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场回放第二讲】先刚:何谓“柏拉图式的爱情”

 地下室手记 2014-09-21

【现场回放第二讲】先刚:何谓“柏拉图式的爱情”

2014-09-21 19:35:47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二十年系列讲座
第二讲:何谓“柏拉图式爱情”?

时间:2014年9月12日晚
地点:三联韬奋书店地下一层
主讲: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先刚

|主持人: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的第二讲,我稍微介绍一下我们整个的活动。“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是三联书店和腾讯书院联合举办的,为庆祝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创办二十周年。这套丛书创办于1994年,是三联书店和哈佛燕京学社一块合作来推出中国的中青年学者学术原创著作,到现在已经有20年时间了,累计下来将近出了100种。这么多读者如果关心中国的出版和图书业,特别是学术出版的话,这20年能坚持下来出这样一套丛书是不多见的。所以我们特地举办这样一个活动,是为了纪念三联·哈佛燕京学术图书出版20年,希望能够坚持下去再出20年。

今天我们请到的是先刚教授,来自北京大学哲学系。他把一本非常成熟、优秀的著作《柏拉图的本原学说》交给我们,这本书是今年三月出版的。我看网上的评论,大家对于这本书也是非常感兴趣的。柏拉图,希腊人,没结婚,同性恋等等,这可能大家非常感兴趣的主题。先刚教授一直在北大学习、工作,后来在德国留学,获得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先刚教授去年还出版了一部非常重要的译著,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精神现象学》的新译本问世,这是非常值得祝贺的事!总的来说,先刚教授在德国古典哲学和古希腊哲学这两方面都有出色的研究和造诣。他今天讲的这个题目很吸引人,“何谓柏拉图式爱情”,接下来热烈欢迎,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先刚教授!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先刚:谢谢主持人的介绍!感谢大家拿出宝贵的周末时间来听我做一个非学术性的报告,我希望尽量讲得有意思一点。其实题目也是我跟几个策划人员一起想出来的,故意选了一个比较诱人的题目,叫《柏拉图式爱情》。当然我还是希望回到严肃的学术问题上,我的目标比较简单,就是给大家把柏拉图式的爱情原原本本地还原一下,看看柏拉图的爱情观究竟是什么样的?以及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们愿意从里面汲取一些什么东西的话。

□ 对“柏拉图式爱情”的片面理解

接下来我言归正传。说起爱情这个东西,它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情感之一,在人类生活当中也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对于这个题材,其实是诗人、作家最拿手的,他们最愿意对其进行描写和刻画,在无数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已经见证了很多的爱情现象。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哲学家也是有很多话要说的,比如柏拉图、斯宾诺莎、叔本华等等都很喜欢谈论这个问题。那么哲学家谈爱情和诗人、文学家有什么区别呢?简单来说,对于爱情这个东西,诗人是知其然,但是哲学家可能是知其所以然,就是人类为什么要有爱情?以及爱情的本质是什么?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对于这个问题非常自负,他认为自己是绝对的爱情专家。在他的各种著作里面,他借自己和借别人的口来称赞自己,说自己是爱情大师,精通情事,掌握了爱的技艺,甚至说,其他别的我都不懂,我唯一懂的就是爱情方面的事情,可见他在这方面的自负。

从各种记载来看,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按照我们学界的看法,就是代表着柏拉图的本人,就是柏拉图本人营造出来的一个艺术形象,苏格拉底其实就是柏拉图本人。这个苏格拉底在爱情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是非常成功的,拥有无数的爱情和情人。在古希腊语里面,“爱情”这个词演化出了一个主动词和一个被动词,我们一般把主动词翻译成“爱人”,被动词翻译成“情人”,顾名思义,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苏格拉底拥有无数的爱情和情人,证明了他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成功。我们首先来看看,柏拉图如何在理论上说明这件事情。

由于时代久远,古人的许多思想观念经过长久的流传会遭到一些简化或者是扭曲。柏拉图对于爱情的观点也不例外,到现在基本上已经可以简化为一个公式或者口号了,就是比如我们说柏拉图式爱情就是精神恋爱,就是等于没有肉体关系的爱情。基本上是大家的一个共识。这也不能说完全偏离了柏拉图的本意,但是它太片面了,因为柏拉图可是费尽了很多的论证、阐释才达到了这个所谓的精神恋爱的结论。而且这个结论究竟意味着什么?这其实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至少对于真正想要了解柏拉图的人而言。

歪曲他的历史原因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哲学家费西罗在翻译希腊文的“爱情”(Eros)这个词的时候,不是太谨慎,用了“Amor”和“Caritas”这两个词,但“Caritas”这个词实际上是表达人们对于上帝的无欲无求的敬爱之情,和柏拉图所说的那种充满强烈欲望的爱情是两码事。这就引起了巨大的误会。而且“柏拉图式爱情”这个术语就是费西罗首先提出来的,经过他的阐释和解释,慢慢的人们就认为这是跟肉体没有关系的,一种很清淡、很纯洁的恋爱。这样一简化,对于我们今人来说是比较难以接受的。对于人类来说,快乐,尤其是肉体的快乐,包括吃喝、性爱方面,都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如果只是提一句口号,说我们要精神恋爱,不要什么其他的,那肯定就不容易被大家接受。大家不骂柏拉图就是好的了,客气一点,就把柏拉图看成是不谙世事的,不懂人间真爱的迂腐之人。这是一个误解,是需要我们来澄清的。

一般人已经不太接受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情了,即便是哲学家也不例外。我们在这里举叔本华的例子,他是非常尊崇柏拉图的,他的哲学有三大来源,柏拉图哲学、康德哲学,还有印度奥义书。在别的地方他对柏拉图推崇备至,但是谈到爱情的时候,他就觉得柏拉图所说的爱情都是神话,甚至是开玩笑,而且柏拉图谈的根本只是男人之间的感情。这就点出来一个人们通常没有注意到的事实,就是古希腊尤其是雅典人津津乐道的、非常热衷的爱情,如果不是全部,那也绝大多数都是指的是同性恋,尤其是男性之间的同性恋。在柏拉图的《会饮篇》里,其中一个人滔滔不绝地提出了一个很亢奋的观点,他说“男同性恋”和“哲学”、“体育运动”是古希腊文明的三大标志,是区分文明世界和野蛮地区的标志。

如果我们只看古希腊的一些诗人或者是哲学家的著作,那么确实会产生这种印象,好像希腊人仅仅热衷于同性恋或者是男同性恋。实际上也不是这样。我之前读过一本德国学者利奇德写的《古希腊风化史》,里面记载了希腊人整个的爱情生活,根据他的记载,就是希腊人这两方面都是并驾齐驱的,他们对于同性恋很热衷,但是对于男女之间的爱情也一点没有耽搁,等于是两手抓,两手都硬。但是到了一些正式严肃的著作里面,这些哲学家或者诗人就会把同性恋放到台面上,把他们当做主要的谈论对象,这也是值得注意的。至于文学作品里面就宽容了很多,荷马史诗里面谈男女之间的爱情是很多的,女同性恋的鼻祖萨福是一名诗人,她和她的女情人们的据点在蕾丝波岛,我们今天所说的女同性恋,“蕾丝边”,就是以这个地方来命名的。总的说来文学里面的描述比较平衡,但是在哲学里面,同性恋的现象会更多一些。用我刚才说的那本书的作者来说,古希腊的人是非常喜爱女人的,但是他们更喜欢男同和年轻男子,这些事情都很美。在柏拉图这儿也是可以看到,或者说他基本上也是谈的这个男性之间的感情,就是同性恋。

那么同性恋会不会支持柏拉图式恋爱呢?基于之前所说的理由,估计也不会。因为大家都知道,和这种肉体关系彻底割裂的爱情,在同性恋那里也是没有的。结果也是一样的。大家一直是把它当做是一种没有意义的空想,而我今天的目标就是想把它还原一下,或者恢复它本来的意思。你说柏拉图式的爱情是精神恋爱这没有问题,但是就像黑格尔所说的,任何一个真理,你把它从具体的语境或者含义当中孤立出来,单独当做一个口号的话,就是一个谬误。这种爱情柏拉图自己也不会认同的。所以说我觉得,要真正了解柏拉图的爱情观,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就像研究柏拉图的理念、本原或者研究柏拉图其他的严肃的话题一样,要尽量回溯到他自己的著作里面去,尤其是多种著作,看柏拉图究竟怎么样来讲爱情这个东西。

□ 爱是出于一种匮乏

柏拉图对于爱情有个一针见血的分析。不管是男女之间的爱情还是同性恋,都可以追问:爱情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有爱情?对于爱情这个现象,比如一个人A爱上一个人B,柏拉图会提出如下几个问题:第一,A是出于什么原因爱上B?第二,A爱上B有什么目的,或者说想要达到什么目标?第三,A爱上B究竟是爱B本身,还是爱某种依附在B身上的东西?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对于爱情的一个最基本的分析,为此他举了一个例子,即病人和医生之间的关系。按照他的理解,病人会爱上医生的。当然我们暂且只是在宽泛的意义上理解这里所说的爱。因为病人患病了,他有病痛,所以说他要追求健康。而医生又拥有可以让病人恢复健康的医术,所以说病人追求健康,就会追求拥有医术的,或者是代表着健康的医生。其实经过这样的解释,可以知道,对于爱情里面的几个因素,用一些哲学术语来说,动力因是推动他去爱的起因,而目的因就是他在这个活动当中追求的目的,还有就是他的爱情具体的对象。但A爱上B时,这里面的结构和因素是可以分析出来的。

在柏拉图的各种对话录里面,他首先分析的是动力因。通过刚才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我们之所以爱什么东西,就是因为缺乏这个东西,这是他一个最基本的洞察,即爱是出于一种匮乏。当我们缺乏一种东西,就会去追求它,这在一般的意义上就叫做“爱”。追求的那个目标会填补这个匮乏,使之得到满足,因此“匮乏”和“满足”是爱情里面的两个最关键的因素。对于我们人来说,究竟缺乏什么呢?要了解这一点并不难。从我们爱什么可以倒推出我们缺乏什么,一般人爱美食、爱美酒、爱首饰、爱运动、爱锻炼、爱荣誉、爱美德,一直到爱智慧(哲学的本意就是爱智慧)。人爱特别多的东西,所以反过来衬托出人本身就是一个极度匮乏的东西。就像叔本华所说的,人是带着千百种需要来到这个世界上,其实就是带着千百种缺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缺乏这么多东西,他就会爱上它们。在各种各样的爱里面,有没有一种是无与伦比的呢?和爱宠物,或者说爱读书或者爱骑马这些不同,有一种爱是最高的,即人对人的爱。古希腊只把人和人之间的感情称之为“Eros”意义上的“爱”,而对于其他事物的爱,比如对于酒或者别的东西的爱,都是用“友爱”(Philia)这样一个词。古希腊人专门用“Eros”来指人对人之间的一种爱情,把它和其他的爱区别出来。而且他要表明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爱情,因为人最缺的就是人。人的爱情肯定就是追求一个人,然后寻求满足,这是柏拉图自己得出来的一个基本的观点。

从我们现在来看,对于这个观点可能也不是太陌生。爱的这种匮乏性,尤其是经过德国浪漫派的渲染,已经深入人心了。我要指出的是德国浪漫派的一些诗人,他们认为自己是继承了柏拉图对于爱的理解,坚持说爱是一种匮乏,是一种追求。但是浪漫派把柏拉图的爱解释为一种永远追求不到目标的徒劳之举:你爱的对象是你追求不到的,只有这样你才会爱他。否则的话,你拥有他了就不缺他了,你就不会爱他了。所以他们认为,真正的爱情应该是追求不到目标的爱,这是德国浪漫派的做法,你追求不到你想要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爱。这些人认为这个观点是起源于柏拉图,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柏拉图说我们爱的东西其实是能够追求到的,但是我们不能持久地拥有追求到的东西,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失去他,所以我还要重新追求。就此而言,也不能叫做拥有他,这种不能持久拥有和完全得不到的不能拥有,差别是很大的。一个是根本不能拥有,一个是不能持久拥有,两个都是匮乏的状态,都是爱。但是前面那种根本不能拥有的爱,其实就不符合柏拉图的本意了。对于这个问题,我在我的那本三联出的《柏拉图的本原学说》里面花了比较多的篇幅来进行讨论。这里就是要向大家提醒一下,真正爱情的匮乏不在于你根本得不到,而在于你就算得到了,也没法持久的拥有它,这是爱情常新、永恒,人们永远追求爱情的一个原因。
 
□ “另一半”的神话

人追求人是为了寻求满足,这个我们基本上已经知道了。但是你爱一个人,那个人在什么意义上让你得到满足,这就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了,或者说他为什么能够让你得到满足?为了讲这个问题,我们要回到柏拉图在《会饮篇》里借助于阿里斯托芬来讲的一个神话,如果有些读过柏拉图这本书的人都会比较了解,就是一个关于原来人的一个神话。就是说以前原本的人有三种,不像我们分成男女,而是有三种人:全男人、全女人和阴阳人。全人的一切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的双倍,是一个圆球的样子,他有两个头,四只手,四只脚,两套生殖器官,全部都是双倍的。顾名思义,所谓全男、全女和阴阳人,就是依靠两套生殖器官的分布情况来决定的。原来的人力量非常强大,他们甚至想要推翻诸神的统治,所以宙斯就让阿波罗把人劈成两半,把手和脚拉过来,伤口扯紧缝起来,我们的肚脐眼就是扎口的地方。脑袋或脸本来是朝向伤口的背面,阿波罗让它转过来,让人看着自己的肚脐眼,看着这个悲伤的纪念标志。人被分成两半之后,他就会找自己的另一半,找到了之后他们就会久久的拥抱在一起,纠缠在一起,死都不松手,就真正死了。他们甚至希望万能的匠神赫淮斯托斯把他们再融合在一起,但这已经不可能了,他们只能久久的抱在一起。在一起就是他们的愿望,其他的事情他们都不管。后来宙斯发现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以及以前工作的纰漏,他就把人的生殖器官也扭过来,这样人在拥抱的时候就可以交合,有新的人生出来。其实就是半男人和半女人之间的结合,可以繁衍后代。至于有以前的全男和全女分开的,他们就相应的只喜欢同性,他们在一起拥抱虽然不能生育后代,但是至少也可以抚慰一下,平息一下他们的内心,也是好的,可以安心做一点别的有意义的事,人类就不会灭绝了。阿里斯托芬说爱这个东西就是我们的天性,什么是爱,就是要追求你的另一半,恢复人的天性,或者说治愈人的原罪一般的一个创伤。人一生下来就是带着爱的,就是追求另一半的,这就是爱情的目的,爱情的目的就是找到另一半或者是满足,这是爱神厄若斯在指引着我们做这些事情,或者帮助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的对象,所以在所有的神里面我们要最崇拜他,他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人要尊重诸神,不然的话,他会把我们现在的人再劈成两半,就是一只手,一只脚,这时厄若斯都无能为力了。这个神话是非常有名的,甚至在不同的人眼里面都有不同的感觉,有些人在里面发现一种非常浪漫、非常忧伤的情怀,为了治愈人的本性的创痛,人们在茫茫人海当中寻找原本属于自己的另一半,而绝大部分人是找不到的,只能找一个替代品,因为这一半并不是由原来那个完整的人劈开的。要找到真正的另一半,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些说法非常符合我们现在的爱情观:得之我命,失之我幸。

假如说《会饮篇》写到这儿就结束了,可能我们认为这就是柏拉图的爱情观,爱情就是寻求另一半。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为在这之后,后面还有柏拉图的头号代言人苏格拉底的发言,这显然是更代表柏拉图的爱情观。但是阿里斯托芬所说的已经有一定的意义了,他显然是从形而上的角度上论证同性恋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否则他就说以前的人就是阴阳人就行了,他为什么要说出全男人和全女人的类型呢?直接就说以前的人是男女合体的,然后劈开,爱情就是男找女,女找男,不是更简便么。然而他说了三种人,因此同性恋是合理的,这是出于人的原始本性,而不像人们所说的是一种无耻做法或者是病态表现。如果你要说病的话,大家都是有病的,都是一半的。爱情就是一种病。相比之下,同性恋需要一定的勇气、觉悟才能去追求,这是他论证的合理性。还有就是在阿里斯托芬的描述里,其实他没有强调肉体快乐,他只是说人在一起就行了,抱在一起就行了,其他的都是不重要的,肉体的快乐甚至他都没有谈到。如果看柏拉图的各种著作的话,可知柏拉图是非常反对把这种爱情降低为寻求肉体快乐的。那种追求肉体快乐的爱情,其中的一方,尤其是主动方,他就会尽量让被动的这一方受其摆布控制,就是让对方尽量在理智上和身体上各方面都处于非常虚弱的、任由他控制的这样一个状态,因为只有这样,他才可以最大程度的享受肉体快乐。如果对方比较独立,或者比较豪强,或者比较自律,你想再从他的身上获取肉体快乐恐怕没有那么容易了。一切以肉体快乐为指挥的这样一种爱情,是一种低级的爱情。柏拉图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说这是“狼对羊的爱”,就是你爱这个东西,只为了享受它,这是柏拉图很反对的。《会饮篇》在前面的一些发言者,虽然言辞都很空洞,但是也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思想,即爱情分成两类,或者是爱神有两个,一个是天上的爱神,一个是地上的爱神。天上的爱神是引导人爱这些灵魂或者爱美德什么之类的,地上的爱神指引人们贪图享乐,是应该遭到谴责的。

□ 爱是为了达到永恒

但是我们刚才说了,这并不是柏拉图爱情观的终极代表。柏拉图借苏格拉底提出了另外一种爱情,影响一点都不亚于前面那个神话的另外一种爱情观。他指出之前的发言者都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把各种最美好、最强大、最美丽等修饰全部都送到厄若斯头上,甚至认为他比宙斯都厉害,连宙斯都受他统治。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事情,如果厄若斯是爱美的,爱善的,这说明他缺这个东西,肯定是缺美或者是缺善,或者是其他的东西,他才会去爱他们,所以他不是最美的,也不是最善的,他是有缺陷的。甚至他可能连神都算不上,因为神是完满自足的,神不会爱任何东西;但是反过来,也不是说厄若斯就像我们人一样;而是介于神和人之间的,在希腊神话里面,他叫做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灵(Daimon),是介于神和人之间的一种存在。

苏格拉底也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神话,就是美神阿弗洛蒂特诞生那一天,很多神都来庆贺,喝得酩酊烂醉,其中有一个富神喝醉了,于是来了一个穷神,她垂涎富神的美色,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和他交配,结果怀上了孩子,就是厄若斯。厄若斯生下来,同时具有父亲和母亲的两种特质。他的父亲是无所不能的,代表着完满自足的,而他的母亲是穷神,代表着一无所有,永远在追求,得不到。所以厄若斯变换着这样的角色,他像他父亲一样,想得到什么就得到什么,另外一方面,他又像他母亲一样,又把这些东西丢了,两手空空。总之,他缺乏了之后就去追求,然后拥有,然后失去,再追求,再拥有,再失去,就是这样一个循环的模式。

我们自己的观点,肯定会觉得后面这个神话,这种循环模式更符合我们现在的爱情观,或者符合我们的真实感受。我们真正拥有什么东西,包括那些最爱的,其实都是处在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或者说在失去之后再去拥有,而不是说追求到手了就可以高枕无忧等等。就此而言,这应该是更符合我们现实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苏格拉底提出的爱情比阿里斯托芬提出的爱情有一个更大的目标,阿里斯托芬说爱情意味着只要在一起就行了,苏格拉底说我们在一起究竟干吗呢?在一起是为了寻求一种永恒,达到一种永恒。这个永恒是指的什么呢?柏拉图从肉体的灵魂和灵魂的永恒这两个方面来说。他说爱情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持久生存,这是通过肉体关系才可以实现的。其实柏拉图花了不少篇幅来表扬这种男女之间的爱情,说这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肉体的联合,因为只有这样,人才可以不断的繁衍下去。如果没有爱情,男人和女人是不会在一起的。所以恰恰因为爱情才使他们在一起,使他们结合,然后繁衍出子子孙孙的后代。这样即使他们这些个体死了,另外的个体能够生出来。爱情是一个很崇高的目的,是要追求永恒的,保持人类持久的繁衍。男女之间的爱情,肉体的爱情是必须的,这也是一个神圣的事情。从这一点来说,柏拉图还是很开明的。但是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他还是老调重弹,他认为这还不是最高的爱情,因为爱情还应该达到灵魂的永恒。

柏拉图其实思想比较复杂,按照他的爱情观,男女之间的结合是一种比较自由的,也是出于一种相互吸引的爱情。但是另一方面,他甚至也认为没有爱情的男女应该结合,他把这个当成一个任务,当成一个法律规定。在很多方面,他有这种优生学的思想,就是最优秀的男人应该与最优秀的女人尽可能多地交配,这样才能够生出最优秀的品种。比如通过抽签,十个身体最强壮的、理智最发达的男人和十个同样如此优秀的女人抽签,随机进行交配,而那些差的人就没有这样的权利。这符合优生学的道理。而且柏拉图对婚姻方面有很多具体的讲究,他认为一男一女要结婚的话,应该在有公信力的公证人的监护之下赤身裸体地见面,大家看了之后相互满意了才结婚。只要有监护人在场,双方赤身裸体去见面就行了。柏拉图说这没有什么,你用美德去做衣服就行了,只要你心中没有杂念,你有美德这件衣服,你不用穿其他的衣服。柏拉图既强调爱情的自由,也讲到制度上的约束,总之是为了保证婚姻,要保证人类的繁衍,柏拉图认为这对人类来说是无比重要的事情。

我们做一个跳跃,回到德国的叔本华,他其实也是花了很多篇幅来谈爱情的,他的代表著作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该书第二卷里面他专门花了50多页的篇幅来谈爱情,那个篇章的名字就叫做《性爱的形而上学》,这部分经常被作为一个小册子单独出版。如果我们去读叔本华的那本小书的话,会认为他跟柏拉图很一样的,即认为爱情的目的就是满足性冲动,繁衍后代,不管你什么天花乱坠的爱情,爱情就等于性爱,就是这么回事,其他的都是蒙人的。但是叔本华所说的性爱是什么?关键在“性”这个字,我们现在一看到性就首先想到男女的欢爱。但是如果按照这个词的拉丁语和德语的原义的话,都是“种”的意思,或者是类别的意思。就是说其实性爱跟男女的欢爱没有关系,是关于人这个类的,本质是为了让人得到繁衍,而不是你这样一个个人有没有得到快乐,不管是肉体的快乐还是精神的欢愉。叔本华什么都不管,只强调一切爱情都是为了人类的繁衍。所以他的目标跟柏拉图部分是一致的,因为柏拉图都描述了,不光是人,甚至是动物都会处于爱情状态,就是为了追求对方,捍卫后代。对此叔本华也列举了很多例子,为什么一个陷入爱情之中的人,他会连所谓的财富、名誉、健康、地位,甚至连国家都不要了,仅仅追求爱情呢?叔本华的答案就是:你被耍了,你的心都被蒙蔽了,就是给你一个虚幻美丽的目标让你去追求,等你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一切都恢复到枯燥、平淡、可憎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是叔本华的一个规则。在价值判断上叔本华和柏拉图是不一样的,柏拉图说人类繁衍下来是一件大好事,叔本华说人永远处在这种痛苦和空虚的煎熬之中,任何性行为都是服务于生存意志,都是对后代的出卖,让后代继续进入这个苦难之中受苦。

如果抛开这些价值判断的话,可以看到,柏拉图和叔本华把爱情看作是一种传宗接代和人类繁衍的重要手段,这是很一致的。但是假如柏拉图就到这儿的话,他就不是柏拉图了,他就是叔本华了。柏拉图的爱情里面最大的精华就是精神恋爱,灵魂的不朽比肉体要更不朽,更可靠一点。他特别举了人们文学里面津津乐道的很多爱情的例子,比如说欧里庇得斯有一个悲剧叫《阿尔克提斯》,阿德摩斯患了重病要死了,神说你可以选一个亲人代你去死。结果这个人的父母就不愿意代他去死,相反他的妻子阿尔克提斯很勇敢,愿意代他去死。这是爱情一个很高的境界。但柏拉图说,阿尔克提斯在这样做的时候,抱着一个念头,即她这样肯定会得到后世的敬仰等等。柏拉图说如果她没有抱着这个念头的话,她也不会去代她的丈夫去死的。

同样在荷马史诗里面,阿喀琉斯明明是知道为他的爱人报仇之后,他自己也要死,但他还是去做了。这是因为,人们其实更爱这种荣誉,爱这种精神上的不朽,其实胜过爱肉体的不朽。柏拉图举了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柏拉图认为灵魂在肉体之上,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观点。灵魂的不朽比肉体的不朽更重要,更高一步。那么灵魂之间的生殖是怎么回事呢?肉体的生殖很好理解,但灵魂之间也需要生殖,具体说来,就是两个灵魂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一起钻研哲学、艺术或者是文学,陶冶情操的东西,然后生出他们的“孩子”。柏拉图说的孩子其实就是各种精神文明作品。比如说一本哲学著作,或者说一首诗,一部法律,人类精神文明其实就是精神恋爱的结果,就是这些精神上要追求不朽创造出来的。这听起来好像跟弗洛伊德也有点相似,弗洛伊德说不仅人类的精神作品,而且包括精神文明,都是性冲动被压抑了之后发生转移,发奋图强,就创造了精神文明。柏拉图说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人类不是被压抑的,而是自然而然地,从肉体的繁殖上升起来的,自然而然地提升上来得到的一个结果,而不是压抑和斗争的产物。

□ 爱到最后“什么都不爱”

从这可以看出来,柏拉图式爱情的重点,我们所说的精神恋爱的一个关键,就是这样一个循序上升的过程。在柏拉图看来,精神恋爱不可能凭空出现,真正的爱情,就和所有的万事万物一样,都有一个从个别到普遍,从有形象到无形象的这样一个金字塔形的上升过程。人最初的爱情肯定是爱一个可见的,可以触摸的,比如说有形的、具体的物体。所以一个真正有爱情的人,他会爱一个美丽的肉体或者形体,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一个事情。但是他会过渡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就是他会爱所有的美丽的肉体。他会觉得只爱一个美丽的肉体是一件愚蠢的、不明智的、不合理的事情,他应该去爱所有美丽的肉体。这听起来好像是在为花心和滥情做哲学辩护,但真正的爱就是这样的,不会停留在对于一个人的爱,他会上升到对所有美丽的人的热爱。到了这个阶段之后,他肯定要有一个飞跃,因为灵魂比肉体是更美丽的,他要寻着这个爱的道路走下去的话,只要他不会沉迷于肉体的快乐,肯定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认为灵魂比肉体更美,于是爱这个美丽的灵魂。当然所谓的美丽的灵魂简单来说就是具有各种美德,具有各种丰富知识的灵魂,最好他会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爱所有美丽的灵魂。最后就都不爱了,只爱美本身。这是柏拉图的理念,在爱情观上的一个体现。爱是一个层层上升的过程,从单个肉体到所有肉体,从单个灵魂到所有灵魂,一直到美本身,到最后什么都不爱了。其实在学术界里面,这是对于柏拉图式爱情最大的批评。他不是批评你片面的排斥这个肉体或者什么,而是批评说柏拉图式的爱情其实是一个都不爱,真正的柏拉图的爱情是不爱任何人的,因为他只会爱那个美本身。这个也可以理解,因为按照柏拉图的爱情理想,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就可以是神了,因为神就不爱任何的东西。但是这是一个最高阶段,柏拉图始终强调这是一个阶段。所以他不会割裂这个东西,也就是说绝对不把精神恋爱和肉体关系彻底割裂开来。刚才我们已经谈了,柏拉图高度肯定了肉体的爱情对人类的持续存在的重要性,但是他又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同时不割裂。而且他强调这是一个自觉自愿的过程,他不会强迫着你禁欲,或怎样怎样,一切都应当是自然而然的。

还是在那个《会饮篇》里面,有一个美男子阿尔基比亚德最后发言,别人都赞美爱神,他却赞美苏格拉底。其实苏格拉底或者说柏拉图本身已经是爱神的象征。阿尔基比亚德很爱苏格拉底,但是苏格拉底的样子是很丑的,按照记载他是朝天鼻,金鱼眼,大腹便便,臃肿不堪,衣衫不整,光着脚。他的肉体根本就不美,为什么阿尔基比亚德对他一见倾心爱上他了呢?就是被苏格拉底的言谈、美德和智慧所折服,他对苏格拉底爱的死去活来,已经可以说是一种精神恋爱了。但是阿尔基比亚德没有放弃肉体上的追求,他经常找机会要和苏格拉底单独相处,经常和他抱在一起摔跤什么的。但是苏格拉底摔跤归摔跤,也没发生什么事情。阿尔基比亚德还是想方设法的要和他单独相处。有一次他找机会和他谈话到深夜,然后就说在一起睡吧。在关了灯以后他就脱光了衣服,钻到苏格拉底的被窝里面,紧紧地抱住苏格拉底,然而接下来呢,什么都没有发生。阿尔基比亚德向在座的人们哭诉,就说你看我这么一个美男子,无数的追求者,赤裸地抱着苏格拉底睡一觉,就像抱着父亲或者兄长一样。所以这个人太受挫折了。苏格拉底回答他说,在你的这个肉体还没有消磨你的锋芒之前,你的精神层面还没有打开,你别跟我谈什么精神恋爱,你的境界还差得很远。实际上苏格拉底是爱阿尔基比亚德的,后来阿尔基比亚德年纪大了,人老珠黄之后,他的情人都纷纷不在的时候,苏格拉底就找他了,说你现在知道谁最爱你了吧?

确实,如果像苏格拉底那种的话,境界太高了,没有人能够达到那种程度,但是不排除别的境界稍微低一点的精神恋爱,其实也可以容纳肉体关系。如果我们去看柏拉图的《斐德罗》这部著作,其实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即柏拉图也是认可这个的。那些还没有达到最高阶段,较低阶段的精神恋爱者,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求得肉体上的快乐,作为一个小小的犒劳。但是精神恋爱者的主业还是要一起钻研学问。他们应当做的,就是没日没夜地聊天。聊什么呢?聊哲学。按照柏拉图的标准,哲学就是最大的精神恋爱。

我讲这些就是想说明,其实柏拉图式的爱情观是很丰富的。我们把柏拉图的爱情简化为精神恋爱,这是一个粗暴地扭曲,或者说仅仅把顶端截取下来。实际上柏拉图式爱情可以说一座冰山,而精神恋爱只是这座冰山浮出水面的那部分。如果我们把一个完整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拿来考察的话,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也许就是符合道理的,会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得到验证。

我今天的报告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 现场答问
 
    |主持人:现在进入提问环节。先刚老师被他北大哲学系的同事誉为是国内学界最懂柏拉图哲学的人之一,刚才他用非常精辟,也非常简短的语言讲了柏拉图对话录里对爱情的解释,这也是我听过这么多讲座当中“爱”这个字出现最多的一次。下面我们进入提问环节,大家可以向先刚老师问关于这个话题的任何问题。
    
    |提问:您在做这种哲学研究,特别是这样课题的时候,本人需要刻意地尝试同性恋或者是爱很多女生吗?你会这样做吗?或者有没有这样做?
    |先刚:作为学者,我的首要任务是在理论上研究这些东西。我会尽可能地理解它们。
    |提问:所以你在做学术研究的时候,真的不需要去体验吗?
    |先刚:同性恋我是不会体验的,但是他所说的那种逐步上升的爱情,我觉得还是可以身体力行去感受的。比如,你爱你的恋人、或者你的丈夫或者妻子的时候,哪怕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被他的身体,也可能被他的灵魂,内在的东西吸引了。而且越随着时间的流淌,你会更爱他的灵魂部分,我想这个是可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实践的。
    |提问:所以您的学生问您这个问题的时候,您不会说不要这样做或者可以这样做吗?
    |先刚:学生一般不会问我这个问题。但是如果问的话,我会说你随便吧。
    
    |提问:在您的研究里面,您个人觉得柏拉图是双性恋还是他只是同性恋?还是他是实际上的双性恋或者多性恋,他又把同性恋作为一种标志,一种需要别人去做的宣传性的东西呢?你刚才说的是等量齐观的,是两手抓的,有没有偏废?根据你的研究。
    |先刚:这个我们主要看史料,从史料上来说,他的恋人基本上都是男的,也有女的(尽管他没有结婚)。这是一个事实。这个证明他都有两手抓,他唯一没有做到的就是繁衍后代,没有尽到肉体这方面的义务。至于他的思想我觉得是明显的欣赏同性恋的,但是他不会排斥男女的爱情的。因为他始终关注的就是,这也是我希望得出的一个结果,就是不管你是男女之间的爱情还是同性恋,你的重点不应该放在肉体的享乐上面,应该把重点放在双方灵魂的这种共同提升上。通过研究一些高深的学问、实践的美德,来共同提升。任何爱情,同性和异性这方面是差别不大的。
    
    |提问:首先谢谢先刚教授。在柏拉图的爱情观当中有两个词很重要,一个是“至善”,一个是“至美”。刚才您对至美做了很精彩的陈述,我想问一下您对至善的理解。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在学习哲学的时候,往往希望哲学能对现实生活有借鉴的意义,您能否从现实的世界里面借用柏拉图的爱情观评论一下?举一个例子,诗人顾城的那种三人的恋爱关系,很多人是赞扬,也有对它的贬低,您能不能谈论一下?
    |先刚:我先回到第一个问题。因为美是柏拉图在谈到爱情的时候谈得最多的。但是他另一方面指出,美的东西就是善的,善的东西就是美的,所以说至美和至善,按照柏拉图的整个哲学语境来说其实是同一个东西。关于至善在理想国里面谈的是最多的,善的理念处于整个存在的金字塔的顶峰。这是柏拉图两个经常换用的词,我想他在谈爱情的时候,尤其是谈到了究竟是什么东西吸引着我们去爱的时候,可能美的这个东西更贴切一点,所以他更多的时候是说到美。但是美和善是同一个东西,基本上这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个问题,顾城他们整个的感情纠纷我是不了解的,只知道他把妻子杀了然后自杀。按照柏拉图的学说,这也许能够证明他是一个有真爱的人。柏拉图说与奥林波斯山的12个主神相对应,人的爱情也有12种表现。比如战神阿瑞斯的手下的灵魂,他们的爱就非常刚烈,非常暴躁,经常跟所爱的对象有同归于尽的冲动,我想顾城就是战神这种类型的爱。但是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觉得谈论别人的爱情很危险,因为我不知道当事人究竟是怎么想的。很多都是别人的观察,所以不靠谱。
    
    |提问:中国人的爱情观和柏拉图的爱情观有什么区别?在他们的爱情观上为什么这样描写?今天您讲的柏拉图的爱情观给中国当代有什么指导意义?
    |先刚:你的第一个问题太大了,为什么有这种差别,只能说这是一个偶然因素或者是地理原因决定的,就是有这个差别。而且我也不想评价他们的高低,不能说哪种好。只能说这种差异是怎么样的,我刚才提到那本书叫《古希腊风化史》,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古希腊是非常开放的,他们对于爱情,情爱、情欲这些,各种各样的记载非常丰富,我们可以知道那个时候的人是怎么样卖淫的,怎么样发生性行为的,包括各种姿势,而且那些人都乐意交流。比如你要去拜访你的一位朋友,他正在跟他妻子行房,他会很大声地说,你在外面等着,我们正在那个呢,还会说做到什么阶段,或者是什么姿势,他会告诉外面的人,他们很乐意分享,而且那个时候男妓、妓女,高级妓女,还有各种通奸非常普遍,所以他们很开放。总之,他们就是这样一类人。黑格尔也说过类似的话,就是仆人的眼里没有英雄。一般人心目当中是英雄,但是天天伺候他的仆人,就看着他吃喝拉撒,睡觉打呼噜,吃饭掉地上,就觉得他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所以说仆人眼里面没有英雄。孔子说的那个意思就是女子和小人也是跟他接触的最密切的,他很难在女子和小人面前维持他的形象。我个人理解,是一种愤怒之言,就是别人这么崇拜我,你们不把我当回事,所以就是说难养。
    你说有什么指导意义,我觉得还是要规矩一点,或者有方向,就是说不要太沉迷于那些感官肉体的享乐。今天我们主要是讲柏拉图的,刚才也提到了叔本华,我给大家宣扬了另外一种爱情观,那是一种摧毁性的。柏拉图会指导我们怎么做,怎么样从肉体上上升到精神,怎么样做到两方面都兼备,很愉快地过着完美的生活。叔本华就告诉我们,这些都是虚幻的,你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你们没有什么。叔本华不屑于指导你,你们就是这么可怜。
    
    |提问:您在刚才讲座中说爱若斯是介于神和人之间的,人是匮乏,神是完满。但是据古希腊神话中讲到,神并不是完满的,比如说宙斯来说,他就是很滥情,而且说神也并不是不会爱的,宙斯他会爱很多人,而且美神的儿子也爱过一个凡人。今天您讲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有几种,爱是匮乏的,爱是永恒的,爱是精神上的,这三种解释并不是并存的是吗?就比如说刚才您举了一个例子说,苏格拉底和那个阿尔基比亚德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阿尔基比亚德老了之后苏格拉底才去找他。之前说爱是匮乏的,当他老了之后,我觉得他已经没有苏格拉底想要得到的东西了。就是他匮乏年轻的话,他会找更年轻的,如果苏格拉底缺乏智慧,他会去更加智慧的。但是当时那个阿尔基比亚德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人老珠黄了,但是没法解释他们之间的爱情的,就是说这三种解释并不是并存的,而且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吗?
    |先刚:如果按照荷马神话的理解,那里面的神都不是完满的,都有人格的缺陷。但是为什么说柏拉图说神是完满的呢?这就牵扯到柏拉图对于神的理解跟荷马的说法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读《理想国》这本书的第二卷和第三卷的时候,就会看到恰好柏拉图在里面指责这些诗人错误地跟人们传达了神的观念,把神描绘成这样充满了性格缺陷、尔虞我诈等等,柏拉图认为这不是真正的神,都是这些诗人的扭曲。柏拉图他自己要创立一种新的神学,这种神是完满的,不变的,永恒的,是这样的一个神。这样的神是真正的神,它和荷马传说的神是不一样的,这个不矛盾,旧的神学和新的神学是两个关系。而且就是因为柏拉图的这种对于神的关系,才为将来基督教的传入打下了一个基础。所以他提倡一神论,把那些乱七八糟的诗人讲的全部剔除掉了,认为那是人们对于神的形成的不真实的观念。
    我的本意,或者说按照我的理解,柏拉图所说的这些情况都是可以共存的,就是对于一种永恒的追求,或者说从肉体到灵魂的这样一个上升,以及在整个过程当中,还是因为匮乏,这种匮乏在于不能拥有,主要的在于不能持久的拥有他。就是两个相爱的人,无论是肉体上相爱还是精神上相爱的对方,即使相爱了,他们美是美,都存在这种相爱的,或者是融为一体的境界,他还是要追求他,还是会继续去爱,他不会停下来。所以那个美男子阿尔基比亚德,恰好证明是苏格拉底是爱他的灵魂,而且苏格拉底不会只爱阿尔基比亚德这一个人的,他的情人特别多,这个也不矛盾。
    
    |提问:我想问一下如果爱情是源于匮乏,那么欲望在柏拉图那里怎么解释?
    |先刚:欲望本身就是一种冲动,爱情是一种冲动,是一种追求,也就是一种欲望。我想这个在柏拉图看来,这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欲望也是由于匮乏,爱也是由于匮乏。
    |提问:区别在哪儿?怎么定位这种匮乏的?这两种匮乏的定义是一样的吗?
    |先刚:要是说区别的话,在这个理论下没有区别,因为欲望和追求是同一个词,欲望、追求和激情是同一个词,爱情就是这样的东西,或者说是另外一种名称。你可以说爱情是在所有的欲望里面最高的一种,就像柏拉图把人和人之间的欲望称之为Eros,他不会把人对别的东西的欲望称之为Eros。因为这个爱是欲望的最高阶段,或者是最顶级的一个表现。但是这两个东西如果你要是区别,就只能说有这个区别,因为爱情就是欲望,是最强大的,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欲望。
          
    |提问:柏拉图的爱情观是建立在苏格拉底之上的,不断的追求善和美,柏拉图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思潮的影响,像柏拉图和希腊哲学的人,他往往会把柏拉图对爱情的阐释当做古希腊人的一种思想撇在一边不讲。有没有后世在爱情方面的专家,他光讲柏拉图的爱情观,其他的不讲了。现在各种各样的思潮越来越多,柏拉图的一种想法在那么早以前产生,面对这么多想法的冲击,有没有柏拉图在现在精神上或者爱情观上的,可以做出一些适应现代社会思潮的改良,让他在现在这个环境下还是有生命的?
    |先刚:第一个问题是有没有人继承他的爱情观吗?
    |提问:有没有人撇开柏拉图的不讲?
    |先刚:那个肯定没有,要讲柏拉图的爱情观,肯定要和他的理念学说会联系在一起的。经常发生的现象就是故意强调理念学的,强调理念的方面,灵魂的方面,把肉体撇开了,导致了我们最常见的一些误解,一种很生硬,很粗暴的,或者很不切实际的这样一种空想,而不是像柏拉图真正所描述的那样,是一个自然而然上升的过程。
    至于现在的爱情观这么多,柏拉图式爱情有没有什么继承者,我不知道我算不算一个,但我是微不足道的。这些理论偏差特别大,比如我也研究叔本华,我听谁的呢?听叔本华还是听柏拉图的呢,就是看心情。有时候觉得叔本华的有道理,有时候觉得柏拉图的有道理,也处在一个循环动态的过程。
    
    |提问:我首先承认柏拉图是一个非常智慧,而且能言善辩的一个人,在那个时候,尽管大家对于爱情观很开放,但是他和别人的也不一样,别的男人爱的是女人,他爱上一个男人,会不会说柏拉图整个体系的建立,是因为他对自己一种特殊的辩解,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共鸣和争议,有了这么一个体系的出现呢?
    |先刚:肯定不是个别现象,他无需为自己辩解,刚才我也说了,同性恋在那个时候是非常普遍的,是得到表扬和赞扬的。
    |提问: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了吗?
    |先刚:是,作为一个男人而言,如果没有几个小年轻的做你的情人的话,那就会被认为你是不正常的,没有女朋友没有关系,但是你没有几个男朋友不行。一个漂亮的小男孩,十五六岁了,他居然没有一个爱他的人,那就会觉得他不正常。所以说有很多因素,在那个时候一定要做一个同性恋才是正常的。
    |提问:如果这样说的话,是不是社会出现了一种倒退?同性之间的才是爱情,异性之间就是为了繁殖后代吗?
    |先刚:繁殖后代是很高尚的事情,男女之间有没有这种精神恋爱?既有肉体关系,但是同时又在灵魂上提升,精神恋爱,柏拉图不置可否,跟我们的现实不冲突,因为我们还是异性恋爱,我们异性恋爱也可以借鉴柏拉图对于同性恋的说法。
    |提问:我们可以说现在这个社会对性爱的理解是倒退了对不对?因为以前还包容同性恋,现在是大家有不包容的,是社会的倒退吗?
    |先刚:如果你用另外的标准,比如说中国或者是其他印度的标准的话,你说的倒退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提问:以前大家觉得同性或者是异性我们都包容,现在大家不是特别包容同性恋。
    |先刚:那个有历史因素,因为基督教是反对这个的,基督教统治了欧洲一两千年,它是坚决反对同性恋的。我觉得现代西方有点矫枉过正了,现在同性恋可以公开游行、结婚,弄得我们现在不搞同性恋就好像有点对不起大家一样的感觉。当然有点开玩笑。比如我认识的一些同事,他根本就不是同性恋,但是他就表现出他是同性恋的样子,但是他又不是受了柏拉图的影响,而是受了一些西方的影响,包括人权或者类似的一些观念的影响,有点矫枉过正吧。
    
    |主持人:我觉得咱们今天晚上是打着哲学的旗号,突破了很多谈话的禁忌。在结束今天的讲座之前我预告一下下一讲,两个星期之后的9月26日,也是在这个地方,我们请北大历史系的昝涛先生给我们讲土耳其,昝涛是当代土耳其和土耳其历史的专家,他讲的问题跟我们现在中国关注的中亚问题,还有阿拉伯世界的很多热点问题都是相关的。因为昝涛先生除了研究历史以外,他也是当代国际政治方面有影响的政论家,他的讲座我相信一定会跟今天一样精彩。
   感谢先刚教授给我们做了一个精彩的演讲!我觉得他是用“柏拉图式的爱情”,让我们有一个亲近柏拉图的方式,在场各位提的问题不少对哲学有所研究,他的这本书对柏拉图的理解其实更近一层,在这本书里面,他用了很多像柏拉图式的爱情这样的例子,引导我们走向柏拉图的哲学最高的境界,希望大家关注他这本书,非常感谢大家!

原文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