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15 众所周知,越南人民军是在长期连绵不绝的战火中锻造出来的一支军队,但是有关他们的将领们的情况,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我们所知道的却并不多。 越南的大将 越南人民武装力量包括越南人民军、人民公安力量、海上警察力量和民军自卫队。其中,越南人民军和越南人民公安力量是越南共产党领导和指挥的两支最重要的武装力量。这两支武装力量的最高军衔都是大将。 1944年12月22日,武元甲根据胡志明的指示,在越南高平省原平县黄花探乡和陈兴道的一个林区里成立了“越南解放军宣传队”。这支由34人组成的抗日武装也就成为越南人民军的前身。后来,这一天就定为越南军队的建军节。1945年8月14日至25日,越军参加了越南全国八月总起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底,法国殖民者重返越南。1946年11月,法军又出动10万军队向越南发动全面进攻,越军投入抗法救国战争。 1947年10月15日,越军发起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反攻战役(又称秋冬战役)。经过两个多月的战斗,越军取得了秋冬战役的胜利。由于反攻战役指挥作战有功,1948年1月20日,胡志明签署命令,首次授予越军一批指挥员将军军衔。其中武元甲被授予唯一的大将军衔,阮平被授予中将军衔,阮山(洪水)、黎铁雄、朱文晋、黄森、黄文泰、黎献梅、文进勇、陈大义和陈思平等9人被授予少将军衔。大将军衔在越南诞生(由于这次越南军衔深受日本军衔的影响,将级军衔只分三级,因此我个人认为越南1948年的大将应翻译为上将,在《苏联军事百科全书》里的武元甲的词条里就写的是1958年授予大将军衔的,而不是1948年)。但当时由于处于战争中,军衔并不怎么正规。一直到1958年4月29日,越南颁布了第一部《越南人民军军官服役制度规定法》,开始实行军官军衔等级制度。同年12月20日,胡志明主席签署命令,颁布了《越南人民军军官服役条令》,正式实行军衔制和薪金制。1958年首次授衔有22名军官被授予少将至大将军衔,另有37名大校和75名上校。 到目前为止,越南人民军共产生了12位大将。他们分别是:武元甲、阮志清、文进勇、黄文泰、朱辉珉、黎仲迅、黎德英、段奎、阮决、范文茶、冯光清和黎文勇。 1958年12月,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中央军委书记武元甲又一次被授予大将军衔。 1959年8月31日,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越南人民军政委、中央军委副书记阮志清被授予大将军衔。 1974年4月,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书记文进勇由上将军衔晋升为大将军衔。 1980年1月,越共中央委员、越南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常委黄文泰由上将军衔晋升为大将军衔;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中央军委副书记朱辉珉由上将军衔晋升为大将军衔。 1984年4月,越共中央委员、越南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常委黎仲迅由上将军衔晋升为大将军衔。 1984年12月22日,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常委黎德英由上将军衔晋升为大将军衔。 1990年1月10日,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常委段奎由上将军衔晋升为大将军衔;越共中央委员、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中央军委常委、国务委员会副主席阮决由上将军衔晋升为大将军衔。 2003年7月2日,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书记范文茶由上将军衔晋升为大将军衔。 2007年7月6日,越共中央军事党委、国防部在河内举行授衔仪式,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宣布晋升命令: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书记冯光清由上将军衔晋升为大将军衔;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越军总政治局主任、中央军委常委黎文勇由上将军衔晋升为大将军衔。 越南人民公安成立于1945年8月19日。公安部是越南政府管理全国公安部门和公安力量队伍的最高行政机关。公安部曾多次改名。1955年至1975年是公安部,1975年至1998年改名为内政部,1998年又改名为公安部。 越南人民公安力量共产生了2位大将,他们分别是:梅志寿和黎鸿英。 1989年5月,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内务部部长梅志寿由上将军衔晋升为大将军衔。 2005年1月9日,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公安部部长黎鸿英被授予大将军衔。 从越南人民军授衔历史来看,大将的职务一般是国防部长、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副总参谋长、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等。2005年4月5日,越南政府颁布第44//2005/ND - CP号决定,规定越军担任领导、指挥和管理职务的各级军官相应的最高军衔等级,其中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和总政治局主任的最高军衔为大将。而越南人民公安力量中,只有公安部部长的最高军衔为大将。 大将不规定服役年限,但当身体和能力不能胜任所担负的任务时,则执行退休制度。 国家主席有权任命总参谋长、总政治局主任。政府总理有权任命国防部长、公安部长。大将军衔由国家主席授予和晋升。 大将肩章为人字花纹的黄色金属板,上面镶嵌四颗黄色的星。 越南大将风云 武元甲是越南当代著名的将领和战略家。1948年1月20日,武元甲被授予了唯一的一个大将军衔,年仅37岁。1954年任奠边府战役总指挥。他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取得了“奠边府大捷”,法国在日内瓦和谈中同意撤离,越南北部得到解放,武元甲也获得了“奠边府之虎”的美名,其个人威望也达到了一个高峰。他也被誉为越南“人民军之父”。 无论是过去和现在,武元甲大将都是越南知名度很高的越南人民军主要代表人物,担任越军总司令和军委书记长达30多年,也是唯一出版过详细自传的越南人民军领导人。武元甲大将与越南人民军其他领导人之间在名望上有一定的悬殊,他在越南近代史上占有突出的位置。越南人根据武元甲的功绩,高度称赞他是一位优秀的军事领导人、组织者和战略家。武元甲也确实是一位满怀壮志、勇于献身的传奇式人物。奠边府战役是武元甲大将军事生涯中指挥最成功、也最著名的一次历史战役。由于他对教义理论方面的争论常常采取漠视的态度,因而他常常处于政敌的包围之中,并成为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散布谣言、诽谤个人运动”的牺牲品。典型的谣言是:有人有组织地造谣说取得奠边府战役最后胜利的计划与组织者是文进勇,而不是武元甲,说他当时因腹泻病倒了。武元甲还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著的《巨大的胜利、伟大的革命》一书极富有创造精神和独到之处,但其最佳作品应该属于《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一书。他所著的最引起读者感兴趣的书是《奠边府战役》,美国人认为他的最差的一部书是《我们必定再次赢得胜利》。他还曾著《论游击战争》。 1990年9月22日下午,武元甲作为越南政府代表,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第11届亚运会,在开幕式上,当越南体育代表团入场时,身着大将军衔军礼服的武元甲致军礼的情景,给中国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现在,武元甲大将已经103岁了,据说身体尚好,是越共历次中央全会“特别代表”,是健在的越南党内资历最老的开国元勋。武元甲目前在越南河内中央108军事医院接受护理照顾。2012年8月25日是越南名将武元甲的102岁寿辰,越南各界人士纷纷向这位曾战胜法国和美国的将军祝福。越共总书记阮富仲和国家主席张晋创,及多位国家重要官员均前往医院向武元甲拜寿,带去鲜花和“全国人民的厚爱和敬意”。 第二个获得大将军衔的是阮志清,他被人称之为“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大将。阮志清是越南军内仅次于武元甲大将的二号人物。 阮志清是越南武装力量的重要领导人,他既长于政治工作,也熟悉军事指挥,是越南人民军中的一位军政双料大将。他威望很高,受到了胡志明的器重。1961年,阮志清率领4万多北越人民军正规军来到南方,将处于分散状态的南方游击队合编为统一指挥的越南南方解放军。南越解放军和党组织在南越的农村牢牢的扎下了根。1965年阮任越南劳动党南方局第一书记和越南南方抗美战争前线总指挥,积极抗击美军的侵略,坚持武装斗争,坚持土地改革,他的正确主张和军事上的谋略,为南方人民赢得解放起到了重大作用,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阮志清还对中国人民怀有诚挚的感情,对援越的军事顾问非常尊重,与军事顾问团中的政治顾问合作得非常愉快。在军事顾问团副总顾问邓逸凡于1955年9月中旬率领第一批人员离开河内回国前夕,阮志清两次前来长谈,表达了难以割舍的战友情谊,最后竟一直将邓逸凡送至睦南关才分手。由于积劳成疾,阮志清于1967年7月6日病逝,时年53岁,可谓英年早逝。 关于阮志清大将之死亡原因至今没有一个明确说法。阮志清突然在河内病逝,越南官方的说法是突发心脏病,但民间的说法是阮大将6月底在一次美机空袭中,牺牲在西宁省指挥部,美国驻越部队司令威斯特摩兰将军在回忆录中也称阮志清死于美军对位于柬埔寨“鹦鹉嘴”地区的越共南方总部的轰炸或炮击;也有说是南越特工刺杀的;也有海外媒体称其系在从绵延于越、老边界的长山山脉“胡志明小道”中行军时,被反共的少数民族游击队(可能是苗族)击毙;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黄文欢在其回忆录《沧海一粟》中也称“阮志清同志牺牲”,显然“死于心脏病”之说不能成立。究竟事实真相如何,也许只有等待档案解密后才有可能真相大白。当然也有可能成为千古之谜了。 阮志清有四个孩子,三女一男,他的第四个孩子就是目前担任越南国防部副部长的阮志咏上将。 越南人民军中第三个获得大将军衔的文进勇被称为是“最神秘”的大将。他是越南当代军界继武元甲将军之后最负盛名的人物。他关于游击战的理论在越南军队中有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文进勇将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有一种军人的威严。由于长期担任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的职务(从1953年11月到1978年5月),他参与越南许多重大军事战略决策。在抗法、抗美和侵柬战争中,曾亲临前线指挥过许多重大战役,如和平战役、9号公路战役、广治战役、西原战役、胡志明战役和大规模的侵柬战争。但是对他在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却很少披露,因此许多研究越南战争问题的外国军事专家称文进勇是一位“既公开、又神秘”的将军。 文进勇的大部分军事生涯是在政治工作和参谋工作岗位上度过的。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外国的不少将军和军事评论家并不把他看成是一个军事家,而认为他只是一个“政治鼓动家”、一个“行政管家”。直到1975年春季,他参与计划和指挥越南抗美战争的最后一场大战役——“胡志明战役”,此时人们对他的军事指挥才能才有了新的认识。从1975年4月26日17时开始到30日11时30分占领南越“总统府”——“独立宫”为止,整个战役仅仅用了3天又18个小时30分,就彻底她打垮了南越政权及其军队。 “胡志明战役”的胜利,使文进勇的名声大噪,也使他洗去了外国军事评论家对他的“无实际指挥才能”的评价。 但文进勇将军的军事生涯也不完全都是辉煌的,侵略柬埔寨的战争就是他最不光彩的一段,也是导致他最终失宠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从军事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开始的侵柬作战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极其成功的,仅仅用了12天的时间就拿下了柬埔寨首都金边。但是后来柬埔寨各派抗越力量采用了广泛的游击战术,反而使得以游击战起家的文进勇束手无策。他和他的同僚们先后制定了封锁泰 (国)柬(埔寨)边境,对抵抗力量实施各个击破的“K-5计划”和12个“旱季作战计划”,但均未奏效,使越南陷入了一场长达13年的消耗战。正如一位外国军事评论家所说的,侵柬作战是文进勇军事生涯中的“最黑暗的时期”。 除了武元甲将军外,文进勇的著作可以说是最多的,著有《越南军事艺术问题》 (1968年)、《春季大捷》 (1976年)和《人民战争,全民国防》 (1978年)等。 阮决早年随武元甲一起参加革命。是越军老资格将军,越南民兵创始人之一,曾发表过大量有关民兵建设的文章、论著。 黎文勇大将是越南人民军新生代的重要人物,1998年9月即任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任总参谋长的时间比现任越南军方一号人物(国防部长)冯光清大将还早,现在却屈居冯光清大将之下。2000年11月7日,前越南共和国(即南越)的支持者在泰国劫持一架小型飞机飞至胡志明市撒下50000张反越传单。时任越南国防部副部长兼人民军总参谋长的黎文勇因此受到牵连,而于2001年6月改任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 越南大将档案 这些大将大多都是经过磨难而成长起来的,很多人还曾被法国殖民当局逮捕,投入高墙,有的还不止一次。武元甲在19岁时因参加政治原因而入狱,被囚禁达3年之久。阮志清3岁就成了孤儿,由亲属抚养长大。他受过基本教育,又因自己勤奋好学,能说比较流畅的法语。在1938年至1943年曾三次被法国殖民当局逮捕,他最后一次被捕是在1943年,他在牢狱中度过了两年,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才出狱。但每次出狱后都又义无返顾地投入到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中。文进勇的母亲早逝,由于家境贫寒,他仅上过6年学。刚满15岁那年,父亲突然去世,他不得不开始外出谋生,当过纺织工人。曾因为组织工人罢工被法国殖民当局三次投入监狱,第一次是1939年,第二次是1941年,被判了几年徒刑,1943年越狱逃跑,但第二年又遭逮捕,但是他再度越狱逃脱了。1945年1月,被法国殖民当局缺席判处死刑。越南第一位总参谋长黄文泰由于家庭困难,13岁不得不缀学去当工人,曾当过理发匠,从1933年开始先后到鸿基煤矿、静肃锡矿、高乎锡矿厂当工人,参加过工人运动。1940年9月被捕入狱。同年10月出狱后转入地下。朱辉珉早年在义安长清机械修理厂当工人,在1931年至1943年期间曾先后4次被法国殖民当局逮捕,曾被流放到昆仑岛上。梅志寿于1940年至1945年曾被法国殖民当局逮捕,也曾被流放到昆仑岛。这些在法国殖民当局监狱里呆过的大将都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监狱的经历不仅没有磨灭他们的革命意志,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的革命信念。 在大将里面,最后职务最高的是黎德英。他1974年破格由大校[来自wWW.lw5u.coM]晋升为中将。1991年6月出任中央军委第一副书记,1992年3月又兼任国防与安宁会议主席,成为仅次于总书记的第二号人物。1992年9月又当选为国家主席,即使是大名鼎鼎的武元甲、文进勇与黎德英相比,也只能望其项背。 黄文泰曾在1941年9月由越党派到中国黄埔军校柳州分校学习。1944年10月奉命回国,与武元甲一起创建了越南解放军宣传队。黄文泰是越军中的老资历,1948年1月20日最初授衔时,在少将中排在阮山(洪水)、黎铁雄、朱文晋、黄森等人之后,在文进勇之前。黎仲迅本人成份伪军人,曾在1935年至1941年期间在法国殖民军中服役,任军士,曾在黄埔军校南宁分校受训,担任过中国国民党军官。在新中国成立后,黄文泰、黎仲迅、段奎等曾人中国军事学院学习。 这14位大将主要出身在农民家庭和工人家庭,但也有一些人出身在有钱人家,如武[来自WwW.lw5u.com]元甲破落地主家庭出身,段奎富农家庭出身。 出任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有:武元甲、阮志清、文进勇、朱辉珉、黎德英、梅志寿、段奎、范文茶、黎鸿英和冯光清等10人。曾当选为越共中央委员的有:黄文泰、黎仲迅、阮决和黎文勇等4人。 由于越南特定的历史条件,北方一直是越南革命的中心,人民军的主要将领主要是北方人。在这些大将中,只有阮志清、黎德英、黎鸿英、黎文勇等4人出身于南方。 越南英雄金星勋章是越南的最高勋章,曾获得金星勋章的大将有:武元甲、阮志清、文进勇、黄文泰、朱辉珉、黎仲迅、黎德英、梅志寿、段奎和阮决等10人。武元甲和文进勇分别于1992年和1995年授予的,而阮志清、黄文泰、黎仲迅和段奎是于2007年追赠的。梅志寿是在逝世之前四个半月的2007年1月12日授予的。 范文茶和冯光清曾荣获“越南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其中范文茶是1976年获得的。 朱辉珉是唯一的少数民族出身的大将,其他大将都是京族。 越南公安第一大将梅志寿是前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书记黎德寿的胞弟。黎鸿英是唯一文职出身的大将,在2002年1月28日出任越南公安部部长以前一直在前江省团委、省委从事党团工作。 14名大将授衔时的平均年龄为61.5岁,在他们当中授衔时最年轻的是阮志清,年仅45岁,不足60岁便获得此军衔的还有武元甲(47岁)、黎鸿英(56岁)、文进勇(57岁)和冯光清(58岁)。最年长者为黎仲迅,1984年他被授予大将时,年已七旬;阮决和段奎获得大将军衔时,也年已68岁;朱辉珉、梅志寿和段奎获得大将军衔时,年已67岁;黄文泰(65岁)、黎德英(64岁)、黎文勇(62岁)获得大将军衔时都已年过六旬。从上不难看出,在越南战争结束以前被授予的大将都是很年轻的,而越战结束以后晋升的11个大将就有9个超过了60岁。 在这14名大将中,最先逝世的是阮志清,逝世时年仅53岁,可谓英年早逝。黄文泰和黎仲迅都于1986年病逝于河内,享年分别为71岁和72岁。段奎于1999年1月16日病故,享年76岁。文进勇和梅志寿分别于2002年3月17日和2007年5月28日逝世,享年都是85岁。朱辉珉2006年7月1日逝世,享年93岁。在已逝世的大将中,朱辉珉是最长寿的。 目前仍然健在的大将有武元甲、黎德英、阮决、范文茶、冯光清、黎文勇和黎鸿英等7人,其中,武元甲已经102岁了;黎德英,92岁;阮决,90岁;范文茶,78岁;黎文勇,67岁。在军队里仍然在职的目前只有冯光青大将一人。黎鸿英于2011年8月3日出任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不再担任公安部长职务。 目前,越南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为越南最高军事决策机构,中央军事党委是中央政治局处理军事和国防事务的常设机构,代表政治局对国防和军事工作行使决策权。中央军事党委同时也是全军的最高党委,通过国防部指挥全军。中央军事党委成立于1946年1月,1948年8月改称“总政委”,1952年5月改称,“总军委”,1961年1月改称“中央军委”。从1946年1月至1980年2月8日,武元甲担任中央军委书记长达34年之久。此后,都由党的总书记兼任中央军委书记,国防部长任中央军事党委副书记,常委由国家主席、政府总理、总参谋长、总政主任等组成。武元甲也成为唯一担任过中央军委书记的大将。担任过中央军委副书记的大将有:文进勇(1947年3月- 1987年2月16日)、.阮志清(1950年- 1967年7月6日)、朱辉珉(1976年12月- 1987年2月16日)、黎德英(1987年2月16日- 1997年12月)、段奎(1991年8月10日—1997年9月)、范文茶(1997年9月29日- 2006年6月28日)和冯光青(2006年6月28日— )等7人是大将军衔。 越南国防部成立于1945年8月。国防部是中央军事党委的日常军事指挥机关,直接掌管全国军事大权,主管全国武装部队。在越南人民军的历任国防部长中,武元甲(1946年11月9日- 1947年8月,1948年8月- 1980年2月8日)、文进勇(1980年2月8日- 1987年2月16日)、黎德英(1987年2月16日-1991年8月)、段套(1991年8月10日- 1997年9月)、范文茶(1997年9月29日- 2006年6月28日)和冯光青(2006年6月28日— )等6人是大将军衔。其中,范文茶大将相当幸运,碰上越南人民军军官年轻化的时代,以中将军衔出任越南军方一号人物——越南国防部长。这是越南就任国防部长时军衔最低的将领。其他的除武元甲以外,就任国防部长的时候都是上将或大将军衔。段奎是最年长的国防部长,他担任国防部长的时候,已经68岁了。国防部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局、总后勤局、总技术局、国防工业总局和情报总局六大机关。 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部成立于1945年9月7日。总参谋部负责越军的日常军事工作和战时军事指挥机关,越南称它是“军队的中枢,武装力量中最重要的军事机关”。在越南人民军的历任总参谋长中,黄文泰(1945年9月7日- 1953年11月)、文进勇(1953年11月- 1978年5月)、黎仲迅(1978年5月- 1986年12月5日)、黎德英(1986年12月5日-1987年2月16日)、段奎(1987年2月16日- 1991年8月)、范文茶(1995年12月- 1997年9月)、黎文勇(1998年9月- 2001年6月)和冯光青(2001年6月- 2006年8月)等8人是大将军衔。其中,文进勇担任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长达25年之久,是迄今为止担任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时间最长的将领。黎仲迅是迄今为止唯一死于任上的大将总参谋长(还有一位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也死于任上,他是阮克研上将)。 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成立于1946年。总政治局负责越军政治思想工作和干部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1946年至1950年6月称为“政治局”,1950年7月改称为“总政治局”。在越南人民军的历任总政治局主任中,文进勇(1947年2月12日—1949年10月18日)、阮志清(1950年6月—1961年)、朱辉珉(1977年3月- 1987年2月)、阮决(1987年2月- 1991年6月)和黎文勇(2001年6月- 2011年3月1日)等5人是大将军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