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招,泡坏一款好白茶!

 小陈茶事 2020-03-20

《1》

重阅张爱玲小姐的书。

看她以民国名媛的姿态泡茶,泡的是当时上流社会极为流行的茉莉香片——即今人的茉莉花茶。

泡得很闲适、恬淡。又带着旧上海洋派的底子。

其实,无论是旧时代还是现世,良辰美景奈何天里,泡杯清香的茶,都是件赏心乐事。

风味简朴,内质丰厚的白茶,若想泡出好滋味,泡茶时要注意时间的把握。

泡好一杯馨香鲜润的茶,最大诀窍,在于快出水!

盖碗泡白茶时需要分秒必争,唯有快出水,才能将好茶的内质物质更为完美的释放。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若出汤速度稍慢,白茶的内在物质提前过多释放,得到的茶汤将会浓重苦涩不堪!

自知非难,行之不易。

盖碗泡白茶,快出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泡茶过程中,做好快出水并不容易。

那么,在实际的泡茶过程中,什么才是快出水?影响快出水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2》

盖碗泡白茶,什么才是快出水?

所谓的快出水,指的是沸水注入盖碗后,合上盖子马上出水的冲泡方式,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七秒到八秒。

其中,注水到出水,是5秒。出茶汤到茶汤大部分倒干净,2-3秒。

当然,新手在泡茶的时候,可以稍慢一些,全过程控制在10秒内为宜。

在练习快出水泡白茶的过程中,可以参考秒表的时间,估算泡茶出汤速度。

当这套快出水的泡茶功夫,熟练于心后,便能掌握其中精妙。

想达到快出水,就和周伯通的左右互搏大法一样,一手注水,一手出汤,即可。

注水完成后,不要有太多的犹豫,快速倒出茶汤。

盖碗冲泡白茶,在前几冲泡茶时,快出水尤为关键。

干茶状态下的白茶,丰厚的内质物处于完好无损的状态,稍一与水相遇,茶味物质便会磅礴而发,纷纷析出溶入茶汤中。

故而,在前期冲泡时,做好快出水尤为关键。

等泡到七八冲后,茶汤颜色和茶味慢慢淡下来后,茶友们可以适当的进行坐杯,延缓几秒时间,再倒出茶汤。

盖碗冲泡白茶,掌握出茶汤的时间,能让一款茶的茶味物质,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

盖碗泡白茶,掌握好这套快出水的泡茶功夫,品质好的白茶,泡上十来冲茶汤,完全不在话下!

那么,盖碗泡白茶,影响快出水的因素有哪些呢?

01

准备工作没有做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就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盖碗冲泡白茶,若想做到快出水,就需要确保各方面准备到位。

座椅的位置,拉近到最为适合个人的位置,与茶桌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

茶桌上,各方面泡茶相关的无关物料,及时整理,移除,以免摆放在手边干扰泡茶。

如,像是易碎的花瓶等,就不适宜摆放在手边。

若不然,在泡茶出汤时,很容易因手肘的活动将花瓶碰倒、摔碎。

此外,茶桌上各方面相关的物料,要摆放整齐,清洗干净,以便泡茶过程时,需要使用。

如,茶夹、茶巾、茶滤、茶盂等,都需要摆放在方便个人取用的位置。

将所有物料准备好后,就可以烧水泡茶。

壶内的水,烧到沸腾状态时,可以准备泡茶的起手势。

泡茶的起手势,也就是泡茶的预备动作。

盖碗泡白茶,起手势是用右手端起开水壶,左手揭开杯盖,持在手上,准备注水泡茶。

若是正式开始泡茶前,准备工作没有做好,茶桌上零零散散的,等到注入沸水泡茶后,容易手脚忙乱,影响泡茶出汤。

02

注水过慢

盖碗泡茶快出水,对于注水到出水的时间,同样要求快。

一般而言,要想达到快出水的要求,从注水到出水,时间以控制在5秒为宜。

将烧沸后的水,注入盖碗内,这个过程需要快。

注水时,为了稳妥高效起见,要注意从低处注水。将烧水壶靠近盖碗,这样更方便快速安全的完成注水。

若是用悬壶高冲的方式,从较高的位置进行注水,滚热的沸水打在蓬松干爽的茶叶表面,容易引起水花四溅,造成烫伤风险。

盖碗泡白茶,注水的方式选择,主要有两种,环壁注水和定点注水。

所谓的环壁注水,指的是沿着盖碗内部,快速的画圈,画一个の字形状,将白茶干茶均匀打湿浸润,让茶味更好释放。

所谓的定点注水,指的是往同一处位置注水,快速完成注水。

盖碗冲泡白茶,在前期冲泡白茶时,选择环壁注水能让白茶芽叶更好舒展,等到白茶叶片完全舒展,吸饱了水分后,茶友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定点注水,或是环壁注水。

但无论是环壁注水还是定点注水,都需要注意时效性,短时间内快速完成。

注水时速度过慢,会耽误泡茶出汤时间。

03

放回水壶耽误出汤

盖碗泡白茶,若想达到快出水,在注水完成后,需要快速倒出茶汤,以免耽误出汤时机。

然,在练习泡茶的过程时,一手持水壶进行注水,另一手端起盖碗出汤,本来两不耽误。

在泡茶技巧尚未熟练的情况下,注水结束后,可以不必着急将水壶放回原位,一手注水结束后,另一手旋即合盖出汤即可。

或者,水壶注水完毕后,放在左手边上专门的壶架上。

否则,在放回水壶的这段时间内,将水壶摆正放回原位,需要耽误不少时间。

这时,盖碗内的白茶,容易与水产生过程时间接触,内在的茶多酚、咖啡碱物质提前过多释放,打破茶味的平衡,导致茶汤变得又苦又涩。

细节之处,可以影响成败。

注水完成后,放回水壶所耽搁的时间,会大大延误出汤时机!

04

合盖时,左拨右拨,延误良机

盖碗泡白茶,合盖的时候不能有丝毫的犹豫,需要快速倒出茶汤。

然,部分茶友,在用盖碗泡白茶时,注水完成后,本应第一时间合盖出汤,却在合盖的时候,左拨右拨,调整茶叶位置,再倒出茶汤。

这样的情况下,通常是因为注水的时候,没有采用环壁注水,干燥的茶叶,身量轻盈,容易浮在水面上。

看到这样浮在水面的茶叶,不少茶友会在合盖时,用盖子调整位置后,再倒出茶汤。

这样左拨右拨之下,就容易延误出茶汤的良机。

合盖的时候,除了用盖子拨动茶叶,影响出汤外,不少茶友还会因为刮末影响出汤。

干燥的茶在受到水的冲淋下,容易激起一层由茶皂素组成的沫沫。

茶皂素是大部分茶类中都会存在的物质,有着抗菌消炎的功效,可以放心饮用。

然,部分茶友,在泡茶的时候,会有着刮沫的习惯,用盖子左刮右刮后,再倒出茶汤。

这时,长时间泡在水中的茶,得出来的滋味早已经苦涩不堪!

05

倒出茶汤时,动作不娴熟

熟能生巧,做到快出水,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泡茶动作要娴熟。

白瓷盖碗泡白茶,注水完成后,快速合上杯盖,倒出茶汤。

合盖的角度要根据白茶叶片的大小以及整碎程度,适时调整,以免出茶汤时,开口过大,茶叶随着水流,大量倒出。

故而,合盖的角度调整,需要在多次练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得出最为适宜的开口角度。

合盖后,食指按住杯盖盖钮,大拇指和中指抓握碗沿,用三个手指,形成稳定的三角形,以便将盖碗抓牢,倒出茶汤。

提起盖碗后,快速将其翻转120度,手心朝外,对准公道杯,快速彻底倒出茶汤。

当多次练习后,泡茶动作掌握娴熟后,自然能做到又快又好的倒出茶汤。

《3》

瞬息就能万变。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需要我们好好珍惜时间。

泡一碗白茶,同样需要分秒必争,掌握泡茶出汤时间。

盖碗泡白茶,若想得出好滋味,动作可不能慢悠悠。

泡茶功夫,唯快不破,快出水方能更好的利用茶味。

知难行易,盖碗泡白茶,快出水的功夫,需要多练习,才能掌握诀窍。

另外,泡茶前,准备工作没有做好,会影响出汤速度;

注水的方法不对,会耽搁出汤时间;

注水完成后,在放回水壶的过程中,动作延缓,会影响泡茶整体时间;

盖碗内注水结束后,合盖的时候,左拨右拨,延误出汤良机;

在倒出茶汤时,动作不娴熟,同样会影响出汤!

知微见著,细节决定成败。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19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系列文章

2019白茶春茶笔记的结尾:我的山居生活

第37篇:春茶季,我在太姥山做了一个梦

第36篇:茶得微风拂,春逢谷雨晴

第35篇:为什么现阶段的新白茶不能压饼?

第34篇:为什么采摘春寿眉的茶农特别少?

第33篇:贾府四艳,可堪匹配白牡丹的四个等级!

第32篇:从湘云到宝钗,戏说白牡丹和春寿眉的区别

第31篇:我卖了三十年铁观音,所以比你懂白茶!

第30篇:你永远叫不醒那些装睡的茶友

第29篇:你是不是买到名叫“白牡丹”的春寿眉

第28篇:春末的春寿眉迎来主场,汤水淳滑、花香清芬!

第27篇:山岚坐看风吹雨,云卷云舒漫太姥

第26篇:今日太姥山大雾,为何高山云雾出好茶?

第25篇:送走白牡丹,迎来春寿眉

第24篇:春茶季茶农的朋友圈

第23篇:为什么不建议在春茶季的时候上山寻茶

第22篇:挑捡白茶,春茶季必不可少的技术活!

第21篇:两年时光,终于等来清明白牡丹

第20篇:太姥银针诞生记,讲讲白毫银针的分选!

第19篇:萎凋槽出来的白茶,没有收藏价值?

第18篇: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毛茶,毫香与花香如何转化?

第17篇面对外省银针的大举入侵,福鼎茶农在想什么

第16篇:教你分辨外省银针和福鼎银针的区别!

第15篇:福鼎茶农的新变化:农残检测机!

第14篇:论小白茶的倒下!

第13篇:荒野白茶采摘正当时!

第12篇:以为买的是白毫银针,其实,它是牡丹王

第11篇:科普:从外观上分辨白毫银针和牡丹王

第10篇:哪来那么多抛荒和荒野白茶饼?

第9篇:路边,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广告牌

第8篇:现阶段就上市的春白茶,慎买!

第7篇:采茶的从来都是老妪,哪来的少女?

第6篇:春茶季,那些关于福鼎白茶的认识误区

第5篇:讲讲白茶的第二级抛荒白茶

第4篇:那个穿茶服在茶园摆拍的,是不是你?

第3篇:你造吗?白茶,也会受原生家庭的影响

第2篇:头采米针缘何成为茶界网红?

第1篇:太姥山春白茶正式拉开序幕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