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天衡美术馆“他山之玉——域外印章特展”回顾总结

 七烟 2019-05-15

获取更多资讯

韩天衡美术馆“他山之玉——域外印章特展”回顾总结

由上海韩天衡美术馆、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他山之玉——域外印章特展”于2018年12月28日在韩天衡美术馆开幕,至2019年5月5日闭幕,展览持续128天。展览期间,日均参观人数180人次,共计接待近24000人次。

“他山之玉——域外印章特展”是国内首次成规模的世界古代印章的系统性展示,由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韩回之及域外印章研究者、收藏家吴佳玮共同策划,展览向国内各大藏家广泛征集域外自公元前六千年至十九世纪期间,横跨欧亚非三大陆各地域代表性古印及相关古籍、文献资料共计七百余件。其中包含距今四五千年来自西亚两河流域的石质滚筒印100余件、距今三千多年来自非洲古埃及的圣甲虫印20件、距今四千年来自南亚印度河谷文明的滑石方印10余件、距今四千年至一千年来自丝路草原的各类铜印150余件、距今两千年多年来自地中海希腊罗马文明的宝石雕刻镶嵌印100余件、距今一千五百年来自西亚萨珊波斯帝国的半球形印100余件、近代欧洲火漆印和宝石镶嵌印100件余件,其他文明的印章及各类文献资料60余件。古印取材各异,有菲盎司、滑石、碧玉、玛瑙、水晶、石英岩、褐铁矿、铅、青铜、白银、黄金等。材质丰富,形式多样,让人大开眼界。

他山之玉

展览中最古老的一枚是距今八千年来自两河流域哈夫拉时期的石灰岩放射纹平面印,印章纹饰简单但带有使用者私人的符号信息,不仅体现出同时期其对硬质矿石材料的加工技术趋于世界领先地位,也反映出史前社会私有意识的觉醒,表明印章是保护社会经济中私有财产的工具。学术及研究价值较高的是一枚距今四千年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契约泥板,泥板上存有数个印章抑痕,均来自同一枚滚印。经过专家释读,此为乌尔第三王朝舒辛三年(公元前2035年),在温马地区(今属伊拉克境内),阿亚卡拉总督的粮食交接记录。自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始,粮食交接记录、土地贸易契约等泥板文书的数量剧增,滚印使用大为普及,印面构图风格日趋成熟,觐见题材滚印占据了极高的比例,这体现了用印制度上和官僚系统的成熟。值得一提的还有一枚罕见的中世纪教皇格里高利十一世铅封,铅封正面镌圣保罗与圣彼得像,上书铭文“SPASPE”,背面铭文“GRE GORIUS PPXI”即“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这类铅封大多悬挂在教皇文件的下方,以证明教皇文件的真实性与权威性,这枚精致的铅封极具史料价值,是以印证史的典型。展品时段逾八千年,地域上跨两万里,量多且质佳,不胜枚举。

他山之玉

展览旨在对世界范围内的古代印章做了一次梳理,以东西文化艺术交流为主线,突出各自特色,阐述文化的流传。展线从不同时期印章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入手,从形制、纹饰、题材、功用等诸多方面进行论证呈现,深邃而有序地追溯和揭示着域外印章发展的脉络,以求呈现古印与彼时社会、经济、艺术、宗教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阐明不同时间、地域、文化情境下印章使用的具体实例。

他山之玉

为实现更佳的观展体验,本次展览的策展团队不仅在陈列方式与照明系统上兼顾美观与科学,同时佐以火漆印、印蜕、印章高清放大印刷品、等身典型人物形象、印章设计衍生品等手段辅助陈列。


展览期间特邀数位行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域外印章研究者、域外印章收藏家吴佳玮专题讲述《域外印文化杂谈》,分享了平面印、滚筒印、圣甲虫印、半球型印的典型样式,从印章的起源,外形的演变及功能的变迁等多个方面,对域外印章做了全面的分析和讲述;台湾古玻璃及珠饰收藏研究者、纽约帕森设计学院硕士廖崇荣专题讲述《古玻璃纹饰之美》,分享了玻璃纹饰在建筑中的美学应用,以及古玻璃纹饰的发展与变迁;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世界史学科副负责人刘昌玉讲授《滚印三千年发展史的特征阶段》,对源自两河流域、超过三千年使用历史的滚印文化做了分享,梳理了从古苏美尔时期到新巴比伦时期滚印的发展与变迁;古代珠饰美术史专项研究员朱晓丽讲授《古珠与审美》,围绕古珠为例的收藏文化做了探讨,讲述了自己的收藏故事,分享了自己对于审美的理解。


本次展览陈列的域外印章,时间上纵横上下八千年,地域上横跨南北两万里,量多且质佳,是国内罕见的对世界范围内古代印章的探索和展示,吸引了不少国内团体预约参观。西泠印社、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百乐雅集艺术中心、上海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等团体均前来进行参观并进行学术研究与探讨。本次域外印章展览拓宽了国内观众的视野,对于中国篆刻史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韩天衡美术馆

地址:嘉定区博乐路70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30 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门票价格:全年免费开放

公共交通:轨交11号线至嘉定西站转公交嘉定11路至博乐路金沙路站下。也可乘坐公交嘉定6路、嘉定4路至博乐路金沙路站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