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堡荐|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黄埔N期 2019-05-15

公元前3500年左右到公元前729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有一个富饶美丽的国度,据说这里有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最完善的法律《汉谟拉比法典》,还有一座被称为奇迹的空中花园。而如今,这些都已成为废墟,深埋在平原之下。现在,人们通过挖掘出来的泥板,渐渐揭开这片神秘大陆的面纱。

这本书就用七块巴比伦创世神话泥板,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太古之初,世界一片混沌,没有天,没有地,只有汪洋一片海。海中有一股咸水,叫提亚玛特,还有一股甜水,叫阿普苏,它们分别代表阴阳两性,在汪洋中不断交汇,生出几个神祇,到安沙尔和基沙尔时,他们又生出天神安努和地神埃阿,于是宇宙出现了最初的几代神灵。

随着神灵逐渐增多,众神发生争端,提亚玛特和阿普苏日益感到自己的势力在缩小,于是他们决定惩治众神……

巴比伦创世神话 

(The Babylonian Legends of the Creation)

[英]沃利斯·巴奇(E. A. Wallis Budge)丨作者

董晓博、晁雪婷丨译者

董晓博丨责任编辑

作品简介

本书简要介绍了古代两河流域创世神话的发现史,并翻译了七块巴比伦创世神话泥板的全部内容。虽然本书已经出版了百年之久,但是其在学术性和知识性上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书作者沃利斯·巴奇爵士同时精通埃及学等多门东方学科,使得本书在论述中常有与其他文明比较的情况,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不论是进行专业研究的学者,还是想要了解巴比伦创世神话内容的历史爱好者,都会从本书中有所收获。

作者简介

沃利斯·巴奇(1857.7.27-1934.11.23),英国埃及学家、东方学者,供职于大英博物馆,出版了大量关于古代近东文明的著作。他多次代表大英博物馆前往埃及和苏丹,购买文物,丰富馆藏。 1920年,他因在埃及学方面的贡献被封为爵士。

精彩段落

最初,除了深渊任何东西都不存在,深渊被描述为无边的、混沌无际的水域,它是如何形成的无从得知。从这片水域中衍生出两类生命,即恶魔与神祇。恶魔有着丑恶可憎的外表,恰如贝罗索斯所言,是牲畜、鸟、爬行动物和人的结合体。而神则完全是人类的形象,他们代表着已知世界的三个层级,即天国或天空、大气层及地下世界。

大气层与地下世界共同组成了地,与天相对应。据楔形文献记载,最早两个被创造出来的神是拉克穆与拉克哈穆。他们的属性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他们似乎代表着两种初始物质。他们在通常的宗教信仰当中是不存在的,这可能是包含物质概念及特性描述的神学构想

在无数个世代过去之后,安沙尔与基沙尔神的形象逐渐形成,前者代表着“天之主宰,后者象征着“地之主宰”

在另一段长度未知的时间过去后,巴比伦的众神们便一个个地出现了,如:安努,埃亚(在这里被称作努迪穆得)以及其他神祇。

当神出现于宇宙当中时,“秩序”随之产生。当各种混乱无序的人格化身阿卜朱[1]遇到“秩序”时,他与其女性配偶提亚玛特商议,企图找到毁灭诸神的“道”(al-ka-at)或“秩序”的方法。

幸运的是,巴比伦人与亚述人为我们提供了提亚玛特的形象,使我们可以知道古代传统赋予她的存在形式。她被描绘成凶恶的怪兽,长着翅膀、鳞片和恐怖的爪子,她的身体有时是一条巨蟒,有时是一个动物。

在通常的意象中,她是所有物质层面恐怖的、邪恶的、令人憎恶的象征。尽管如此,但她是万物之母,[2]是杜普什玛特即“命运泥板”的所有者。尽管没有关于这块泥板或其内容的任何描述,但是从它的名字,我们可以推测出它可能是一种巴比伦的命运之书。[3]在神学层面,提亚玛特在巴比伦人心中,与混沌虚空(Genesis i. 2)在宇宙发展过程中的状态一样,无形无性,是原初的物质存在形式。

希伯来人将她描绘在浅浮雕和滚筒印章中,将之与拉巴图联系起来,[4]后者是一个女魔鬼,夜晚在沙漠中徘徊,哺育野生动物却杀害人类。差不多可以确定她是所有邪灵、恶魔和魔鬼社群的典型、象征和头领。

在阿卜朱与提亚玛特商议时,他们的信使穆姆也参与其中。目前为止,我们对这位只有名字的神的历史及特性一无所知。二者讨论的结果是开启了恶魔与神祇之间长期的斗争,黑暗势力的目标显然是毁灭光明,这场斗争的整个故事就是七块创世泥板所要讲述的主旨

诸神是太阳、月亮、行星和其他星星的神化,而阿卜朱或称混沌,与他的恶魔同伴,是黑暗、夜晚与邪恶的化身。双方之间的较量,无外乎是对各种自然现象的生动寓言。在其他原始民族的文学作品中也能找到相似的描述,例如伟大的天神荷鲁斯与黑暗界总指挥赛特之间的大斗争。

赛特对荷鲁斯为宇宙带来的“秩序”的敌视,与阿卜朱对月神辛、太阳神沙马什及他们的兄弟神带来的福祉的敌视如出一辙。赛特及其盟友对众神的敌对,就像提亚玛特及她的盟友那样,是永恒不变的。

在这一点上,一个新文本填补了第一块泥板的缺漏,描述了努迪穆得或埃亚(已建立的“秩序”的代表,众神已将“秩序”引入了阿卜朱与提亚玛特的领地)与阿卜朱及其使者穆姆之间的斗争。埃亚前去与黑暗力量做斗争并战胜了阿卜朱和穆姆。战胜阿卜朱,意味着战胜混乱的、无边无际的原始水源,为地表及地下水建立了不可跨越的界限,也就代表着海洋的形成。

征服的细节文本并没有给出,但是我们知道埃亚是“纯洁(或白色、圣洁)咒语”的拥有者,他靠强大的符咒战胜了阿卜朱及其使者。在埃及有关拉神与阿匹卜的神话中,哈托尔神也是用咒语困住怪兽,与埃亚在巴比伦神话中扮演的角色基本相同。

当提亚玛特听到埃亚战胜阿卜朱和穆姆的消息时,怒火中烧,决心为其死去的丈夫阿卜朱复仇。

提亚玛特在阿卜朱死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扩大同盟。有一种叫做“乌穆库布尔” 的生物曾经孵化出一窝邪恶的怪兽,帮助她与众神做斗争。乌穆库布尔的来源与特性无从得知,但是有观点认为其是提亚玛特的一种存在形式。

她的血可能由雾气、烟雾、阴云、暴风雨、旋风和毁灭性力量组成,是原始先民观念中与荒漠相关联的东西。这样一窝恶魔在埃及神话中的对应物是赛特与阿匹卜名为美素贝塞特(意为无力反抗之物)的盟友。他们被描述为巨蛇的形象,其中一些成为《亡灵书》(Chap. Ia)中提到的“安蒙提的九条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