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泰国和越南边境的贸易瓶颈被归咎于政府当局和边境贸易商对程序的了解有限。 然而,尽管一些领域的问题是众所周知的,但工商部进出口司在贸易发展基金二期项目下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老挝贸易商普遍不知道这些问题。 由于他们雇佣泰国和越南的中间人来处理过境手续,这可能并不令人惊讶。这也意味着,当问题发生时,老挝交易员通常不会直接负责。 老挝边境口岸 报告指出,一名交易员说,越南的一个边境口岸没有正常运作,因为那里没有足够的海关和交通部工作人员进行联合检查。 调查还发现,老挝商人对经常与他们进行过境贸易的国家的法律和规章的认识或了解有限。 老挝、泰国和越南当局往往不遵守它们自己有关边境过境贸易的部门规定。报告发现,边境当局随意制定新规定的情况并不罕见,这些规定必然会导致向贸易商收取更高的费用。 运输商和海关经纪人在与贸易商的互动中也不是完全透明的。他们经常利用交易员缺乏程序理解的优势,收取高于必要费用的费用。 老挝海关建议将老挝工作人员安置在泰国入境口岸,作为老挝贸易商与泰国当局之间的联络官员,这是一个好主意。 老挝和越南在丹沙-老堡边境也有类似的安排。这是两国执行《阿提加协定》协调委员会的结果。东盟海关过境系统协定也允许进行类似的协定。 老挝海关最近报告说,他们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全面实施《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运输协定》。随着东盟贸易过境系统的建立,预计该地区的贸易将变得更快、更容易、更便宜。然而,老挝将需要大量技术援助来执行这些倡议。 老挝及其邻国签署了许多关于货物过境的国际协定。这些协定如果得到充分执行,将加快老挝企业的贸易速度,降低贸易成本。 这些协定的执行受到若干因素的阻碍,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当局的不良做法。因此,贸易商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经常遇到行政和监管瓶颈。 来源:万象时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