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道路艰难,蜿蜒崎岖,没有数年的来往穿梭,根本就不能够认清道路,盲目进入,于道路险阻处,几张硬弓就可以阻隔大军,迟滞行动。司马懿惯于用兵,不可能这样子不知死活,盲目冒进。司马懿的部队大部分都是骑兵,追击精于山地战、游击战的蜀汉军队,等于用自己的劣势碰撞敌军的优势。诸葛亮统领蜀汉十几年,几乎每一个关卡、峡谷、险隘都会布置防守人员,此后邓艾偷袭阴平,在绝壁顶端就遇到过废弃的营寨,当时邓艾就感慨,若是早几年来攻,他会死得很灿烂。你觉得司马懿就不懂得这个道理么?就算诸葛亮死后,蜀国内讧,可是兵将建制还是完整的,命令传达还是行之有效的,到时候,只要所有谷口收缩防守,司马懿就算有百万骑兵,也只能够哀叹,毕竟中原子弟的命,也是命啊,攻蜀都拼光了,等吴赖摘果子?
司马懿忙于平定辽东公孙渊,没有经历发动灭蜀战争。在诸葛亮去世以后,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并向吴国称臣,挑衅魏国。此时,曹魏派司马懿进军辽东,讨伐公孙渊。他经过艰苦卓绝的征战,杀死公孙渊父子,终于平定辽东。此后,困扰魏国数十年的隐患彻底消除。演义中云: “公孙渊父子对面受戳。司马懿遂勒兵来取襄平。未及到城下时,胡遵早引兵入城。城中人民焚香拜迎,魏兵尽皆入城。懿坐于衙上,将公孙渊宗族并同谋官僚人等,俱杀之,计首级七十余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