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教师成为“公众人物”,教育就失去了“味道”!

 爬虫爱书 2019-05-15

近日,一则高校答辩现场老师向学生扔论文的视频被广泛传播。视频中,台下一位教师对正在答辩的某学生进行严厉批评,并将该学生的论文朝讲台扔了过去。此事引起了人们的激烈讨论,有人觉得老师的做法过激了、太损了,很不应该;也有人觉得老师是因为太生气了,不应苛责。

一位自称是涉事学校学生的网友表示,这位老师虽然很严厉,但他是系里出了名的刀子嘴豆腐心,上过他的课的人都觉得他人很好,即使他骂了那位学生,还是会让那位学生高分通过答辩。这位网友认为,发这个视频的人心态应该不好,因为这件事对自己无益,又影响其他人。

其实在视频发布后的第一时间,涉事学校就与该教师和现场被批评的学生进行了沟通,当事学生并没有对老师的行为表示异议。就算这样,学校仍然表示会进一步与该教师沟通教育,加强为人师表方面的管理。

当教师成为“公众人物”,教育就失去了“味道”!

笔者无意去评判这件事的对错,更无意去为涉事老师或涉事学生辩护。只是这个事件中透出的一个现象,非常值得大家思考,那就是教师正在成为“公众人物”。

为什么要给公众人物加上双引号?因为这里的“公众人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众人物。众所周知,公众人物是指一定范围内拥有一定社会地位,具有重要影响力,被人们广泛知晓的人物。由于公众人物有极强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的言行非常谨慎(少数除外),有时候为了迎合某些需要,会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所以不少人对公众人物的言论都抱有几分怀疑,大家知道他们说的很多话并非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所想。

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他们显然没有公众人物那样的影响力和地位,所以称不上真正的公众人物。不过,教师言行的“透明度”却在逐渐接近公众人物。且与公众人物不同的是,教师的正面言行很难被“曝光”,被曝光的都是老师不好的言行。“老师扔学生论文视频”,早前“老师骂学生视频”,均与此有关。

当教师成为“公众人物”,教育就失去了“味道”!

笔者曾听到一位孩子正在上小学的家长亲口说,她给孩子包里偷偷藏了电话手表,还开了录音功能,如果孩子受到了委屈,录音就是证据。虽然笔者不停地暗示自己“这肯定不是针对老师,而是防范其他同学的欺凌”,但这种自欺欺人的讲法真的不能说服自己。

没有公众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却如公众人物一样,言行“暴露在阳光下”,所以说教师的公众人物称呼是一定要双引号的。

把教师当“公众人物”看待,让教师的言行完全诉诸于天下,并非不可以,但教育就失去了“味道”。杜威说“教育即生活”,生活是复杂多变的,教育也是复杂多变的,或悲或喜,或对或错,这样的生活才精彩,这样的教育才有意思。若教师成为“公众人物”,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教育行为被“公示”,为规避风险,一些“言不由衷”的话会天天说,教学中表演成分会愈来愈重,这样的教育还有“味道”吗?好比一个人的生活,天天被“公示”,这样的生活还有劲吗?

当教师成为“公众人物”,教育就失去了“味道”!

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打着“人脸识别”旗号的安装在教室的无死角监控被拿上台面。据说这种监控能识别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课,以及可以看到教师上课的整体效果。当真讲,这不是逼着大家去表演吗?老师表演,学生也跟着表演,教育界怕变成“演艺圈”。

其实在提前预知的情况下表演,对教师来说,算好的,最起码没有什么大风险,反正大家就这么演着呗。而那些在未知情况下被记录的言行,才是真正的风险所在。如果要彻底杜绝风险,老师就要在任何时候保持“表演”状态,教育工作者身上的血性荡然无存。

有时候,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与“家里人”有些相似,大家会“关着门”说一些真话,或调侃,或相互吐槽。“家里人”在交流时可能会发生龃龉,也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小冲突。这些东西不应该被晾在广场上,让人们指指点点。

当教师成为“公众人物”,教育就失去了“味道”!

诡异的是,被晾在广场的总是与教师负面有关的东西,与教师正面有关的东西几乎看不到。一位平时认真负责的教师,教学质量好,又比较受学生欢迎,但若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就可能“身败名裂”。

由于教师没有与公众人物相对应的地位和影响力,注定他们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处于弱势地位:当在网络上被嘲笑、讥讽的时候,这些教师们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去辩解,只能听之任之。

公众人物之所以能承担巨大的言行风险,是因为他们会获得与之匹配的巨大利益。而教师不会获得什么利益,只是承担风险。可是公众人物的“风险”,教师承受不起!因为任意一名教师的“随意”,都会形成对整个教师群体的“暴击”。

这个社会,用许多正面案例树立某个形象,仍然会遭受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而损毁一个形象,只需要一个视频或一个录音。不知道是可笑,还是可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