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淡雅, 是你挥挥衣袖掸落的尘埃, 将苦涩甜蜜丝丝叠起, 一曲清音,一生浮萍。 有一种安然, 是你轻轻走来执笔的瞬间 , 将高山曲调静谧无音, 一路青石巷,一世情长。 有一种思念, 是你匆匆归去杳无的音信 , 将美好春雨决绝带去, 一纸红笺,一书风雨。 亦有一种不弃, 是凝眸时不愿错过的缘分 , 陌上芬芳,飘落红尘, 将倾城相遇演绎一段刻骨铭心, 不去问落花是否有情, 只愿繁花烟雨,重逢期近。 石瀛潮,男,1944年生于中国浙江绍兴。自幼喜爱绘画,小学时在上海市少年宫从师乔木学中国画;而后从师程十发,李奇茂.二十岁时木刻作品入选全军,全国画展.曾为上海美协会员,上海文汇报美术编辑.60年代至70年代从事版画创作,也画过连环画,80年代初探索过用墨锭在喷湿得图画纸上作水墨画,引起美术界同行得注意,而后在上海中国画院夜校程十发班学习人物,山水,花鸟水墨画.后开过多次个展. ![]() 走进石瀛潮的画,如梦境一般,又好似人间的烟火,生动情趣,让人向往~ ![]() 稚嫩的艺术要有追求,无追求则无法走向成熟,成熟了的艺术也要有追求,无追求则路穷而途末。 追求则是艺术发展的生命。 ![]() ![]() 轻描淡写,灵性易出;不经心处,就会使人感到淡而无味。石瀛潮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在淡的主调中,有常施之浓墨枯笔,追求清淡中的浑厚与质朴,在如云、如烟、如雾的画面上是乎还潜藏着什么,引得人要去寻找。 ![]() ![]() 淡淡的水,淡淡的山,淡淡的云,淡淡的晨雾,淡淡的夕阳…,淡成了石瀛潮山水艺术的主调,也是他对艺术情趣的追求。 ![]() ![]() 画要淡而有韵,方能耐人寻味。韵自墨生,以清为韵、以虚为韵、以远为韵,即出自运用笔墨的精妙,这就是恽南田所说“气韵藏于笔墨,笔墨都成气韵”。石瀛潮苦心探索,笔下所求的也正是这个。 ![]() ![]() 画要淡而有趣,方能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如满纸皆趣,则会流于浮滑,画的趣味尽失。画中之趣要水到渠成,点石成金,恰到好处。石瀛潮常常能在细微之处,轻轻一笔,使画的天趣浑成。“红杏枝头春意闹”是一种闹趣;“杏花春雨江南”是一种雅趣,石瀛潮的画趣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 ![]() 石瀛潮好读书,用功借鉴前人,师出有门,广取博采,但他不自诩出自宋元、明四家、清六家,亦不自榜为“当代名家”,这是他的质朴谦逊,亦是对观赏者的信任,对一个画家,观赏者要看的是他的作品,而不是要听他的语言。 “游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看了石瀛潮所作江南水乡风物,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吧。 ![]() 更多作品欣赏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