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胡乱华”发生的真实历史原因是什么?

 tjboyue 2019-05-15

根本原因是东汉末年,全国人口急剧减少。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一,三国人口大灭绝。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先有黄巾起义,后有董卓造逆。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兵戈四起。

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到220年三国建立,将近40年的时间,东汉帝国内部混战不休,各路军阀你打我来我打你。老百姓跟着遭了殃!曹操有诗:《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多么悲惨的景象。确实近乎白描的写实。《三国志》不止一次,提到“人相食”的惨剧。

公元157年的时候,东汉全国有5600万人。到了赤壁之战时,全国只剩下了140万人!

魏蜀吴三国建立以后,实现局部统一,全国混战的局面有所缓解,人口才慢慢开始恢复。即使这样,到西晋统一的时候,全国也只有800万人。

当年毛读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也感慨地说:“原子弹不如刘关张的大刀长矛”。

二、民族大迁徙,周边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

魏蜀吴三国由于人口稀少,都大力吸收周边的少数民族为己所用。先后有大约800万各族人士进入中原腹地。主要分布在关中陕西、山西中北部、河北等地。

同时,由于人口减少,中原王朝在西域、河西、河套地区、辽东、漠南等边远地区的影响力几乎为零,这些地区出现权力真空,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宽松的环境和极大的发展空间。长期被汉朝压制的匈奴、东胡、鲜卑,都获得了几十年的发展机遇。

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内迁的少数民族前后至少有八百七十余万。而部落种类有十九种之多。中原地区,特别是并、雍、秦、凉一带,少数民族成分大增。
《资治通鉴》记载:魏初民少,西北诸郡,皆为戎居。

这样一来,很多地区实质上被游牧民族和平占领!

关中地区,原是汉族文化中心,到西晋时已是“关中之人,百万余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了。

这话说的都是客气的。实际上关中当时汉人已经处于少数。

迁徙到内陆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揭、氏、羌、鲜卑等族和各种胡人。在西晋王朝的统治下,刚开始各族和平共处。

据载,“自魏氏以来,夷虏内附,鲜有杰悍侵渔之患”。

但是好景不长!

西晋爆发八王之乱。各族头目看到有机可乘,立即撕掉和平的面具,纷纷亮出屠刀。五胡乱华就这样来了。据说,整个北方的汉人几乎被杀绝。一共只剩下三百万人苦捱度日、挣命求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