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是如何帮助司马懿打下辽东的?

 茂林之家 2022-03-24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瀛洲海客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453,阅读时间:7分钟

汉末三国以魏、蜀、吴为主线,但当时还存在一些其他政权,如雄踞辽东地区的公孙氏家族。它传自辽东太守公孙度,名义上归曹魏管辖。但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掌权后,其野心便慢慢暴露出来了。
这显然是取死之道。公孙渊发生叛乱后,司马懿亲自率军征讨,不到一年,辽东大溃,公孙渊父子尽遭诛戮。司马懿为何能以快速平定辽东?
除了双方实力有很大差距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司马懿曾带上了两种“高科技”武器,这才以雷霆之势扫灭辽东。
有意思的是,这其实离不开诸葛亮的“帮助”。那么,彼时已经去世的诸葛亮,又是如何与司马懿达成“梦幻联动”的呢?
一、发石车与元戎弩
初,公孙渊暗中勾结东吴,向其称臣,孙权遂加封其为燕王。不曾想到,公孙渊见财起意,竟派人斩杀吴使,并将其首级献给曹魏。魏明帝曹叡大喜,“于是拜渊大司马,封乐浪公,持节、领郡如故”。
但公孙渊并未满足。不久后,他复叛曹魏,以东吴为外援,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又“遣使者持节,假鲜卑单于玺,封拜边民,诱呼鲜卑,侵扰北方”。魏明帝闻言大怒,派出了杀手锏——司马懿。

景初二年(238年)六月,司马懿率四万兵马抵达辽东。在轻松扫除掉一些障碍后,司马懿兵临辽隧城下,将公孙渊这个“土皇帝”给围困在了城中。彼时,正值连日大雨,辽水暴涨。这么一来,司马懿所需的各种装备,便可以从水路出发直达辽隧城下。
其中有两项大杀器。据《三国志·公孙渊传》记载:“雨霁,(司马懿)起土山、脩橹,为发石连弩射城中。渊窘急。粮尽,人相食,死者甚多。将军杨祚等降。”
雨停后,司马懿命人筑起土丘,而后便祭出投石车和连弩。正是在这两种“高科技”武器的掩护下,魏军才一路所向披靡,加速了公孙渊的灭亡。
或许有人会问:投(发)石车与连弩早已出现,既然如此,又何以判定:司马懿是靠这两种武器才得以速亡辽东的呢?
二、幕后功臣是马钧
实际上,司马懿所用投石车与连弩,早已经过改良后。
魏明帝时期,有一位发明家,名为马钧。其人“巧思绝世”,为“天下之名巧也”。他在军事装备上的研究,不逊于诸葛亮。其代表发明之一,正是司马懿曾用到的投石车。
据《三国志·马钧传》注引傅玄序曰:“(马均)患发石车,敌人之於楼边县湿牛皮,中之则堕,石不能连属而至。欲作一轮,县大石数十,以机鼓轮为常,则以断县石飞击敌城,使首尾电至。尝试以车轮悬瓴甓数十,飞之数百步矣。”

早在官渡之战期间,曹操就使用过发石车了。但它此时尚有两个缺点,一个是只能单发,即一次只能发出一颗石头;另一个是效果不好,这正是马钧所担心的:若敌人把湿牛皮挂在城墙上,发过去的石头碰上牛皮就会滑下来。
所以,马钧想对现有投石车进行改良。他的构想是:先制作出一种大号轮子,在上面挂上几十块石头;而后用机械转动轮子,再想办法让悬挂石头的绳子在旋转时断裂,从而实现连续发射石头的目标。为此,马钧曾用车轮做实验,并成功把几十个石块抛射到了数百步之外。
想来,至司马懿进攻辽东时,这种投石车已颇为成熟了。原因无他,传统发石车的弊端,军中很多人都知道。公孙渊在防守期间,正值天降大雨,且辽东地区盛产牛马,不缺牛皮。在此情形之下,他极有可能会把湿牛皮挂在城墙之上。
可即便如此,原本高大坚固的辽隧城仍是不堪一击。这便意味着,马钧设想中的发石车大概率已经面世,并成为司马懿手中的强力攻城器械之一。

除此之外,马钧还改进过元戎弩。这种先进的连弩,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诸葛连弩。亦见《三国志·马钧传》注引傅玄序:“先生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梦幻联动”,便在于此。
三、两大军事家联动
蜀国的战略性武器,为何会到了司马懿手中?
这其实不难理解,毕竟魏蜀两国交战多年,哪怕蜀国弩兵再强悍,也不会一个不损。只要他们有人战死,其拥有的诸葛连弩,便可能会落入到魏军手中。术业有专攻。马钧的机械造诣在当时颇负盛名,司马懿得了诸葛连弩,也自然会将其送到他那,看看能不能破解。所以,马钧才有机会看到诸葛连弩,大赞其巧,并对其做出改进。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氏春秋》记载:“(诸葛亮)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相较于魏明帝口中的“一发连四五”,诸葛亮发明的元戎弩,可以连续不断地发射十只箭矢,这在当时来说,的确颇为先进。

值得注意的是,想要让一弩十发,对弩兵也有较高要求。诸葛亮在《教令》中指出:“长者持弓弩。”意思是说,身材高大、且双臂较长的士兵,更容易发挥出弩箭优势。东吴名将太史慈,以擅长射箭而闻名,《三国志》便说他“猿臂善射,弦不虚发”。
因此,诸葛亮曾在巴蜀、南中一带招募“猿臂长者”,将他们编入弩兵。如《华阳国志·刘后主志》中记载:“后主延熙中,丞相亮发涪陵劲卒三千人,为连弩士。”善射之士配合诸葛连弩,正是蜀军让曹魏骑兵感到惊骇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诸葛亮的军事部署,司马懿自愧不如,大赞其为“天下奇才”。然后有样学样,在征讨辽东期间也带上了鲜卑率义王莫护跋。据《晋书·慕容廆载记》记载:“曾祖莫护跋,魏初率其诸部入居辽西,从宣帝伐公孙氏有功,拜率义王,始建国于棘城之北。”
鲜卑是游牧民族,善骑射。诸葛亮发明的连弩则十分灵活、小巧,有别于传统的大型床弩。所以,这支鲜卑军团配合马钧改良过的诸葛连弩,便能发挥出很好效果。

辽东是著名产马区,公孙渊向孙权称臣时,还命人送去一批上等好马。可见公孙渊麾下的骑兵,质量和数量都颇为可观。但他没有想到,司马懿会派出却手持诸葛连弩的鲜卑军队。
这种克制骑兵的战术,原本是诸葛亮用来对付曹魏骑兵的。司马懿在与他的长期交战中,通过不断总结,也学会了这么一招。
换言之,司马懿用诸葛亮战术的连弩进攻辽东公孙渊。试问,在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梦幻联动”下,辽东又如何不会速亡呢?
参考资料: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房玄龄等撰《晋书》;常璩撰《华阳国志》;诸葛亮撰《诸葛亮文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