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苏州古桥

 街心舞苑 2019-05-15

一、前 言

蘇州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吳文化的發祥地,有著近二千五百年的悠久歷史。作為典型的江南水鄉,湖泊密佈,水道縱橫,曾被十三世紀《馬可·波羅遊記》讚譽為東方威尼斯。發達的水系,自然需要大量的橋樑以利交通,自古以來,蘇州便以橋多而著名。唐白居易詩贊蘇州“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蘇州府志》稱“橋之載於圖籍者三百五十九”,都印證了蘇州古橋之多。

蘇州古橋很多為薄墩薄拱式石拱橋,一則由於長江下游沖積平原地質鬆軟,薄墩薄拱式拱橋不僅節約用料,減輕重量,降低基礎負擔,而且還能適應少量的不均勻沉陷。二則由於江南水網貫通,航運發達,橋下淨空要求較高,駝峰高聳的拱橋有利於通航。這些石拱橋結構輕巧,造型美觀,技術先進,在世界橋樑歷史上獨放異彩。

時至今日,大部分古橋已消散在歷史長河中,僅剩下依稀的記憶。尚有少量珍貴的存世古橋,承載著往昔的滄桑變化,散發著永久的迷人風采。

二、枫橋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唐代詩人張繼在行旅途中所作的這首《楓橋夜泊》,不僅成為抒發漂泊愁思的千古絕句,而且使得楓橋名揚天下,吸引歷代文人雅士尋古訪勝。

张继像

楓橋位於閶門西七裡寒山寺旁,橫跨上塘古運河,舊名封橋,因張繼詩相承作楓橋。始建于唐代,於何年則無從查考,由於年代久遠,曾數次毀壞又重修。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年重修,同治六年(1867年)又重建,1984年再度全面整修。

枫桥

楓橋為單孔半圓薄拱券石拱橋,橋長39.6米,寬4.4米,高5.7米,跨度10.5米,西坡踏步二十八級,東坡連接明代嘉慶年間修建的鐵嶺關,由於地處漕運要道,當年市井繁華,往來商客絡繹不絕。“明初四傑”之一高啟有詩雲:“畫橋三百映江城,詩裡楓橋獨有名。幾度經過憶張繼,烏啼月落又鐘聲。”漫步於楓橋之上,輕吟著月落烏啼,懷古之情油然而生,這堅石所砌的拱橋,展現了多少優美,又承載著多少文思!

枫桥桥面

三、江村橋

 江村橋在楓橋西南,距楓橋僅百余米,西對寒山寺,兩橋同跨一河,南北相望,對愁而眠。該橋始建于唐代,具體年月已不可考,今橋系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由當地人程文煥發起募捐集資重建,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後因乏于修護,拱券鬆動,橋面、橋臺及欄杆多有損毀,1984年再次整修。江村橋為單孔石拱橋,橋長38.7米,跨度9.8米,頂寬3米,底寬3.5米。

江村桥

四、吳門橋

吳門橋位於位於蘇州城西南隅盤門外,橫跨古運河,為蘇州現存最高的古代石拱橋。在吳門橋修建之前,從蘇州前往太湖等地依靠水運,出城進城只能靠渡船,十分不便。北宋元豐七年(1084年),當地石氏出資,於此修建一座三孔橋樑。南宋紹定年間(1228-1233年),拆舊橋,重修了一座三孔石拱橋。明正統年間(1436-1449年),蘇州知府況鐘主持再度重修,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水利郎中傅潮修,清順治三年(1646年)、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為單孔石橋,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江蘇省水利工程總局重建,保存至今。

吴门桥

吳門橋全長66.3米,橋面寬約5米,橋底寬5.7米,拱券淨跨16米,矢高9.85米。由於矢高較高,在寬闊水面的映襯下,更顯雄渾挺拔。距吳門橋不遠,就是盤門。盤門是我國現存唯一的水陸並聯城門,始建於春秋時期,現存城門為元至正十一年(1351 年)在原址上重建,明清時又數次修繕。離此不遠,還高高聳立著始建於北宋時期的瑞光塔。吳門橋、盤門、瑞光塔構成了最能體現蘇州古城歷史風貌的“盤門三景”。

盘门

五、滅渡橋 

滅渡橋始建於元大德二年(1298年),為單孔石拱橋。元《張亨紀略》記載:“吳城東南由赤門灣距葑門水道間,非渡不行,舟人橫暴,欺淩旅客。昆山僧敬修幾遭其厄,既思創建石樑,利濟永久。始大德二年十月,四年三月橋成。名滅渡,志平橫暴也。”可見,滅渡橋從一開始就體現出對於自然與人為障礙的不屈的精神,以堅石之軀對抗橫暴,懷坦蕩溫情以濟眾人。我想,這就是橋樑的精神,也是每一位橋樑人應該具有的精神!


灭渡桥

滅渡橋全長78.5米,高9.5米,橋面寬4.5米,淨跨19.8米,拱券厚度僅0.3米,拱券厚度與跨度之比達到驚人的0.015,可謂極薄。橋曾數度維修,歷史記載明正統年間(1436-1449年)蘇州知府況鐘主持重修,清同治間(1862-1874年)再修,1985年又修,並恢復石欄。

滅渡橋造型樸素大方,雄渾壯觀。登上古橋,憑欄遠眺,與古城東南隅蛇門隔水而望(圖1),清風徐來,景色怡人,感懷古今,足以流連忘返。

灭渡桥引桥

六、塔影橋

塔影橋位於著名的虎丘山南麓,跨環山溪流。清嘉慶二年(1797年),時任蘇州知府在虎丘東南購地建白公祠,以紀念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次年,在白公祠門首建橋,由於此地原為明代塔影園舊址,故此橋得名塔影橋。民國年間,塔影橋殘損嚴重,上世紀五十年代,古橋得以重修。

塔影桥

塔影橋為單孔石拱橋,全長18米,橋坡呈八字梯形,頂寬2.32米,底寬3.65米。跨度雖然不大,但造型精巧別致,望柱上雕有石獅,雖經歲月磨蝕,依然活波靈動。橋身兩側鐫刻楹聯,西側為“路入香山社,人維春水舟。”東側為“橫波留塔影,跨岸接山光。”聯中“香山社”即為白公祠,“塔影”系指虎丘山雲岩寺塔,楹聯生動地描寫出石橋南接祠園,北連虎丘的詩情畫意。

塔影桥桥面

塔影桥望柱

七、普濟橋

蘇州現存古代石拱橋中,除了單孔拱橋,還有多孔薄墩聯拱橋,是石拱橋的另一成就。薄墩聯拱結構,當一孔的拱券上承受載荷,就會牽動兩邊橋墩產生變形,從而把力和變形傳到相鄰拱,各拱之間相互的推力可以平衡,以節約材料。

普济桥

普濟橋為三孔石拱橋,位於閶門外山塘街,跨山塘河。原為木橋,明弘治七年(1494年)始改建為石橋。同治八年(1869年)重修。橋全長38.69米,中孔淨跨9.16米,矢高4.37米,橋面中寬4.05米。南次孔淨跨5.31米,矢高2.6米;北次孔跨5.29米,矢高2.54米。橋身兩側刻有楹聯,東側為:“東望鴻城,水繞山塘連七裡;西瞻虎阜,雲藏塔影立孤峰。”西側為:“北發塘橋,水驛往來通陸墓;南臨路軌,雲車咫尺到梁溪。”描寫了橋址處秀麗的風光與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

今天的普濟橋兩岸依然是原生態的居民區,生活氣息濃郁,居民上下橋樑往來不絕。這座古老而美麗的橋樑,早已深深地融入到當地民眾恬淡而幸福的生活之中。


普济桥桥面

八、五龍橋

五龍橋位於蘇州市吳中區長橋鎮,橫臥於西塘河,據清史稿記載:“五龍橋者在寶帶橋西五裡,由澹台湖鯰魚口達太湖以通浙之要隘也。”該橋始建于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年),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重建,崇禎六年(1633年)倒塌,崇禎十五年(1642年)再建。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兩次重建。

五龍橋為蘇州地區僅存的五孔石拱橋,五個石拱中,最大的淨跨達10米,最小的也有8米。橋南側不遠處為大龍港水利樞紐,用於調控蘇州城內水系。水出五龍橋,經過大龍港水利樞紐,則可進入澹台湖。


五龙桥

五龙桥

九、寶帶橋

寶帶橋在蘇州古城東南,跨於大運河與澹台湖之間的玳玳河上。唐元和年間,刺史王仲舒在運河西側澹台湖口處修築塘堤,成為蘇州東南的要道,但如此則切斷太湖水入海之道,故於元和十一年(816年)建此橋以通水系。王仲舒捐所束寶帶以助工費,橋因而得名寶帶橋。元末維護不善,橋遂坍毀,曾修建木橋以渡。宋紹定五年(1232年)重建,明正統十年(1445年)重修,橋孔五十三個,其中三個較高,以通行大船。康熙九年(1670年)被大水沖毀,十二年(1673年)重修。清同治二年(1863年),英國人戈登為乘船進攻太平軍,下令拆毀了寶帶橋第九個橋孔,引起北段二十六個橋孔倒塌,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複通。1937年,寶帶橋南段的六個橋孔被侵華日軍炸毀。1956年,政府按原貌對寶帶橋進行修復,1982年又進行了精心的維修,寶帶橋再一次以雄渾而優美的身姿展現在世人面前。

宝带桥

寶帶橋是我國現存最長、橋拱最多的聯拱石橋,全橋長317米,計53孔,可通舟楫,其中三孔較其它孔為高,可通大船。跨徑4.6至7.45米,橋面寬4.1米。橋兩端原各有石獅一對,現北端缺失一隻。橋北端還建有石塔、石亭各一座。一般的薄墩聯拱,當一孔坍落時,其餘橋孔將因失去平衡推力而引起多米諾骨牌般的連鎖反應。寶帶橋北起第27墩為則為剛性墩,其餘均為柔性墩,可以避免一孔坍塌而全橋盡廢,這種將柔性墩與剛性墩結合的薄墩式橋樑,在我國乃至世界橋樑史上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當我滿懷敬意,深情地走過寶帶橋時,也仿佛走過了悠悠歲月。寶帶橋見證了往昔帝國的繁華,展現了中國高超的造橋技術,也經歷了近代中國屈辱的歷史。我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她將見證中華民族的再一次輝煌!

宝带桥石狮

宝带桥石塔及桥亭

(撰文及摄影:张雷,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桥梁工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联系方式:2463047540@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