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6月,刚成立不久的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在邹平县刘家井一带与日伪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和清河特委机关,在司令员马耀南、副司令杨国夫和特委书记景晓村的带领下,遵照中共山东分局关于迅速开展章丘、齐东地区的工作,打通与冀鲁边区联系的指示,连夜急行军,进驻刘家井一带。 采访刘兴云:刘家井村是个小村庄,外围建有围子墙,墙上筑有五子炮台。6月6日拂晓,刘家井西北方向、东北方向陆续响起了噼里啪啦的枪声和“轰轰”的炮响。原来,日军很快侦察到我军的集结行动。日军少将松本遂集中济南、惠民、益都等据点的日伪军5000余人,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妄图将这支刚成立不久的抗日劲旅消灭在摇篮里。 杨国夫立即对分布在附近各村的部队下达任务,要他们各自为战,坚守阵地,相互支援。上午7时,刘家井四周的枪声开始由远而近。驻在各村的部队都已经同敌人接了火,其中,东北方向的韩家村枪声尤其激烈。 采访刘兴云:驻韩家的七团团长马千里和政委孙正指挥战士们截击了从惠民、齐东向刘家井扑来的敌人。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战士们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拼杀。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最后韩家村的阵地失守了。 在各村相继与日军接火的时候,一股日军从西北方向的农田里直奔刘家井而来,等敌人靠近时,我军8门“五子炮”一齐向敌人开火,冲在最前面的鬼子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见了阎王,接连打退了敌人的3次进攻,打坏敌汽车2辆。 采访刘兴云:下午2点,日军集中了四五门山炮,轮番向我阵地炮轰,终于轰开了一个缺口,敌人一窝蜂地涌了上来。战士们居高临下,土枪土炮,手榴弹一起开火,很快又把敌人压了回去。坚守阵地的勇士们,寸步不让,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冲锋。 在八路军战士与日伪军拼杀的时候,刘家井一带的村民也都勇敢地参加了战斗。青壮年与战士们一同作战,妇女们则烧水做饭,抢救伤员。军民联防,使敌人没能迈进刘家井村半步。 采访刘兴云:战斗进行到下午,据侦察,敌人正从济南和益都方面调集更大的兵力,准备继续对我进攻。马耀南司令员、景晓村书记和杨国夫副司令员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大家认为,部队已经战斗了一整天,且弹药出现了短缺,战士们十分疲劳。为了保存实力,以利再战,会议决定乘夜色撤出战斗。 下午4点,在杨副司令组织火力的掩护下,司令员马耀南带领支队机关人员,经刘家井西南方向的吴家突围,撤到了5里以外的安全地带。 采访刘兴云:黄昏时分,日军又发起了新的进攻。坚守阵地的战士们顽强作战,歼灭了大量敌人。这时,一股狂风骤起,狂风夹杂着黄沙遮天蔽日,敌人撤退了。杨副司令员下令各个阵地和各驻村部队立即向西南方向转移,我军随即撤出了战斗。 刘家井战斗是一次阵地防御战,虽然我军未能实现打通与冀鲁边区联系的战略计划,但在抗战初期的1939年,我们这支刚成立不久的八路军支队,用几挺机枪和一些土枪土炮,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狠狠打击了在装备和人数上都占绝对优势日本侵略军,创造了毙伤日伪军800余人的战绩,其中打死日军417人。打击了狂妄嚣张的敌人,打出了军威,扩大了我军的政治影响,推动了清河平原抗日游击战的进一步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