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不像眼睛、耳朵、四肢、胃、心脏、大脑那样是人体的一个器官。 但是,根据人有着不同于肉身生活的精神生活,我们可以相信它是存在的。 其实,所谓灵魂,也就是承载我们的精神生活的一个内在空间罢了。 人的肉身是很实际的,它要生存,为了生存便要求温饱,为了生存得更好还要到社会上去奋斗,去获取名利地位。 人的灵魂就不那么实际了,它追求的是理想,是诸如真、善、美、信仰、思想、艺术之类的精神价值。 我们把这种对理想和精神价值的追求称作精神生活。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吃睡和赚钱,完全没有精神生活,我们就会嘲笑他没有灵魂,认为他与动物没有多大区别。 灵魂好像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它总是在追求一种完美的境界。 这种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从何而来? 当我们看到美的形象,听到美的音乐,我们的灵魂为何会感动和陶醉? 一颗未被污染的淳朴的灵魂似乎自然而然地就喜欢美善的东西,讨厌丑恶的东西,它是怎么会具备这样的特性的? 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对此提出了一种解释。他推测,灵魂必定曾经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生活过,见识过完美无缺的美和善,所以,当它投胎到肉体中以后,现实世界里的未必完善的美和善的东西会使它朦胧地回忆起那个理想世界,这既使它激动和快乐,又使它不满足而向往完善的美和善。 柏拉图还由此得出进一步的结论:灵魂和肉体有着完全不同的来源,肉体会死亡,而灵魂是不朽的。他的这个解释受到了后世许多哲学家的批评,被指责为神秘主义。 使我感到奇怪的是,人们怎么没有听出柏拉图是在讲一个寓言呢? 他其实是想说,人的灵魂渴望向上,就像游子渴望回到故乡一样。 灵魂的故乡在非常遥远的地方,只要生命不止,它就永远在思念,在渴望,永远走在回乡的途中。 至于这故乡究竟在哪里,却是一个永恒的谜。 我们只好用寓言的方式说,那是一个像天堂一样美好的地方。 我们岂不是在同样的意义上说,灵魂是我们身上的神性,当我们享受灵魂的愉悦时,我们离动物最远而离神最近? 万事万物,都会往最原始的一种状态回归,这种原始的状态就叫做静。 只有一样东西我们永不应满足,那就是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