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城市高寺镇, 白吉馍夹腊汁肉,相传已有3 0 0多年的历史。 ![]() 相传北宋时,宫廷御膳房有一袁氏师傅,只因身怀制作“肉夹馍”的绝技,名震京都汴梁,深得皇帝恩宠。其家就在项城高寺袁楼。后来,同族叔父研究出袁氏的“肉夹馍’’秘方,生意红火,门庭若市,就打起了歪主意,多次找叔父借钱。叔父念其先父对饭馆有贡献,所以侄子每次借钱都借给他。但袁家三子好逸恶劳、本性难改,借钱根本没头,如果不给,就找来一批地痞流氓寻衅滋事。其同族叔父看在本地无法再干,只好携妻带子来到古城西安,仍操旧业,生意同样火爆。 ![]()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归来,途经西安,生病数日,不思茶饭。一日,一位太监从袁氏那里买来一些“肉夹馍”,乾隆帝闻香味而诱发食欲,吃后龙颜大悦,赞道:“真乃名吃也!”并询问“肉夹馍”出处。遂来到袁氏店里问长问短,并用“肉夹馍”犒赏随从。御封“肉夹馍”为“西安名吃”,并更名为“白吉馍”,还钦笔题写了牌匾,而原产地的高寺袁楼却渐渐被人忘记了。 早在2006年河南日报就有一篇新闻,介绍项城袁楼的白吉馍,那时出自项城的白吉馍,已经在全国有100多家加盟店了!原文如下: 小小白吉馍,能使一方百姓富裕起来吗? “俺村就是靠经营腊汁肉夹白吉馍富起来的。”65岁的袁体军老人开门见山,“我的儿子、儿媳都在郑州卖白吉馍,已拥有6间门店,100多万元资产。” 现在,远近闻名的白吉馍专业村——项城市高寺镇袁楼村,存款百万元以上的有20 多家,10万元以上的有200多家。 袁楼村有3900口人,外出做腊汁肉夹白吉馍生意的就有2000余人,足迹几乎遍布全国的大中城市。改革开放初期,袁楼村人袁同宽引进了腊汁肉夹白吉馍生意,不到两年,袁同宽率先富了起来。之后,他向村民传授白吉馍制作技术,腊汁肉夹白吉馍生意在袁楼村很快发展起来。 据了解,袁楼村人袁会杰已为这一特色食品申请注册了商标——“中国袁记汉堡(馍王)”,不但统一了选料、配方、包装标准,还统一了经营模式,使腊汁肉夹白吉馍这一产业得到了升级,现在已经有加盟连锁店100多家。 该村党支部书记余海洋的想法更是让人振奋,“我们计划实行网上销售,把腊汁肉夹白吉馍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唯有西藏是俺村的一个空白点,现在青藏铁路开通了,我们一定要把这个空白点补上,真正让袁楼腊汁肉夹白吉馍香飘全国。 每每看到项城街上的白吉馍打着“正宗西安白吉馍”或“灵宝白吉馍”的招牌,都会默默为咱项城的白吉馍鸣不平!最尴尬的莫过于跑到西安去吃“袁记白吉馍”却发现,卖正宗白吉馍的正是咱项城人! 你喜欢吃白吉馍吗? 为源自咱项城的白吉馍竖起大拇指吧! 编辑 华丽 路路 小薇 审核 富强 |
|
来自: 昵称50444556 > 《商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