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古人写错了字叫“通假字”,而我们写错字叫“错别字”呢?

 三平斋 2019-05-15

谁告诉你古人写错字叫「通假字」呢?不知道网上为什么就流行这种说法!

难道不先入为主,先问一个「是不是」,再问一个「为什么」不行吗?

第一,「通假」的原理是「谐声」,通假的两个汉字读音相同或相近。

第二,「通假」主要是「古今用字差异、方言用字差异」导致的。

第三,「通假」现象主要出现在先秦、秦汉的典籍和古文中。

------------------------------------------

古今差异产生的通假。

如:

《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这句古文中有两个通假字:「微」通「没」,「被」通「披」。

这两组字能通假,是因为它们的读音一样:

  • 古无轻唇音,微母上古音在明母,「微、没」的上古音是一样的。

  • 「被、披」都在唇音,旁纽双声叠韵,读音也一样。

汉语中否定词,一般都是唇音字,没有一个不是,如:「非、无、没、否」,在《论语》集结成书的时候,是用唇音字「微」来表示「没有」的「没」。

「没」字是表示本义「沉没」,表示「没有」之意比较晚,大约应该是在汉代。

目前,最早记录「没」表示「没有、无」的意思的辞书,是汉代的《小尔雅》

引自:汉语大字典,(第二版),页1684

同理,《论语》成书时代是借用「被」字来表达「散开、分布」,后来,用「披」字在表达这个意义。

还有诸如:

《诗经·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否定词都是唇音字,这个「靡」也是唇音字的否定词,当「没有、无」的意思讲,这是《诗经》形成时候西周时代的用字习惯。

也就是说:「靡、微——没」「被——披」是这是不同时代的用字习惯产生的通假字。

说个很简单的比喻,民国时代「我的」可以写成「我底」,「的、底」就是通假字。是不同时代的用字习惯导致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后起字」产生的通假:

  • 《论语·学而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两句古文中:

  • 「说」通「悦」

  • 「舍」通「捨」

《论语》成书的时候是没有「悦、捨」这个两个字的,是借用的同音字「说、舍」,后来,为这个假借义造了「悦、捨」两个字。

这种「通假」情况在训诂学中都可以叫做「古今字」。

你也许会问,通假字为什么不改为今天的用字习惯,让古文变得好懂?

之所以这样,其原因有两种:

1、为了保持经典古文的原貌。我们不会改变经典用字,宁可去做注释。

2、古代文人在写文章的时候,会进行经典化用的「拟古」。

比如:古人都是熟读四书五经,有时候化用经典还是会保持原貌,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有一句:「微斯人,吾谁与归」。很明显就是化用《论语》中「微管仲」的用法。

其实这是人类文化中共有的现象,西方的经典文献也一样,比如:《圣经》的字词是不会轻易改动的。

方言用字差异产生的通假

还有一种通假情况是不同的方言用字,产生的通假。

语气助词「也」,从出土文献来看,在先秦时代,秦国有段时间用「殹」,楚国大多数情况用「矣」。

还有比如人名字的通假,楚国的灭越功臣名相——邵滑

  • 《战国策》叫 「卓滑」或者「淖滑」
  • 《韩非子》叫「邵滑」
  • 《史记》「昭滑」
  • 湖北省沙洋县的严仓墓群中的1号墓中的楚简写作「悼愲」:
李天虹. (2014). 严仓1号墓墓主、墓葬年代考. 历史研究(1), 161-169.

「邵滑」这个人名,「卓、邵、悼」可以说是通假。这是因为在不同诸侯国中,有不同的用字,这是不同方言区有不同用字习惯导致的。

综上所述,通假的原理是「谐声」。语言和文字不是一成不变,永远都在演变,通假字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用字习惯。

所以,再也不要说「通假」是古人写错字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