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给刘禅留下六字真言,本可保住蜀国江山,可惜刘禅给记反了

 昵称413468 2019-05-15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趁乱纷纷崛起,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一切都有可能,卖草鞋的可以做皇帝,卖肉的可以做将军。
最终在经过一番血雨腥风之后,只剩下北方的曹操、占据长江天险的东吴孙权和割据川蜀的刘备;他们三分天下,但唯一不变的年年战火不断,民不聊生。
我们今天就先来说说蜀国。
蜀国是三国中占据天险的一个国家,川蜀一带自古易守难攻;连抗战时,拥有大量先进武器的日军都难以攻入这一块地方。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蜀国后来竟是三国中最先被灭的国家,实在不可思议。
为此,后人议论纷纷;有人说,蜀国的失败都怪诸葛亮。虽然诸葛孔明是个大能人,但是他不擅长教育精英,导致国内人才匮乏。
也有人说,蜀国的国主刘禅是个无能的君主,他不可能和魏国的曹操家族和司马家族相抗衡。
其实,蜀国本不会那么快灭亡的;在刘禅登基后不久,诸葛亮将几十年来的治国经验总结成六个字“亲贤臣,远小人”,并对刘禅进行详细的解释。
刘禅最初也照做,重用诸葛亮推荐的贤才;在这些贤臣的辅佐下,蜀国蒸蒸日上,发展迅猛。
但随着不久后诸葛亮的离世,刘禅逐渐将这句话给记反了,把“亲贤臣,远小人”变成“亲小人,远贤臣”;刘禅渐渐的远离这些贤臣,反而亲近身边那些的小人。
于是,蜀国的内政一片凋敝;太监与大臣勾结,把持朝政,而刘禅则整天不思朝政,日日笙歌。
很快,魏国就抓住了漏洞,发动了消灭蜀国的战斗;最终的结果就是占据天险的蜀国不堪一击,迅速走向灭亡。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兴旺真是离不开忠臣效力和头脑清明的君王。如果刘备和诸葛亮还能活个三五十年,蜀国即使不能一统中原,也会是最后败落的那一个。
他二人君臣相得,并且很好的管理着蜀国,这样的国家,必将长长久久。只是历史没有如果,在那样的一个乱世,谁能掌握人才,并将其放到最佳位置上,谁就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