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实验操作中的“先”“后”关系: 1、化学实验装置操作7原则是:①从下往上 ②从左到右 ③先塞后定④固体先放液体后加(在固定装置前后)⑤先验气密后装药⑥先装后点(酒精灯)⑦长进短出。 2、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时,先检查是否漏水后洗涤干净。 3、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4、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5、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6、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用排水法收集时,先拿导管后撤酒精灯。 7、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8、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后点灯,反应完毕后先撤灯,冷却后再停H2。 9、焰色反应实验时,每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0、检验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如: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 11、测PH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再把试纸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12、浓硫酸稀释或与其他物质混合时,一定是先加其他物质,后加浓硫酸,缓缓加入。 13、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溶解或稀释后的溶液应先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4、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于少量相应浓酸中,再稀释,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 15、配制银氨溶液,先取稀AgNO3溶液,然后滴加氨水至最初沉淀刚好消失为止。 16、制备Fe(OH)3胶体时,先将蒸馏水加热至沸,然后加饱和FeCl3溶液,加热至红褐色即可。 17、制备溴苯时,先加苯,再加溴,最后加入少量铁屑。 18、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19、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20、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液;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