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拉松火热内在原因分析,需要真货不要虚火

 健康慢走 2019-05-16

2014年前马拉松在常人眼里高不可攀,马拉松比赛是专业运动员的事。非马拉松专业运动员也不会冒然参加马拉松比赛。即使专业运动员通常一年也只参加2到4次马拉松比赛,且前期做充分准备。

自2014年国家放宽了办赛限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赛事。各种赛事公司应运而生,马拉松比赛出现井喷式增长,马拉松人口也迅速扩大。在体育场、公园里、马路上都能看到跑步人群。各种跑团也雨后春笋般出现,很多体育公司为了扩大公司影响,自费组织各种马拉松训练营,使一批批小白逐渐掌握了马拉松训练和比赛技巧。

马拉松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全国每年举行马拉松比赛1000多场,近千万次人参加。每年适合马拉松的春秋冬季节,在节假日都举行全马、半马、迷你马拉松等形式多样的马拉松比赛。有时一个周末有近百场比赛同时举行。有些知名马拉松一票难求,这时需要抽签决定,参赛资格需要你的运气和你的水平。短短几年,人们观念迅速改变,这是多么让人感到神奇的事情。

一、科技创造了条件

这是一个科技创新时代,一个网络时代,各种与马拉松有关体育网站、各种APP起到以下几个方面作用:

1、介绍马拉松知识、文化和价值;

2、举办地嫁接马拉松价值到当地,宣传举办地文化;

3、展示马拉松爱好者个人跑步信息和个人心路历程;

4、以马拉松为媒介拉近相同爱好者心灵沟通渠道;

5、各种软件快速传递马拉松爱好者身体信息,使训练逐渐走向科学化,避免了不必要伤害;

6、医疗保障逐渐规范,使马拉松爱好者更加安心比赛和训练。

二、项目本身特点

在参与马拉松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人们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人生体验,而且随着训练的深入,给人们的身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1、体重减下来了;

2、血压降下来;

3、血糖降下来了;

4、脂肪肝消失了;

5、失眠也没了;

6、身体素质提高了,尤其耐力素质水平提高了;

7、通过运动,免疫能力提高了,各种疾病明显减少;

8、由于经常接触这些积极向上的人,接触大自然,心胸开阔了;

9、马拉松比赛和训练过程中要克服很多困难,通过这些挑战,磨练了人们的意志品质,完善了人格;

10、提高了个人自律,因为参加马拉松比赛,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艰苦训练才能参加,也才能顺利完成比赛,为此需要克服生活中带来的诸多困难,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每周不少于三次的训练,而这取决于自律。

等等好处,通过参与者切身体会,宣传,使参与的人在不断增加。

三、经济和社会环境变化促进观念改变

1、我国经济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社会积累了一定财富,人们的需求从满足物质需求,逐渐向精神需求过渡,体育成为了人们需求的首选;

2、科技发展,与国外人文交流增多,带动了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以前一谈到体育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现在体育成为了时尚,大家的生活支出中体育消费比重越来越高;

3、体育政策的倾斜:中高考的体育改革,全民健身纲要的实施,促进人们对体育观念的转变;

4、独生之女进入独二代,家庭变成四二一阵型,大家有相对多的空闲时间,参加体育活动成为大家首选;

5、现在的家庭组合决定了未来养老靠自己,为了提早给自己身体加油,选择体育是不二的选择。

体育项目选择中健身跑是大家公认最有效、最方便、最简单项目,通过一段时间健身跑,参加马拉松比赛成了健身跑中精英人群。

四、跑步本身带给人的东西

1、跑步对一个人的改变。

像很多跑友一样,前几年都是跑个一千米都是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的,而且跑完腿要酸个三四天的人。然后当自己慢慢开始跑,一步一步增加跑量,从2公里到5公里10公里,半程马拉松和全马,你会对自己的变化所惊讶。这种变化当然不仅仅是简单的跑步距离的变化,还有自己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变化,以及自己交际圈等等的诸多变化。我想喜欢上跑步,并且坚持了一段时间的人,都可以感受到这样一种变化吧。

而当你跑完一个马拉松,你会发现这种变化尤为明显(不是鼓励每个人参加马拉松~千万量力而行)。马拉松无疑是一项比较极限的运动,通过自己的训练,一步一步跑完,感觉真的非常不一样。

2、跑步(特别是长跑)是一种孤独的运动,让你更能了解自己的运动。

很多人都说,跑步是用一种孤独来对抗另一种孤独。说的很高大上…,但跑步相对于其他一些运动(足球,篮球等)的确是相对来说孤独的一种运动。特别是当你决定要跑十公里乃至二十公里,很少有人可以和你有相同的时间,相同的配速来完成这样一项运动。所以,当你去长跑的时候,你其实大部分都是一个人,一个人跑一个小时,二个多小时,这段时间给你的独处,给你的思考机会,会让你更清楚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身体的反应,了解自己的极限,了解内心里最真实的情感。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和充满喧闹的生活里,这样的独处时间真的太少,太可贵了吧,这也是喜欢长跑的一点原因吧。

五、马拉松满足了多维度人群的不同心理需求

马拉松的走红,除了跑步是一项非常好的健身方式外,还因为马拉松满足了多维度人群的不同心理需求,简单说就是赛场、秀场和狂欢场。

1、赛场很好理解,每个人都想在比赛中获得好名次,证明自己的实力,但绝大多数人是和奖项无缘的,所以有些人把马拉松当成了秀场,这并不是什么贬义词,爱秀本来就是人的天性,项羽同学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跑马拉松也是这样,许多爱好者跑马拉松一定要发朋友圈,既是拍照留念,又能秀出不一样的自己,展示出更优秀的自我。

2、还有一部分人把马拉松当成一场狂欢的盛宴,经常看到各种奇形怪状的马拉松选手,比如有打扮成吉祥物的,有衣着古怪的,他们玩的高兴,旁边人也看的高兴,经常有人为他们鼓掌和喝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中国没有国外那样的狂欢节,马拉松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这个角色,让人们能充分地彰显个性和释放自我,仿佛一场狂欢的盛宴。

不同的人群都能从马拉松比赛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这一切的基础又是健康的跑步运动,马拉松如此火也就可以理解了。

六、背后的经济账

马拉松作为一项低门槛的体育运动,在激发全民运动热潮的同时,也为举办地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个人投入、运营成本、城市效益三个方面来看,马拉松背后有着极为复杂的经济账。

个人投入方面——一个“跑”字看似简单,却非零成本。记者在2019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现场采访发现,有的参赛者身着装备高达上万元,少者也有几百元。来自吉林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其装备清单上有跑鞋、跑步T、短裤、腰包、运动袜、紧身衣裤等,一年的开支约七八千元,另外还会购买手表、手环、心率带等智能产品,“一般的运动手表价位在两三千元,贵的要七八千甚至上万元。”张女士说,除了参加比赛,她还会到参赛城市领略当地风土人情,食、宿、购物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一些跑马爱好者来说,装备上则显得以经济型为主。郑州跑马爱好者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很少用专业装备,甚至不用臂带,最贵的装备就是300元左右的跑鞋,一般是5双用来训练,3双用来竞速 。

运营方面——目前,国内马拉松赛事的一般运作模式是官方主办,专业赛事公司来承办。一名曾参与多场马拉松赛事运营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举办一场赛事的运营成本,主要取决于赛事的规模,少则数百万元,高达上千万元。马拉松赛事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有报名费、广告冠名费、赞助费等。按照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来算,赛事分为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5km马拉松等5项。报名费用分别在每人130元、120元、60元,仅报名费单项收入就达424万元。而各赛事的广告冠名费、赞助费产生的实际收益并未公开,却被业界认为是最大的收益项。

从中国第一家整体上市的综合性体育产业集团的智美体育2018年度财报可见一斑。数据显示,该公司实现收入4.55亿元,同比增22.59%。其中赛事赞助收入、体育服务收入、广告收入分别是1.8亿元 、1.9亿元、0.84亿元。

城市效益——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会长马龙龙说,主办城市将传统的跑步运动转型为与全民健身为主题的经济产物,在创造各自品牌价值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拉动了在线酒店,在线订票系统等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崛起,再加上运动装备的更新升级置换等都是马拉松式经济效应。

马拉松赛事的增多也有效地拉动了体育鞋服类的消费。根据特步2018年财报显示,该公司去年营收63.83亿元创历史新高,收入增加25%,经营利润达到10.44亿元,净利润增加61%。其中,鞋类营收39.25亿元,占总营收的61.5%。

7、马拉松需要真货不要虚火

当前,中国马拉松赛事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带动效应初现,影响力进一步放大。2018年,中国马拉松年度总消费额达178亿元,全年赛事带动的总消费额达288亿元,年度产业总产出达746亿元,对比 上年增长了7%。马拉松运动对推动、提升和促进各省、区、市、县的全民健身、城市旅游消费、经济增长、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不少城市热衷于举办马拉松比赛,究其原因在于马拉松赛事能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有益全民健身的氛围日益浓厚。业界预测,马拉松赛事经济2025年将达到500亿元赛事经济规模,未来马拉松衍生经济规模将超4000亿元。

那么马拉松如何才能获得持续盈利的能力?业内分析认为,目前马拉松赛事遍地开花,在“量大”的情况下更要注重质量,各城市须根据自身特有的资源来进行办赛,如结合自然资源、文化特色等 ,提高赛事策划的能力。

一场马拉松不仅影响着每一个亲历的跑者,还影响着城市的方方面面。如何与城市共生发展,也是马拉松产业的重要课题。

主办地将马拉松赛事打造成“城市名片”,要重视绿地绿道等城市健身场地及设施的规划建设,提高市民健身意识,培养市民对马拉松的真正热爱;获得市民的理解、认同、支持并鼓励市民积极参与;认识到马拉松是应广泛参与的群众体育赛事,而非官员好大喜功的政绩工程,改变一些赛事中花费大、效果差的面子工程。尊重赛事运营 本身的规律,市场操作为主,行政保障为辅;地方政府应有大视野、大格局,跳出赛事看待赛事,借势马拉松热潮,推动城市文化与体育运动的健康协调发展。

马拉松赛事还应打破收入以报名费、赞助费等为主的现象,培养获得多元化收入来源的能力。只有这样,马拉松经济这块蛋糕才能够做的更大更强。

马拉松这一现象级运动热潮是建立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体育和健身相关政策利好的基础上,由城市营销、商业资本、中等收入人群健身潮等多重合力助推而成,在马拉松迅猛发展并引领全民健身、带动产业的同时,也存在盲目跟风带来的运动伤害、对公共资源的过度占用等问题。

从2011年的每月一场,到现如今的一天N场,马拉松在中国呈现跃进式发展,在这个“策马奔腾”的年代避免“走马观花”,成为城市管理者、赛事运营者和参与者等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