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皮功能障碍 如果您最近正在阅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书籍或者最近与您的医生交流过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您可能会接触到“内皮功能障碍”一词。了解内皮功能障碍的概念对帮助我们认识多种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冠状动脉疾病(CAD)、高血压、微血管性心绞痛(心脏X综合征)、血管舒张功能障碍等。 内皮功能障碍是指机体小动脉的内皮层(血管内衬层)不能发挥正常作用。小动脉内皮功能障碍会导致这些小动脉供应的器官组织发生功能异常。 血管内皮功能 在人体的小动脉中,血管内皮由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的内皮细胞组成。 内皮对维持血管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依赖于对血管中的血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因此,内皮在调节机体的血压以及心脏的泵血做功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内皮还可以保护机体组织器官免受多种有毒物质的侵害,而且在调节机体凝血功能、调节血流量、维持电解质平衡、调节血管和组织器官间的多种物质转运、调节组织器官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所有这一切意味着正常的内皮功能对维持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运转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机体存在内皮功能障碍时,上述的某些重要功能就会受到损伤。 内皮功能障碍的原因 由于内皮具有多种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了大量关于内皮功能障碍机制的相关研究。就目前研究成果来看,血管壁中一氧化氮(NO)合成的减少与内皮功能障碍具有密切的联系。 NO是通过氨基酸(L-精氨酸)的代谢产生的气体。NO具有非常短的半衰期,在血管内参与调节血管张力和其他重要的内皮功能。NO产生不足,将导致血管过度收缩(引起高血压);促进血小板活化(导致血栓形成);增加血管壁的炎症刺激;增加血管壁的渗透性,引起脂蛋白和各种有毒物质的浸入。 总之,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特征就是血管内NO水平降低,进而导致血管功能异常。这些功能异常往往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此外,内皮功能障碍可直接引起小动脉的异常收缩(痉挛),这被认为是发生心脏X综合征和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关疾病和生活习惯 机体发生内皮功能障碍的确切机制仍在研究中。但是,就目前可以确定很多疾病和生活习惯与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包括: · 糖尿病 · 高血压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 吸烟 ·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 情绪压力 · 感染 · 心力衰竭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骨质疏松 · 老龄化 · 化疗和放射治疗 · 遗传影响 诊断 通常并不需要正式做出内皮功能障碍的诊断。 任何心血管疾病患者都可能或多或少的存在某种程度的内皮功能障碍。因此,医生并不常规检测患者的内皮功能,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出于临床需要,可通过测量血管扩张和/或收缩的能力判断有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治疗 通过干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可以改善内皮功能,已经充分证明依据的措施有: · 阿司匹林 · 他汀类药物 · 地中海饮食 · 其他饮食措施包括:坚果、橄榄油、绿茶、植物性食品 · 有氧运动 · 减肥 · 戒烟 · 控制高血压 · 控制糖尿病 编译 赵英帅 审校 王留义 编辑 史威力 河南省医全科医学科倾情奉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