细菌性疫病
症 状:叶片正面出现许多膜质状病斑,边缘有黄晕,造成叶片干枯、脱落。
症 状:嫩叶畸形、变厚,叶片皱缩、褪绿、畸形,生长缓慢。
豇豆疫病:
为害症状
植株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蔓茎、叶片和豆荚。
(1)根颈及顶心:植株对口叶期,根颈受害水渍状缢缩变细,倒伏,呈猝倒状死亡。顶心受害后缢缩并蔓延至对口叶,后萎蔫枯死。
(2)蔓茎:第1复叶展开后,爬架前的蔓茎多在节或近节处发病,初暗绿色水渍状,缢缩变细,后为灰褐色,褐色或红褐色,从病处倒折,造成病部以上死亡。爬架后病部亦可出现在节间,缢缩明显与否,因蔓茎木质化程度而异。因有架材支撑,病处不倒折,变色可较浅,有时受腐生菌二次侵染出现白霉或黑霉,病部以上死亡。
(3)叶片:叶片受侵后产生不规则灰绿色坏死斑,病斑中间灰褐色,皱缩不平整,叶脉变细、色深,雨水多时常腐烂,晴天干燥后病处青白色,易破碎。
(4)叶柄、花梗:症状与蔓茎同。叶柄受侵后,其着生的叶片转为黄绿色萎垂而死亡,拖在地面的蔓茎和豆荚在落雨时易受侵染。
(5)豆荚:豆荚受侵初为暗绿色水渍状斑,雨天或湿度大时可见稀疏白霉,很快致全荚软腐;天气干燥时病处失水变细,且不规则屈曲。以上发病部位边缘均不明显,病部在潮湿情况下可生稀疏白霉。
防治方法:雨季前5—7天开始施药,施药时采用灌根与喷雾相结合,每隔7天防治一次,连续三次。药剂选用:保护药剂 安泰生 品润 杜邦蒙特森 杜邦易保 大生 百菌清等
治疗药剂 锐扑 杜邦克露 甲霜灵锰锌
2.豇豆叶霉病:仅在叶片上发病。发病初期在叶片的两面产生紫褐色的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直径1~2厘米的近圆形深褐色病斑,病斑边
缘不明显,表面密生煤烟状霉,特别是叶背面更为明显,发病重时,叶片早期枯死脱落,仅残留顶端嫩叶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以使用腐霉利 大生 蒙特森 可杀得3000 甲霜灵等
3.豇豆枯萎病:早春季节豇豆苗发病后,由于气温较低,不表现出症状。开花结荚期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发病率开始得高,并表现出明显的发病症状。秋豇豆枯萎病则多发生在苗期。植株发病时,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叶片边缘、尤其是叶片尖端出现不规则水渍状病斑,继而叶片变黄枯死,并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最后整株萎蔫死亡。病株根颈处皮层常开裂,其维管束组织变褐
防治方法:绿亨4号 与征露混合灌根 甲羟鎓与精华素灌根 喷雾可以选用龙克菌加中生菌素 可杀得3000加征露
绿亨四号和征露精华素或益微,益微还可以促进豇豆的生长,增产效果明显。
4豇豆锈病:第1阶段:叶片的病斑圆形,初黄绿色,多数微凹,后渐为褐色的圆形病斑,直径1.3~4毫米,有黄绿色晕环,病斑有褐色至黑褐色的小粒点。最后褐色部分脱落,形成穿孔。
第2阶段:叶片背面,有大量的锈孢子密集在一起,似黄白至淡黄褐色的粗绒状霉。叶脉、叶柄及蔓茎受侵后,病斑梭形或近梭形条状,稍隆起、褪绿有水渍感,在蔓茎上有时出现纵裂,中央持有褐色至黑褐色小粒点。
第3阶段:主要的为害阶段和决定病害流行程度的重要时期。叶片、蔓茎、叶柄及花梗上出现夏孢子堆,春播植株现蕾或初花时,近
地面的成熟叶先发病,逐步向上蔓延。夏孢子堆叶两面生,近圆形,初为白色小疱斑,渐为灰褐色,成熟后多从顶部破裂,散出红褐色粉状的夏孢子。条件适合时夏孢子堆外可形成次生夏孢子堆。叶上夏孢子堆有或无黄晕,也能产生浅褐色具深褐边缘的枯斑,单个枯斑圆形或近圆形,初青枯色失水状,自然情况下不破裂穿孔,多个枯斑相连常为不定形。在变淡及发黄的叶上,夏孢子堆周围绿色,形成绿岛。其中以具黄晕的症状最为普遍。蔓茎、叶柄及花梗上的夏孢子堆多为近圆形或短条状,也可围生一圈长圆形的次生夏孢子堆。
第4阶段:随着植株衰老或天气转凉,夏孢子堆转变为黑色的冬孢子堆,散出栗褐色粉状的冬孢子。
第5阶段:在越冬病残体上产生,无其他症状。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开始用药,40%杜邦福星 三唑酮 戊唑醇 头等功 爱可(对锈病是特效,同时对白粉病 炭疽病 等病害,效果优于先正达的阿米西达 )
6.豇豆白粉病:主要危害成株叶片,初期叶片背面产生圆形小白斑,后扩大,相互连接,遍布全叶,沿叶脉扩展成粉带,颜色由白色转为灰白色至紫褐色,严重时叶面出形成病斑,致叶片枯黄脱落。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使用 戊唑醇 头等功 爱可
7.豇豆白绢病:主要为害茎基部或匍匐于土表的枝蔓,引起病部变褐腐烂,产生大量白色菌丝体和棕褐色近球形的小菌核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 粉秀灵 杀灭而 征露 适乐时
8.豇豆基腐病: 主要为害幼苗,引起苗前烂种和刚出土后幼苗发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