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差法是志愿填报中很常用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分数在省控线附近的考生,从过往的数据来看,使用线差法比位次法更能准确地选择出自己能去读的院校。 今天我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具体介绍线差法及其如何使用。 一、什么是线差线差是指目标院校往年的投档分数与当年相应批次省控线之间的分数差,公式为:某年院校录取线差=当年最低投档线分数-当年相应批次省控线。 例如,重庆大学2018年在广西的投档线是619分(理工类),2018年广西本科一批分数线是513分,线差即为106分。 二、为什么要用线差法?每年高考试卷难度都不一样,省控线的分数也不一样,造成各个院校每年录取的分数也不一样。 使用线差法,可以使得各年的数据变得有可比性。 三、使用线差法的目的使用线差法,把考生今年的分数折算成前几年的分数进行分析,经过数据分析,推测出考生今年能上的目标院校。 四、线差法举例应用小婷是2018年广西的考生,她的高考成绩是510分(理科),2018年广西本科一批理工类的分数线是513分。 小婷使用线差法定位自己能上的目标院校,步骤如下: 1、 进行等效分换算。 等效分是利用省控线为基准,把考生当年的分数换算成往年分数的一种方式。 小婷18年的高考成绩是510分,本科一批的分数线是513分,线差是3分。 广西17年本科一批理工类的分数线是473分,通过线差值3,换算成等效分为470分。 广西16年本科一批理工类的分数线是502分,通过线差值3,换算成等效分为499分。 整理一下,小婷的分数通过等效分换算后为: 18年510分 17年470分(等效分) 16年499分(等效分) 为什么要进行等效分换算呢? 因为每年的分数线都不一样,不能直接进行套用比较。 2、 选定分数区间,筛选院校。 小婷把自己的分数换算成17、16年的等效分后,再根据同位分取上下浮动20分,以此分数区间来初步筛选院校。 取上下浮动的分数,是因为录取位次越高或越低的院校,其录取的位次往往比较稳定,而处在中间录取位次的院校,其浮动往往比较大。 (至于为什么我只取20分,主要是受文章篇幅的影响,大家在真正进行志愿填报时,可以先从大的幅度分数开始取,例如上下浮动取50分,之后再逐渐缩小范围) 小婷18年是510分,上下浮动取20分,490-530分。 17年同位分是470分,上下浮动取20分,450-490分。 16年同位分是499分,上下浮动取20分,479-519分。 确定好分数区间后, 先找到17年投档线分数在450-490这个区间的院校,然后使用相同的方法找到16年投档线分数在479-519这个区间的院校。 之后把这两年之中,有重合的院校筛选出来。 比如说A院校在17年出现了,在16年也出现了,那就把A院校筛选出来。 下图是我经过合并同类项后,筛选出来的院校名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