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绘画了解自己的心理游戏:树木人格

 板桥胡同37号 2019-05-15

赵雷在他的这首歌里唱到

画上一扇大窗 

再画上一张床 

画一个姑娘陪着我 


再画个花边的被窝 

画上灶炉与柴火 

我们一起生来一起活

画上母亲安详的姿势

悠闲的人从没心事

赵雷歌中唱的是自己的内心

同样,

心理学也可以用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树木人格”就是

用绘画表达内心的技术

画画人人都会

尤其是孩子

他们的语言还不是很有逻辑性

有些话语和情感

很难通过言语表达

绘画就是很好的方式

一棵树、一个房子、一个人

就可以很好的投射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通过绘画表达内心,

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

1948年美国心理学家J. N. Buck

在美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

系统论述了绘画的作用。

DOI:10.1002/1097-4679(194804)4:23.0.CO;2-O

学者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分3次描绘3张图形可大大减轻绘画者的负担,有效地探测被测者的人格特征。而且,“树人人格”技术在心理咨询临床初期,可以很好的了解来访者内心的症结、困惑,迅速建立咨访关系

“树木人格”心理探测技术

不仅适应于临床

而且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表达

有朋友说,

有些事情自己很难说出口

画上一棵树、一个房子还有自己

内心的世界就跃然纸上

树木人格适用于任何群体

只要一张纸,一支笔

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学会解读一幅画

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心灵的自助者

“一幅图画,一个故事,一段心灵的成长。”

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作画者与天然的解读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