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花语未央,六月时光映夏。 在月色清爽的湖边山岭,泡一杯淡绿 带有人间的气息,也带着出世的气息。 眉目看落花,水上听荷音 也是一种非常让人向往的境界。 遥望茶山云雾绕 茶香醉心人神往 5月28日—6月2日,茶道与茶文化平台茶旅问道将开启新的问茶之旅-川茶游学研修班,快来与我们一起去探寻四川的名茶与名山大川吧! 天府之国,蜀地人文,历来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四川的茶文化,更是别具一格。古往今来,一代代勤劳智慧的四川人创造了灿烂的巴蜀文化。其中,独具特色的川茶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愈渐醇香。 让我们拂去岁月的轻尘,在川茶文化的大观园中,找寻川茶的故事与传奇。 四川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种植、制作、饮用茶叶的起源地之一,茶文化源远流长,是古籍记载中可知的历史最久远的产茶区。公元前59年,西汉王褒所作《僮约》中有“武阳(今眉山市彭山区)买茶”“烹茶尽具”的记载,可见当时蜀地已经有了茶叶集市,饮茶已成为社会风尚。这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最早的关于饮茶、买茶和种茶的记载。 四川也是中国产茶大省,茶业与茶文化,既促进了经济增长,又改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四川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以打造大品牌、开拓大市场、培育大集团、建好大基地,促进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川茶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时至今日,川茶的影响力依旧,产销量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 一起来看看此次川茶游学将会遇到哪些令人神往的好茶好景吧! 四川茶馆甲天下 成都茶馆 “四川茶馆甲天下”,素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尤以成都为甚,平均每条街道就有一家茶馆。饮茶、品茶、论茶以及以茶为中心的休闲生活已成为成都一道靓丽的风景。 ![]() ![]() ![]() 四川茶馆设施别具一格,古朴的老虎灶、小方桌、竹椅子,还有小巧别致的盖碗茶。四川茶馆的名字大多新颖雅致,如“谈天处”“各说阁”“漱泉楼”等,茶招也做得颇为考究。 ![]() ![]() 成都变脸表演 在四川茶馆里喝茶,不仅可以欣赏到滚灯、吐火、变脸等地道的川剧绝技和四川清音、说唱、评书、木偶戏等艺术表演,还可领略到精彩纷呈的茶艺茶技表演。蒙顶山“龙行十八式”茶技,多次在茶文化盛会上表演,震撼国内外来宾。 峨眉金顶世间奇 峨眉山金顶 峨眉山金顶,也称华藏寺,是峨眉山寺庙和景点最集中的地方,名胜云集,为峨眉精华所在。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主峰上,是峨眉游山的终点,也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峨眉山金顶始建于唐朝,屋顶为锡瓦所盖,元代时又被称为“银顶”。寺侧有卧云庵,内有饭堂和客房可供游客食宿。在金顶可观看峨眉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金顶与千佛顶、万佛顶相邻,万佛顶上亦有建筑,且有观光索道连接金顶与接引殿。 ![]() ![]() ![]()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雅安蒙顶山 蒙顶山称为“世界茶文化圣山”,常年细雨绵绵,烟霞满山。古籍记载:“蒙山上有天幕复盖,下有精气滋养。” 在民间,蒙顶山茶历来被看作祛疾去病的神来之物。因此,历史悠久的蒙顶茶被称为“仙茶”,蒙顶山被誉为“仙茶故乡”。 ![]() ![]() ![]() ![]() 蒙顶山上,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之一的蒙顶山,乘索道至天盖寺,游览甘露井、茶圣吴理真石屋、皇茶园,体验蒙顶山深厚、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欣赏蒙山派茶技表演,沿下山游道观赏蒙顶山茶园风光。 ![]() ![]() ![]() ![]() ![]() ![]() ![]() ![]() ![]() 全国名优茶中,四川名茶就有40多种,其中,在省外比较知名的有峨眉毛峰、蒙顶甘露、青城雪芽;而省内大家较为认可的是峨眉竹叶青、蒙顶黄芽、邛崃文君茶、广安松针、香山贡茶等。 近年来,川茶和川茶企业的迅速发展,品牌意识逐渐增强。竹叶青、叙府龙芽、龙都香茗、仙芝竹尖、绿昌茗雀舌、花秋御竹、佛泉今生相依、巴山雀舌、芝龙洪河茶、蒙山甘露,被冠以了四川“十大名茶”的称谓。 飘飘何所似,雪梅散人间 碧潭飘雪茶得名于书画名家黄纯尧教授饮此茶赋诗:“天生丽质明前芽,清香入骨窨制花,叶形汤色皆佳品,异军突起徐公茶。” 此茶叫何名,青年画家邓岱昆藏头诗即是:“碧岭拾毛尖,潭底汲清泉,飘飘何所似,雪梅散人间。” ![]() ![]() 徐公馆 此次我们将拜访碧潭飘雪创始人:徐金华先生(徐公馆),他创制并打造了茉莉花茶的品牌──碧潭飘雪。尊称“徐公”,他创制的花茶,亦称“徐公茶”。 徐公茶雅号碧潭飘雪。采明前上等细嫩碧绿茶芽,配质优形美伏天茉莉鲜朵,手工操作,精工窨制;芽因出云雾山,摄天地气,得个中三味;花因人工手择,洁嫩如雪,自在清芬。发水冲泡,见汤色澄碧,仿佛幽潭,乳花飘忽,浮悬水空,似碧潭飘雪。轻呷细品,齿舌遍香,有绿茶清香味,得茉莉魂。 ![]() ![]() 云山岭下茶,青竹绕水家 万年寺创建于东晋,时名普贤寺,唐僖宗时慧通禅师重建,更名白水寺;宋代易名白水普贤寺;明代神宗皇帝朱翊钧御题“圣寿万年寺”,简称万年寺,为峨眉山最早的六大古寺之一。 峨眉古刹“万年寺” 竹叶青是在总结峨眉山万年寺僧人长期种茶制茶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名山出好茶,竹叶青茶区群山环抱,终年云雾缭绕,森林茂盛,茶树接受光照时间短,强度低,漫色光多,有利于茶树中叶绿素、氨基酸含量等增加,从而使茶叶香气高、滋味浓厚、鲜爽、品质好。 竹叶青 一杯茶泡下去,随着水的浸润,茶叶一根一根地竖起来,或者直立于杯底,或者在水中上下沉浮,犹如茶的舞蹈,也似峨眉山上微风轻拂的竹林。 ![]() ![]() 古人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来自峨眉山的竹叶青,吸仙山之灵气,享天地之精华,一直以其自然之韵和特有的清醇淡雅,深受爱茶之人喜爱。追根溯源,我们才能看见文化是怎样生长出来,才能亲眼见证一代代茶人传承之路上的艰辛与坚决。 黑水峨眉雪芽基地 峨眉山的茶文化在其文明发展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同峨眉山道、释、儒文化及峨眉派武术文化组成了峨眉山文化大观,峨眉茶道的精神就是“智、美”,不以传统认识为标准定论。 ![]() ![]() ![]() ![]() 峨眉山产茶,历史悠久。唐朝李善所著的《文选注》中记载:'峨眉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今黑水寺(后改名万年寺)后绝顶产一种茶,味佳,而色二年白,一年绿,间出有常。' 峨眉山历代高僧几乎都会种茶制茶,著名的中国名茶“竹叶青”、“峨眉雪芽”、“峨眉白芽”、“妙品”等,就是峨眉山历代高僧自种自制的极品绿茶之系列产品。 峨眉雪芽坊 峨眉雪芽坊以禅茶文化为主调,前台旁边就是古朴的茶室,全木质的隔间给人生态、放松的感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远处的山,近处的树尽收眼底。历经一天的疲累,坐下来喝喝茶、观观景、聊聊天就是一种幸福。 ![]() ![]() 峨眉雪芽是传承千年的峨眉山茗茶,得到茶圣陆羽、茶痴陆游、苏东坡等历代名人盛赞,在康熙时期被誉为“第一山中第一禅茶”,所传承的千古峨眉山禅茶文化,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汇聚正、清、和、雅的佛门茶道精髓。 湖水莲波荡梵音 大佛禅院 大佛禅院原名大佛寺(民间又称大佛殿),原址位于峨眉山市区东郊,明代无穷国师开创,历时15年建成,雄伟庄严,气象轩昂,驾乎诸山;晨钟暮鼓,梵音飘渺,闻者神往,观者感叹,香火旺盛,信众络绎不绝。因寺内大悲殿供奉了一尊高12米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铜像,明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特意赐寺名“大佛寺”。 术合阴阳并济存 峨眉拳,武术拳种。始为道姑所创,为出家女子的一种防身拳术,原称“蛾眉拳”后谐音“峨眉”。该拳技击性强,不先发手击人,以后发制人为根本法。峨眉拳是峨眉派武术中各类拳术的统称,它具有独特的四川地方拳味,是人们健身、防身、养身,养性的重要拳艺之一。 此番让我们跟着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乔正权先生一起感受“刚柔顿挫,动静虚灵,飘逸自然”的妙境。 ![]() ![]() ![]() ![]() 世界茶文化博物馆
在中国几千年的茶业发展中,蒙顶山这块人杰地灵的圣地,始终是茶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蒙顶山不仅属于四川,也不仅属于中国,她属于全世界。 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博物馆”对蒙顶茶的起源、发展、演变、种植和制作工艺以及折射出的茶文化进行陈列展示,全面展现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的风貌。 武舞相融,行云流水 来到了天府四川,不论是在峨眉山、青城山,还是蒙顶山,长嘴壶茶艺表演,是一定要一睹为快的。 四川长嘴壶是我国一种独特的茶具,是我国茶艺的一环,是茶文化的一部分,历史悠长,源远流长,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观赏性。长嘴壶表演将中国的武术,舞蹈与艺术,融入参茶的动作,营造茶楼酒楼文化气氛和民俗气息,提高了茶客的品名茗乐趣。 长嘴壶茶艺 表演者配以高难度的肢体动作,如“龙行十八式”,手持长嘴铜壶,翻转腾挪,远远地、准确无误地将茶水注入杯盏中,用肢体语言表达文化内涵,长人知识,发人深思,糅合了茶道的静穆高雅及舞蹈艺术的刚健有力,令人目不暇接,心动神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