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鉴定真假瓷器?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收藏者来说太珍贵了

 RK588 2019-05-15

新器作旧

就是采用种种方法将后仿新器作旧, 以便将仿器充作真品出售. 所见的方法有打磨釉面、药品处理、高压蒸煮、水浸,加饰土锈,打破修复、套口接底数种。

打磨釉面: 瓷器的釉面虽有一定机械强度, 但经长期使用和洗涤, 釉表多出现见一些软道细丝纹,但往往有硬物所划的伤痕. 为了以新仿充旧物, 采用打磨釉面的方法,人为制造软道和划伤痕。此种打磨十多年前多采用砂纸为之, 容易被发现. 近儿年文新采用一种高细砂打磨釉面的方法,作旧的仿品釉面需在高倍放大镜下才能发现。

图片来自网络

药品处理:新仿品的釉面均有一层很明亮的浮光,业内称作“贼光”,它与长期使用过的旧器釉表柔和的光泽区别很大, 为了快速除去新仿品的浮光, 多采用药品处理办法。

来自网友的“吃药”瓷器

高压蒸煮:是后仿瓷近几年采用的一种方法,将新仿品放在高压锅内蒸煮以消除釉表的浮光。蒸煮后确实达到了器物作旧的目的,但也使高压下的热气浸渍瓷釉,往往使釉面失光。

水浸: 用麦草, 茶叶等泡水对新瓷进行浸渍, 还有将新瓷放在老房屋檐下, 利用雨水冲刷, 经反复日晒雨淋, 使器表浮光消除。 但这种处理法短期并不很奏效, 长期浸泡后则水锈遍生, 反露马脚。

南海一号的沉船瓷器

加饰土锈: 是后仿瓷常见的惯用手法, 多和上述作旧方法结合使用. 将经过除浮光处理的仿品, 再在器内粘上土锈或土疤, 假充地下出土实物。此种土疤未经地下水长期浸泡, 锈不到器物上,可以用手抠掉,与出土真品的土锈完全不同。

打破修复: 亦是假充 地下出土真品的一种方法。 往往先消除浮光处理, 再有意打破仿品的口或其他部位, 最后用“502” 将破伤器物修复起来。 鉴定时可观察该破器的胎、釉、造型、装饰及各种工艺的特征,就不难发现破绽。

套口接底:是后仿瓷作伪手法中近几年才开始采用的方法。出现的原因是收购转销者听说可利用热释光等科技于段检验出器物的年代,要求仿制者将旧器的口或底改装在新器上,以混合品冒充真品.接底是将古瓷的底足经设备打磨,再套接上新仿制的器身,挂釉后入窑烧制,由于有经验的收藏者往往多由底部米观察器物特征,因此这种伪器就颇具欺骗性,这也提醒了鉴定者与收藏者, 辨认器物一定要全面观察, 而不要仅看一两处特征就急于下结论。

掌握了如何作旧, 识别也就容易些了。

1, 用水将器物冲洗干净。 过多使用高锰酸钾的, 水会呈紫色。 有时用手指醮点水一摸, 手指也会染成紫褐色.

2,在仪器下探视瓷器表面釉层,老瓷表面的磨损纵横交错,粗细深浅不一,新瓷则无这一现象。有的作伪者用砂纸擦, 线条, 方向和力度几乎都一样.

3,老瓷自然剥釉是由于胎釉结合不好或时间造成的,剥釉的周围还可以再剥.新瓷剥釉则是打出来的, 剥釉的周围胎釉结合处还是紧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